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年轻人最爱这“4公里”的城市——看全球大咖如何破解城市创新密码
2018-11-14 11:26:09 作者:李静

论坛沙发.jpg

“很多人讲创新会提到美国硅谷。近些年,很多硅谷大公司都到纽约市去设立创新研究院。为什么?因为纽约有创新人才。城市和人才紧密关联,没人才就没有创新体系;什么城市有创新人才,什么地方就是创新城市。人决定了城市的创新力。”11月13日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科学会堂,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共同举办的“城市创新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坛”上,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教授,开篇阐明了城市、创新与人才的密切关系。

吴志强曾和博士研究生作过城市与创新的相关研究,找出上海青年最喜欢、最常去的活动空间,再与地铁和高架道路等联系起来,研究其中规律。他发现,城市边缘四公里左右的老城区是青年人活动最频繁、最密集的地带。除了上海最知名的50个老地点外,还有两个新生代地点——世博举办地和上海纽约大学:“这提示我们,要保护老城文化,不仅为保护老建筑和历史,更因为这里是创新基地,创新人群在这里产生新创意。”吴志强说,城市因为有人才而创新,创新因为有城市而更加幸福地持续。

城市创新体系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摇篮;其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完善城市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论坛上, 来自全球教育界、科创与文创界的专家们各抒己见,对比研究中外城市创新体系,分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案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案例等内容,为城市人才发展提供新想法、新思路,为上海市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论坛画面_副本.jpg

“创新城市的根本在于创新人才。过去20年,纽约大学努力实现一个梦想,那就是建成一所创新大学。目前,纽约大学已在全球14个大都市设立校园及海外学习中心,因为所有国际大都市都是人类创新的一大据点。”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在演讲中提到,大学教育系统除了考虑其本质规律,很重要的就是看一下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应如何根据变化不断改革调整,以符合时代和未来的发展要求。

俞立中认为,现在的大学教育应在全球化、信息化、多样化这三个维度上下功夫,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使其适应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的时代,把握好信息和技术应用,并拥有较好的学习、选择与合作能力。同时,大学要努力办出特色,有目标定位,更加符合现在生态系统:“新时代需求下,本科教育要在思想观念、学习方法、培养模式等方面有所改变,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拥抱变化,寻找机会,促使其在一个课堂教学、在线学习、文化体验、社会观察、研究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学习平台学习。”

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师Italo Rota在论坛上表示,教育已成为一种艺术:“现在,我们不能再把大学想像成一个模块,所有学生都在方方正正的空间里学习。大学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是推动学生的想象力,推动学生走到每一个实体,去探索我们的思想最远能到达什么地方。这是大学改革的一个好方法。”

“大学的空间应该是无限的。我们可能已进入一个新时代,人工智能已成为智力的延伸。大学需要培养最重要的人才,需要教会他们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提供解决方案。大学已不再由建筑组成,而是由不同的身体组成。孔子的教学就是移动式学校,今天的老师和学生也要处于移动中。”Italo Rota天马行空的演讲,给听众带来了灵感火花。

美国科学艺术跨界专家、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Piero Scaruffi讲述了硅谷从“荒漠”走到世界科技前沿宝地的过程——每一个人都很疯狂,一群疯狂人做了一些和科技、技术相关的疯狂事情,有了创新才有技术进入:“我不知道这种创新是不是人类的未来,但这个旧金山湾区的故事绝对告诉我们创新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

“跨界、跨学科也非常重要。”Piero Scaruffi认为,人才不一定要被培养成某一个方面专业性人才,更应该培养他的开放性思想和接受度:“在斯坦福大学,我们很喜欢T型人才,也就是在非常精通于某一领域的所谓‘I型人才’上再加一笔。这样的人才,不仅熟悉某一领域,在其他方面也有涉及。”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文化艺术与创意产业分会常务副会长王大宙教授认为,培养创意设计人才需要自由和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创造原创产品:“如何能真正做到原创性?我个人认为最重要是认识自己、做好自己、喜欢自己、相信自己、认可自己,活出真实的自我。”

本次论坛也是上海市欧美同学会SORSA研究中心2018年资助的重要项目之一。


作者:李静
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还可以输入300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