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国双创周 | 让“蚂蚁”“大象”在实验室成为伙伴 | |
2018-10-10 06:07:13 作者:张懿 |
昨天在上海分会场活动现场,来自深圳的创新团队带来自主设计机械臂演示。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张江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平台两年间已孵化出4个总估值超过30亿元的项目
让“蚂蚁”“大象”在实验室成为伙伴
让初创公司和行业巨头一道创新,使“蚂蚁”“大象”在实验室成为伙伴——在上海全力推进“双创”的过程中,一种别具一格的孵化模式受到关注。在浦东张江,短短两年间,已有41家创业企业与跨国公司一起结成“创新联合舰队”,实现了超常规成长。
从面积上来说,位于张江的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平台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甚至堪称迷你的孵化器。它仅仅只有一个楼面、2000平方米出头,走上一圈甚至都花不了三分钟。这里的大开间没有隔墙,主要由书架分隔,各家创业公司在半开放环境里埋头忙碌,感觉就像是在大学图书馆里自习。
空间不大,但亮眼的成果不少。一家企业发明的物质快速脱水提纯技术,被强生、联合利华、雅芳等全球化妆品巨头采购,用来改善其天然植物成分化妆品的加工能力。另一家小公司推出的“玩具车”,实际上却是一辆真正的无人驾驶车,拥有侦测摄像头、智能控制模组等几乎所有核心部件,这些无人车技术来自一家德国无人驾驶巨头公司,这辆独一无二的小车很有机会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网红”玩具。
这两项成果,用张江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平台副总经理杨亮的话说,代表了平台努力促成的两类“蚁象共舞”模式。前一例是典型的“反向创新”——也就是说,核心技术由小公司原创,被跨国巨头采购后,融入其创新链条,从而完成“逆袭”;后一个例则属于“技术溢出”,即大公司通过与创业者合作,将自己的核心技术转化到一个原先无法顾及的细分市场。迄今为止,联合孵化平台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创业孵化机构,累计筛选的创业项目超过1.5万个,已孵化4个项目,总估值超30亿元。
张江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平台的成功,本质上是因为它顺应了创新模式的内在变化。
跨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单靠自己的企业基因和文化,很难从根本上提升创新效率,很难匹配快速变化的市场;另一方面,创业公司虽然有技术、有闯劲,但缺少行业经验与创新资源。因此,如果跨国公司能在某些“赛道”上从创新“运动员”变成“教练员”,将自身的技术积累、资源资本与创业者的激情和智慧对接,就可形成高效的“创新联合舰队”。
在“两情相悦”的基础上,张江主管部门因势利导,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平台应运而生。因为有了政府的支持与背书,平台凭借较高的公信力与多个外部创新资源对接,目前已联合博世、通用电气、IBM、联合利华、陶氏、诺华、蔡司等20余家跨国企业、200余家投资机构、1000余家本土科技企业,并与20多个海外资源建立合作。
具体服务中,平台采用“1+N”的服务模式——“1”就是1个平台,“N”就是N种创新路径,进而开创出“N”种孵化模式。事实上,平台在孵化创新企业的过程中并非只是简单搭个台,而是会根据项目需求,安排专人深入服务,寻找跨国公司与创业者的共振点。
据了解,联合孵化平台正在筹划扩大“朋友圈”,力争在未来几年,将模式与品牌向长三角和“一带一路”重点城市辐射,成为国际孵化资源进入中国的首站和本土创新企业对外合作的首选。
>>>相关阅读
全国“双创周”上海分会场活动启动
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海市分会场活动昨天在位于杨浦区的宝武集团互联宝地拉开帷幕。今年“双创周”的主题为“高水平双创,高质量发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中国科协等部门承办。从10月9日至15日,全国范围内将设成都主会场和各地分会场。
未来一周内,上海分会场将通过亚洲智能硬件大赛、2018年创客节、“创青春”上海青年创业分享季、上海交通大学零号湾创业路演周、走进科学家论坛、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开放日等活动,集中展示本市科技人员、青年创客、大学生等各类“双创”主体的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全市浓厚的“双创”氛围与日益完备的“双创”环境。此外,全市各区以及七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各有关众创空间、高校等也将举办项目路演、会议论坛、投资对接等活动。
副市长翁铁慧出席昨天的上海分会场活动启动仪式。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伯纳德·费林加、依图科技创始人朱珑以及宝武集团在会上分享了创新创业感想。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编辑:叶松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