谁来管管埃隆·马斯克?毕竟电影里的钢铁侠已经签署了联合国协议

文汇网 2018-02-07 16:30:39 显示图片

timg.jpg

今天,那家叫做 SpaceX 的公司和那个名为埃隆·马斯克的男人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这个横跨互联网、可持续能源、空间探索这三个领域的企业家,多次被媒体誉为“下一个乔布斯”。而《钢铁侠》前两部的导演乔恩·费儒也曾表示,他正是以马斯克为原型来塑造“钢铁侠”托尼·斯塔克的。并且,他还邀请穆斯克在《钢铁侠2》中客串了一个角色,让电影世界与真实世界中的两位“钢铁侠”在影片中展开一段简短的对话。

不过,在大家都在为猎鹰升空而击掌欢呼时,已经有人在思考这场科技盛宴背后的深层意义:当个人和企业的科技力量已经强大到影响整个国家的时候,我们是该为进步击掌欢呼还是对垄断忧心忡忡?这些科技狂人们,又将会将我们引向何方?这可能不是杞人忧天,毕竟电影已经预演过了。

《美国队长3》里,托尼·斯塔克签署了协议,接受联合国管控。因为——他年轻时贩卖军火,结果自己发明的武器给战乱区的人们带去深重灾难;他致力开发新能源,结果红女巫姐弟的父母间接死于非命;他创造了人工智能,却一不小心整出了毁天灭地的 大魔王……

“钢铁侠”背后的“科技狂”

当然,马斯克并非“钢铁侠”原著的灵感来源。“钢铁侠”原著漫画发行始于1963年。作者斯坦·李创作的原型是“飞机大王”霍华德·休斯,后者出生于1905年,是美国航空工程师、企业家、电影导演,是个集神话与怪异于一身的天才人物。斯坦·李根据他的性格塑造了托尼·斯塔克。不过,当乔恩·费儒在2008年拍摄《钢铁侠》时,霍华德·休斯早已去世。他需要找一个当代版的霍华德·休斯来给予他灵感。就这样,马斯克走入了他的视线。

图片1.jpg

▲斯坦·李创作的“钢铁侠”原型是“飞机大王”霍华德·休斯,后者的传奇故事一点都不比“钢铁侠”逊色

在美国,马斯克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天才型企业家。和“钢铁侠”一样,马斯克也是位发明家,并对科技拯救世界的想法深信不疑。不同的是,影片中的托尼·斯塔克用高科技武器拯救世界,而马斯克则想通过“殖民火星”来为人类开拓新的疆界。

1995年,马斯克到斯坦福大学学习材料科学和应用物理的硕士课程,与硅谷很多传奇人物一样,两天后他就辍学了。在开发一个在线内容出版软件Zip2“小试牛刀”后,他与人合伙创办PayPal。2002年,eBay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PayPal,马斯克从中获得约3亿美元,为他赚得第一桶金。

成为亿万富翁的马斯克并没有止步,而是利用这笔资金实现自己的梦想——持续能源和空间探索。他随即成立了航天探索技术集团——SpaceX,开始商业火箭、载人航天技术的研发。

elon-musk-in-iron-man-2-cameo-still-1200x510.0.jpg

▲《钢铁侠2》中,导演特意安排马斯克在里面客串了一个角色,让两位“钢铁侠”在影片中展开一段简短的对话

“狂人”将带人们走向何方

一开始,马斯克对SpaceX的理念就是航空平民化,他的计划是,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把人送上太空旅游,甚至绕月一周。业内人士曾担心,猎鹰火箭能有多大的市场。不过,随着猎鹰火箭的升空,马斯克的太空野心也随之扩大。就在猎鹰火箭发射的前一天,马斯克宣布,猎鹰重型火箭将不会用于运送旅客去太空。他的公司的发展中心也会随之转移至“下一代火箭”。

“世界上只有4个‘国家’掌握了卫星发射和回收技术,那就是美国、俄罗斯、中国和伊隆·马斯克。”曾有媒体这样评价这位“科技狂人”。马斯克设想,未来15到20年,他将向火星发射“殖民先驱”,并逐步建立火星殖民地。当被问及理想时,马斯克就曾说“我要在火星上退休”。

事实上,马斯克并非是唯一一个对探索太空和前沿科技感兴趣的企业家。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思投资的BlueOrigin公司是为数不多的几家为付费客户提供太空旅行服务的公司之一;风险投资家彼得·泰尔建立的“泰尔基金会”的资金用于研究将人类寿命延长至150岁甚至“长生不老”;谷歌公司近年来则致力于超级计算机的研究,并与NASA合力成立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

timg (1).jpg

正如在《钢铁侠2》中美国政府认为“钢铁侠”拥有这样的“武器”是对其他人的安全存在潜在威胁一样,当越来越多私人企业家投身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太空飞行的研究项目时,有学者发出了质疑的声音:这些对科技有着狂热追求的亿万富翁拥有的资源和科技力量,甚至可以与小型国家相比。在人类社会享受如此科技公司带来科技便利的同时,由于缺乏监管和约束,一旦这些前沿科技研究走向歧途,将对未来造成不可预测的影响。

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应用物理系终身教授张首晟曾对科技企业的垄断发表过担忧——

“谷歌做的其实和工业时代标准石油做的事情几乎一样。只不过,标准石油这样的工业巨头,是把石油这样的原子重新组织了一下,把它变成化学品。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是把信息这样的比特重新组织了一下,利用算法把网站排序,让信息在网络世界里更容易被找到。像谷歌这样的公司的出现,就导致了一个新的垄断时代的到来。”

这样的担忧早已在好莱坞“泛滥”,在电影中,科技狂人往往都是反派角色:《007太空城》中,国际商业巨子雨果·德拉克斯计划从外太空摧毁所有人类;《逃出克隆岛》里,生物公司为名流们“生产”克隆人的想法让人不寒而栗;《银翼杀手》中,被泰勒公司制造出来的复制人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命运;而《超人》《蜘蛛侠》里的反派人物都对生化技术有着狂热的追求……而近几年推出的《蝙蝠侠》系列、《蝙蝠侠与超人:正义黎明》等电影,无不透露出科技狂热后的冷思考:当个人能力超越一切力量时,人类是救赎还是毁灭?

batman-vs-superman-ew-pics-3-HR.jpg

如何平衡好这两者的关系,确保科幻电影中人类社会被自己所发明的高科技产物所毁灭的场景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将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难题。

编辑制作:徐璐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