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开启全球城市史的上海时刻 | |
2018-09-16 08:58:02 作者:刘文嘉 王子墨 |
黄浦江长流不息,外滩光影不灭。海关大钟敲响12下,趟过百年沧桑的上海,如常开启新的一天。
1927年,也是初秋,这座重超6吨的大型钟表由英国运到上海,被送上了70多米高的海关大楼,成为继伦敦大本钟、莫斯科红场大钟之后的“世界第三”。驻足观望吊装奇观的外滩行人、准备进入吴淞口的外国商船,仿佛都听到了一个无声的提醒:
上海,早已进入世界时间。但彼时,没有人想到,这个时间中应有的中国内涵。
90年,78万余次整点报时,报时曲由《威斯敏斯特》换成了《东方红》,时间匀速流淌,却内藏历史巨澜。
2017年,被国际媒体称为“站在世界地图前召开”的中共十九大开幕,确定了中国新的历史方位。会上提出的“新时代”,标注了一个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历程,也赋予了一个民族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视野。
2018年,备受瞩目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发布,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的意见随后推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也将在11月于此开幕。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为这座交汇长江与太平洋的中国城市的新时代目标。
世界时间的钟摆,摆向东方。
全球城市的迭代史,正进入上海时刻。
溯文化之源
2017年,纪录片《上海记忆》在上海纪实频道播出。片子中的讲述者、英国历史学家菲利普·肖特这样开篇:
“往东,上海俯瞰着浩瀚无边的太平洋;往北、往南、往西,则是广阔无垠的华夏大地。”
是的,它处在一个被文明之手选中的位置,有人称之为T字形地型,有人称之为K字形地型。无论哪种解释,都在描述这样的场景:从唐古拉山脉而来的长江一路奔涌、纵贯中国,带着整个华夏文明的力道,最终在这里俯冲进入太平洋。从1843年开埠,上海就成为中华文明的入海口,深水港里往来的是中外货轮,吐纳的是东西文化。
近代以降,这里肇始了无数的“新”,中国第一盏煤气路灯、第一部民用电话、第一张报纸、第一个有声媒体、第一部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里成就了无数的“最”,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中国产业工人数量最多的城市、远东第一大都市;这里解构了无数传统,农耕文化、人文精神、江南情致、保守意识,与科学精神、契约意识、工业文明、扩张主义发生了深层碰撞;这里又重新完成了文化的有机建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共同经历了多元一体、守中化西的历练,形成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文化大势。
既有文化源头,必有思想活水。
2007年5月,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习近平同志对上海城市精神进行了新的提炼概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7月,他在对苏浙两省的学习考察后返沪,强调指出,上海“要立足国家战略,站在全局高度,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要‘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大有作为’”。
10年后的2017年全国两会,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的习近平总书记向上海提出了“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报告中将包括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在内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点。以开明睿智的心胸追寻卓越城市的理想,上海市委市政府于今年出台了《关于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深入落实总书记要求、率先服务国家战略、重新进行全球角色定位的目标,共同熔铸于“四大品牌”战略当中。
为什么是这“四大品牌”?
文化南北汇聚、东西激荡造就的智慧与视野,隐藏在战略的字里行间——
将对标全球与差异竞争结合起来。
在全球城市迭代中出场的上海,要诠释“卓越”,既面临着传统形成的共通性标准,也面临着个性化的要求。全球城市一定是购物胜地、全球城市一定是文化中心,这个规则通行纽约与东京、贯穿于英伦城市群与五大湖城市群;而“服务”与“制造”协同融合,则凸显了上海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两翼,是中国的方向,是上海的定义。
将拉长长板与补足短板结合起来。
中国的新时代与全球化的新动向相遇,上海拿什么进行全球竞争?唯有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服务、制造、购物、文化是上海的传统长板,但同时也内含更高标准下的“短”:制造面临凤凰涅槃,购物需要深化内涵,服务的能级与半径限制着全球影响力的边界。“四大品牌”既是全球卓越城市的支撑点,也提供了谋求突围、寻求超越的突破点。
将城市发展与国家战略结合起来。
未来国家的竞争,就是世界城市群的竞争——学界如是言,上海则如是行。“四大品牌”每一个都是上海战略优势构想落地的梯子,都是打通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的桥梁,更是国家战略具体化的抓手。从“四大品牌”的4个首轮三年行动计划、首批推出的43个专项行动中,人们很容易感受到一种上海视角:从全球与国家来透视城市自身。
这就是上海。
无怪乎学者这样预测,未来的全球影响力城市,更有可能崛起于文明交汇点上。
立服务之基
一小时抗破坏的全球尖端安防,守护着明代青花和乾隆粉彩——浦东的璀璨灯火之下,上海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联通着全世界最为知名的16家拍卖行,形成了艺术品交易拍卖、评估鉴定、金融保险的全产业链服务。
2013年此时,上海自贸区用18分钟完成了挂牌仪式,接下来的五年,则不断在用与时俱进的务实政策来诠释这18分钟的意义。对艺术品交易企业而言,这些政策意味着艺术品可以免除文广局批文、在保税区与境外自由流通,意味着通关时间降至原来的1/4,也意味着,上海开始与新加坡、瑞士这样的国际艺术交易中心对标。
距此60多公里外,奉贤区六墩村正在进行另一种探索。流动人口数倍于本村村民的典型城郊村里,安全围栏圈起了正在施工的“创意产业综合服务区”,改造中的民宅已经搭建了新的“龙骨”。未来,数十家创意产业企业总部将搬至这里,改变一个村庄的基因。
这仅仅是奉贤区“农艺公园”规划地图中的一个点。在这个项目里,奉贤改变了农村“拟城化”的治理视角,通过将现有耕地、水网、林地和民宅资源进一步生态化、景观化、合理化,重塑乡村主体性,正以另一种方式为乡村振兴写上海文章。
一个关涉全球文化资源的配置,一个涉及乡村的精细化治理。这两者,在“四大品牌”的“上海服务”中,形成了统一的叙事。
服务。
岁尾年初,打响“四大品牌”的发展思路甫一推出,这两个字就成了高光下的公共议题。“四大品牌”之间并非并列关系,而是“1+3”的格局,“上海服务”居于核心统领地位,指向的是中心城市的基础功能。对全球资源的集聚与配置,对国家战略的承接与落实,对区域发展的辐射与带动,对社会治理的革新与探索,从这两个字当中境界全出。
在全球尺度上找方向。
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上海金”,原油期货的“上海油”,证券市场的“沪港通”,已经拥有了全球定价权;中国第一家跨境贸易电商平台、中国第一家专业再保险经纪公司、第一家合资道路运输公司等,已经在上海自贸区诞生。围绕“上海服务”品牌,一批专项行动从今年拉开帷幕,更是精准聚焦了上海“制定标准”的能力,聚焦塑造在全球贸易投资、航运服务、创新网络中的“枢纽”角色。
在国家大局中找位置。
证照分离、先进区后申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海自贸试验区已有1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推广;配备衣食住行等基本服务与公共活动空间,形成15分钟城市生活圈,上海率先示范了“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服务长江经济带、面向全球联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与服务功能从东海之滨延伸开去,在中国地图上划出力透纸背的线条。
风从海上来。
2017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向上海提出了“四个新作为”的要求,为上海的发展点明方向。面向未来,上海始终践行“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面向世界,上海正在对标“亮明我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以服务成就引领,东海海滨、黄浦江畔的大潮之声,正是深度全球化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共鸣。
新制造之维
大约十年前,有志于填报上海交通大学的高考生面临一个选择:该不该去刚刚组建一年的航空航天学院?他们听说,这个学院的毕业生要去造“大飞机”。然而不乏亲友相劝:毕业去造一个什么“大飞机”?影儿都没有的事儿。
2017年5月5日14时01分,C919大型客机在浦东机场首次起飞,78分钟后,平稳着陆。国产大飞机从一个概念到凌云而起,中国制造的高度被再一次刷新。
它的坐标格外清晰:中国上海。
置于世界地图上,上海不过一个点,就是这个点,却持续爆发出现代工业文明的力量。从手表、钢笔、自行车、缝纫机享誉全国,到如今的集成电路、智能硬件、人工智能、航空发动机闻名世界,“上海制造”始终在中国与世界占据位置。
有人疑惑,上海作为特大城市,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已达七成左右,制造业是否还应居于重要地位?放眼世界,并非所有大城市都拥有雄厚的制造业,旅游、消费、金融等,任一支点似乎都足以撑起一座流光溢彩的城市。
“制造业占比以25%为底线”,这是上海的回答。当今时代,在新一轮全球城市竞争的跑道上,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思想泛起的复杂局面下,“实体经济”的分量被凸显了出来。“上海制造”的意义,也在中国发展进程与世界经济走向的双重历史趋势下展现出来:
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中国必须要完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一跃。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必然要承担为大国经济转型升级寻找路径的使命,着力于重大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颠覆性技术,建设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
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加剧,工业制造凝聚为新的全球发展共识,各国都在打造产业布局全面的城市集群概念。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竞争新的入局者,必然要释放更为强劲的发展动能,也要为城市文明新形态提供自己的诠释。
“上海制造”,需要也必须成为卓越全球城市的题中之意。
困难不容小觑。如今,发达国家争相推出自己的制造业战略,发展中国家加快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制造业形成了高端回流、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同时,上海作为一个超大城市,又承担着发展与宜居的多重诉求,必须守住人口、土地、环境、安全四条底线。以6340平方公里的地理空间提高经济密度、提高地均产出和人均产出,制造业如何打破竞争压力、空间瓶颈?
高端、品质、智能、绿色,这是上海给出的解题思路。“上海制造”,也由此呈现全新维度:
在凤凰自行车、海鸥照相机、金星电视机、三枪内衣、大白兔奶糖等之外,又增添了“集成电路芯片研发”“大型客机机体数字化装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等可以主导产业格局的核心技术,“上海制造”的名片悄然刷新;
随着一批瞄准产业科技前沿的、国家级计量技术中心落户上海,“上海制造”逐渐衍生出了可以定义产品的“上海标准”,实现了从生产产品到制定标准的进化;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上海参与国际市场程度的加深,上海正从制造业生产中心蜕变为一个世界级的生产要素控制中心,重塑了在全球范围内资源调配的能力,正在培育“上海制造”的新优势……
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
中国之有现代工业,始于上海;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呼唤上海。
兴购物之盛
全球城市,必是购物天堂。
纽约、伦敦、巴黎、东京,无不如此。微观层面,购物是个体生活品质的提升路径;宏观层面,购物是一座城市现代化成熟度的终端呈现,城市必须具备有创造财富的生产能力、承载起相对富裕的居民群体、涵养出追求格调的生活品位,购物才可能被定格为城市标签。
大众性与商业性,一直是理解上海社会生活的一个切入点。然而,当网络购物成为时代景观,当现代物流填平区域隔阂,当审美模式完成了从海外到国内、从大城市到小城镇的贯通,“上海购物”,该如何彰显其品牌特征?
在陕西北路,中华老字号龙凤旗袍店内人来人往,动辄以“万”计价的旗袍,吸引了众多目光,然而却别无分店;在南京西路,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门口,无数年轻人争相拍照,这座工坊是该系列全球第二家分店,面积却是西雅图总店的两倍大;在石门一路,德国老牌厨具“双立人”开设了店史上首家餐厅THE TWINS……越来越多的“第一”“唯一”,出现在上海街头。
这也与上海大力推动“首店经济”的逻辑相一致。2017年,在上海举行全国首发活动的国际国内品牌达1265个,居全国之首;进入上海的“首店”达226家,占全国比重近50%。国际品牌首次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往往会选择上海,即将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又将把上海首发全球新品推向新的层次。“上海购物”,事实上已经嵌入了上海整体的城市语境,构成了城市生态的组成部分。诸多“全球首家”的入驻,传递了一种认知:精致的商品,它的首次出现,理当在最能展现商业文明的城市。上海,本身就构成了品牌附加值的一部分。
这座城市之所以能承载起这样的期待,背后是数量的支撑、服务的优化、文化的引领:
2017年,上海商品销售总额超过10万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万亿元;同时,上海国际高端品牌入住率达90%,零售商集聚度排名全球第三,老字号企业多达220余家;
以自贸试验区3.0版建设为契机,上海正推动建立进口消费品境内外比价监测机制,引导国际消费品牌合理定价,争取了诸多吸引消费回流的免税政策在上海先行先试;
上海着力打造时尚品牌、设计师、活动和媒体等对全球时尚潮流引领能力,以“要购物,到上海”为主题的上海购物节正成为国际消费城市建设的响亮名片,上海时装周正继巴黎、米兰、纽约、伦敦时装周之后,向着世界第五大时装周稳步迈进……
如今的“上海购物”,不只是“购买”这一单一的经济行为,而是对城市综合品位的浸入式体验。“上海购物”,也与“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文化”构成了有机联系的整体:制造提供了物质支撑,服务完善了制度环境,文化凸显了品质内涵,它们共同以丰富的方式,回应甚至引领消费者从物质到精神的多重诉求。
曾经,上海收获了“十里洋场”“东方巴黎”的赞誉,但这种说法,不能脱离将上海置于西方城市镜像的位置。现在,以卓越的全球城市为目标,上海正在打造自己的独特商业文明标识,建立自己的标准、形成自己的腔调,重塑自身在全球城市竞逐中的主体性。
曾经,上海被定位为“世界的上海”“远东第一个大都市”,但这种与全球的互动,始终摆脱不了受动者、被动者的身份。现在,当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发广泛共识,民族复兴潮流与全球发展大势的交汇点上,上海的出场已经有了全新的意义。
也许可以换句话说——
曾经,上海把中国引入世界;现在,要把世界带入中国。
(本报记者 刘文嘉 王子墨 学术指导:周振华,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屠启宇,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相关阅读:
新时代 新上海 新作为·上海服务
新时代 新上海 新作为·上海制造
新时代 新上海 新作为·上海购物
新时代 新上海 新作为·上海文化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