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00强企业创新研发中心竞相落沪 | |
2019-09-01 06:25:17 作者:徐晶卉 |
今天起,《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实施。“30条”新政亮出连环新招,放宽认定、便利功能、加大保障,一批跨国企业“掌门人”直呼“解渴”。“掌门人”们每当谈到上海的“总部经济”,关键词都离不开“最正确的决定”或者“充满信心”
“回顾企业在华30年发展,把亚太区总部搬到上海是最正确的决定。”化工巨头卡博特公司资深副总裁、亚太区总裁朱戟说。
“截至2018年底,我们在华投资总额已超过33亿欧元,中国已成为科思创全球最大单一市场,更坚定了我们在上海深耕发展的信心。”科思创中国区总裁雷焕丽感叹道。
“我们正在上海申请中国区总部,希望早点获批,让后来者尽快分享这片大海般的市场。”奥乐齐中国区主席陈有钢期许。
……
这些在沪外资企业“掌门人”,每当谈到上海的“总部经济”,关键词都离不开“最正确的决定”或者“充满信心”。自2002年出台全国首个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政策以来,上海“总部经济”呈现出正向循环的螺旋式上升态势:上海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筑巢引凤”,而跨国企业集聚则带来了强劲发展动力。
因势利导、新招不断,每位“掌门人”都有获得感
今天,《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实施。“30条”新政亮出连环新招,放宽认定、便利功能、加大保障,一批跨国企业掌门人直呼“解渴”。
德国连锁超市奥乐齐初来乍到,刚在上海连开两家门店,已申请在沪设立地区总部。陈有钢对最新出炉的“30条”手动“点赞”,表示企业从新政中获益匪浅:一方面,新政不再“以貌取人”,进一步放宽了地区总部的总资产要求,鼓励更多跨国企业进一步深耕上海拓展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新政明确连锁企业试点实施全市“一照多址”新政,这将大大减少企业“跑腿”次数,加速奥乐齐在上海的扩张。
同样对新政满怀期待的还有英伟达研发中心总经理王玮琦。这家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公司今年6月刚被认定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王玮琦对“30条”新政中的人才政策充满期待:“研发型高科技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求贤若渴,如今占企业员工总数20%、约200名研发人员都可享受到地区总部、总部型机构的人才政策,太‘解渴’了。”
戴森大中华区总裁郭浪的“获得感”则来自通关物流方面的政策细则,“新政提到的报关、保税等一条龙服务、一站式服务,我们都很有兴趣去了解具体的举措。”
筑巢引凤、面向未来,为上海带来强劲发展动力
种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市商务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上海累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96家,其中大中华区、亚洲区及更大区域总部104家,此外研发中心数量已达450家,上海是吸引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的“强磁场”。
跨国企业的集聚为上海带来强劲发展动力。以浦东新区为例,去年《财富》全球500强企业名单中,已有100家企业在此设立了创新中心、研发中心。今年以来,浦东新区又引进了上海自贸试验区首家股份制外商投资性公司益海嘉里金龙鱼、精密机床领域全球领先企业乔治费歇尔总部等,截至今年上半年,浦东新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315家,“总部经济”密度越来越高。这些总部企业正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的动力来源。
卡博特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落户上海的外资企业,朱戟对这些年上海发展与企业壮大的“相辅相成”尤为感慨。如今上海早已是卡博特亚太区总部所在地,这家总部不仅是辐射整个亚太地区的创新基地,而且在战略层面统筹着包括日本、韩国等在内的亚太区11家工厂和2个技术中心的未来发展及定位。
就在几天前,又有不少跨国企业落户上海,太古可口可乐将中国区总部迁至上海,为更好拓展全国业务;外资企业帕马(上海)机床有限公司落户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它们不约而同选择上海,面向未来徐徐翻开新的篇章。
作者:本报记者 徐晶卉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