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年新增355家工商登记养老企业,为了培育“十万亿级风口上产业”还将推出这些重磅举措
2019-05-31 15:34:31 作者:钱蓓 王嘉旖

timgRDK4INKM.jpg

自2016年开放养老服务业企业登记以来,上海的工商登记养老服务企业增速可观。2018年底全市已有355家工商登记养老服务企业,比起政策实施前增加了200%。记者从今天上海市民政局召开的专题会议上获悉,上海正在推出“养老服务市场活力提升计划”,小到养老服务企业登记“一照多址”,大到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首发上市,以一揽子举措进一步打通养老服务领域的“堵点”。

养老既是大民生,也是大产业

昨天,上海召开了一场罕见的高规格工作会议,主题正是全市养老服务工作。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会上指出,今天的养老服务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民生工作,也是一项经济工作,甚至可以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结合点,“引导、培育好了,可能就是下一个站在十万亿级风口上的产业”。

会议指出,养老既是大民生,也是大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结合点,养老服务将成为释放消费潜力、培育发展动能的重要增长点。很多人看好养老产业,但也知道它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于是市场活力还不够。怎么让市场力量、社会力量更好地参与到这项大产业?政府的制度供给、政策设计等等要动一番脑筋。

让社会力量更好地参与养老服务供给,是刚刚出台的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的重要关切点。文件指出,要让上海的养老服务更加充分、均衡、优质,“增量”、“增能”、“增效”,其中“增效”指的正是“着眼于活力可持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社会有效投资明显扩大,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养老服务的效率、效益、效能全面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充分激发,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养老服务市场环境稳健运行。”

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做法要清理

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介绍,为实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重点实施6个提升计划,完成26项主要任务。

6个提升计划之一的“养老服务市场活力提升计划”,明确提出支持各类主体进入养老服务市场,目前市场主体关注的养老服务市场营商环境、公平竞争问题在这一计划中都有涉及,具体内容有:

集中清理废除在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养老设施招投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涉及排斥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参与竞争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对已经在其他地方取得营业执照的企业,不得要求其在本地开展经营活动时必须设立子公司。

对公办公建的养老服务设施,交由养老服务企业运营与交由社会服务机构运营逐步消除政策差别。

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可在其登记管理机关管辖区域内设立多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

允许境外投资者举办营利性养老机构,鼓励境外举办者设立非营利性(公益性)养老机构,并与境内举办者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境外资本在本市通过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参与发展养老服务,同等享受境内资本待遇。

鼓励物业公司、物流企业、商贸企业等各类服务企业及驻区单位,面向社区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服务。

支持养老服务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养老服务商标品牌,对养老服务商标品牌依法加强保护。

记者了解到,“支持各类主体进入养老服务市场”是一项跨部门任务,具体涉及部门包括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委、市知识产权局等,各部门将按职责分工负责相关任务。

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首发上市

其余相关任务还有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拓宽养老服务投融资渠道;推动长三角养老服务区域合作等。

在拓宽养老服务投融资渠道方面,文件提出,要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综合运用支小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养老服务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动商业银行开展土地使用权抵押、服务设施抵押贷款,做实应收账款、股权质押贷款业务。支持商业银行与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开展合作,推出符合养老服务机构需求的担保贷款产品。支持创新针对养老床位、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养老服务设备等融资租赁产品。对于建设周期长、现金流稳定的养老服务项目,推广循环贷款、年审制、分期分段式等多种还款方式,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支持和推动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首发上市,在新三板、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并通过并购重组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加速发展……等等,这项工作的负责部门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国资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等。

作者:钱蓓 王嘉旖

编辑:何易

责任编辑:邵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