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江苏省10县为何并入上海?

文汇网 2019-09-22 16:20:43 显示图片

微信图片_20190922160818.jpg

1958年,是上海建市以来,经历最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的年份,并奠定了今天上海市行政区域范围的基础。

当年,上海因人口众多,郊区面积较少,在市政建设规划、副食品供应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向国务院报告,请求国务院批准,将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3县划归上海市管辖。1月17日,国务院电复江苏省人民委员会、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同意将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3县划归上海市领导。

同年,11月2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2次会议通过将江苏省的川沙、青浦、南汇、松江、奉贤、金山、崇明7县划归上海市。

到1958年底,全市有14个区,139个街道;11个县,175个乡,33个县属镇。

微信图片_20190922160842.jpg

诚然,上海的城市区划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调整,每一次都极大程度地推动和促进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展现上海一路以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地图文化之旅 上海市行政区划的变迁”主题展览今起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拉开帷幕,以61幅老地图为载体,分为四个篇章,描绘了1927年上海建市之始至今各行政区划的轨迹,直观展现上海的“变变变”。本次展览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测绘院和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联合主办,展览位于5楼。

timg (1).jpg

当900多年前“海商辐辏之所”青龙港被离弃,海舶改溯上海浦靠泊,浦边兴起名为“上海”的聚落时,它还只是一方小天地。随着内外交通往来的频繁,江南经济走向兴盛,上海以其特殊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步显示出它前景无限的生命力;700多年前建县,400多年前开筑城垣,300多年前海关迁此,200多年前苏松太道移驻,170多年前开埠,90多年前设市……尤其是这近代的百余年间,上海发展突飞猛进,经济实力迅速提升。设市以后的上海,更标志着中国最大的城市永久地脱离了旧式行政区划体系的羁绊,走上了一条更快更好的发展之路。

微信图片_20190922160830.jpg

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成立,这是第一次把“市”作为行政区域单位确定下来,标志着上海建市之始。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次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上海市列为中央直辖市,历史翻开了崭新一页。上海市时辖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1950年,各区人民政府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城市地区和农业地区实行不同的政策。为了将城市化地区和农业地区分开管理,行政区划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经过对一些辖区不均的区进行合并调整,1956年上海市时辖18个区。

自上海设市以来,管辖区域以城市化地区为主,兼有近郊农村地区。辖区面积狭小、人口众多,成为上海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瓶颈。

微信图片_20190922161209_副本.jpg

1958年1月和11月,国务院批准将历史上与上海关系密切的上海等10个县,从江苏省相继划入上海市。

1964年,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上海市时辖10个市区和10个郊区,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1979年。

此后,上海为了理顺城乡管理体制,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于1980年、1981年先后恢复设立吴淞区和闵行区。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郊县开始撤县设区,吴淞区、宝山县于1988年合并为宝山区,闵行区和上海县于1992年合并为新的闵行区,嘉定区也于同年设立。

微信图片_20190922161206.jpg

紧接着,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的战略决策。国务院于1992年10月批复撤销川沙县建制,将其与黄浦、南市、杨浦3个区的浦东部分和原上海县三林乡合并,设立浦东新区。1993年元旦,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揭牌成立。

来到新世纪,为了充分发挥崇明的区位优势,更好地融入、服务长三角和长江流域发展,经国务院批准,2016年撤销崇明县,设立崇明区。这也标志着县级行政建制在上海成为历史。

timg.jpg

如今,上海市时辖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浦东新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共计16个区。放眼未来,上海将继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扩大生态空间、保障农业空间、优化城镇空间。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条件,提升主城区功能等级,完善新城综合功能,促进新市镇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形成“一主、两轴、四翼,多廊、多核、多圈”的空间结构和“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的城乡体系。

作者:史博臻

编辑:周渊

责任编辑:邵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