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看得见的“硬件更新”看不见的“情感回归”
2019-06-04 06:57:37 作者:顾一琼

20604_p32_b.jpg

江阴路陆续邀请了不少艺术家和市民一起创作涂鸦和艺术装置作品,将艺术气息带入公共空间。本报记者袁婧摄

江阴路居民区、贵州西居民区,这是地处上海城市“心脏”位置的两处百年风貌里弄。物理空间相隔仅数百米,有着同样好看的成排红屋顶,也同样曾是城市中最具海派生活韵味的老社区。

今年,这两处老街坊喜事连连——江阴路居民区恢复了古色古香的门头,还在里弄口辟出一个社区文化展陈空间;贵州西居委会居然收到一面锦旗,阔别已久的老居民说:“我们要搬回来!”

在全市“留改拆”的大背景下,南京东路街道的老街坊在三年前作为试点启动“微更新”改造。在实践中,结合石库门里弄特点,“微更新”不断迭代——从最早“拾掇”小区公共部位释放空间功能,到向街区延伸营造人文风貌,如今迈入“3.0”版本:由硬件改造转变为自治能力的提升和邻里关系的重构。

一度落寞的老小区褪去颓败,展露新颜、吐露生机,逐渐成为老上海人期盼回归、新上海人感觉温暖的新家园。

由226平方米释放出的“空间信任”

邱在峰、吴文琪,这对年逾八旬的老夫妻,最近给贵州西小区居委会送来锦旗:“看到老小区改造得这么好,我们要搬回来住了”。

中心城区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生活十分方便……但这些并不足以构成“宜居”的充分必要条件。特别是那些高楼背后的老宅子,空间逼仄、年久失修、功能缺失。“如果不能在空间上有所重构,更新无从下手”——南京东路街道抓住了眼前的这个刚需,以贵州西小区为试点启动了以“腾挪空间”为主的微更新。

1.0版微更新率先从老社区的角角落落“挖”出空间,比如清理杂物堆放点、整饬废弃角落等,先后“释放”出1个公共客堂间、5个公共卫生间、1个公共晒台、13个公共厨房,甚至还有公共洗衣房、公共冲淋房等,总计面积达226平方米。

这226平方米不仅释放出充足的公共空间,补齐了社区生活功能,更释放出居民们的“空间信任感”。南京东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任伟峰介绍说,以往,逼仄的生活环境逼出了“圈地”习惯,居民们常会将公共空间全部“分割”干净;微更新把这些闲置的、没有充分得到利用的空间腾挪出来,植入符合百姓需求的生活功能。样板角落与楼道好看又实用,“空间信任感”也充分投射进居民言行中,有居民甚至主动腾出空间要求改造,并与周边邻里共享。

20604_p33_b.jpg

江阴路在更新老街区的同时也将历史痕迹保留下来。本报记者袁婧摄

由四个门头撬动的“情感回归”

“微更新”实践中,与看得见的“硬件更新”同步的,还有一种看不见的“情感回归”。

最近,顺天村居民区多了一处“4A景区”——位于江阴路重庆北路口的一排石库门里弄房子的门头,在众多原住居民的建言献策下,撤走了一整排空调室外机,并按照历史图片的样貌,恢复了当年的A字形花式门头。因为四个花式门头并排,故而被居民们戏称为“4A景区”。

“微更新”2.0版本也走出里弄,开始关注街区氛围的整体营造。特别是,当空间腾挪释放出了居民的信任与尊严后,充分激发了社区居民和沿街商铺支持、参与微更新的热情。就拿江阴路这个里弄门头造型来说,在曾经局促压抑的环境里,它一度被居民和商家们“放弃”,挂上了一整排空调室外机,如今他们开始在意起门头的“面子”,翻出老照片、请来老邻居,自发组织探寻这排女儿墙“当年应有的模样”。比如,水泥的材质,门头上雕花的样式,甚至门头下的颜色也在“挑剔”的目光下改为了朱砂红。如今,女儿墙笑靥如初,老居民们纷纷站在墙头合影留念。

贵州西小区的硬件在微更新中改善,社区“软装”也请大家做主:商量绿植选种、商量墙面配色……有了满意的“硬装软装”,居民的积极性完全被激发出来——自建队伍,维护绿植,更维护社区风貌。

“平庸”门面背后闪光的“公共意识”

成都北路,紧挨着江阴路社区,有一排沿街店铺,卖菜的、卖鱼虫饵料的……粗看这排店铺的门脸——格式统一,相貌“平庸”,很不出挑。但这排“平庸”门面的背后,却闪耀着微更新过程中逐渐培育出的“公共意识”,被街道赞为:特别珍贵。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肖磊介绍说,微更新最终目的是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提升社区自治的能力,让更多居民懂得通过自我协商的方式来治理、维护社区。

这排店铺门面总共近十家,在微更新迈出小区、关注街区风貌之时,看着周边老社区一点点显出新貌、一点点有了格调,这排商铺也开始主动“向美靠拢”。在街道和居委会的建议下,他们自发商讨、自筹资金进行店铺门面的集体改造。尽管改造后整齐划一的“美”还有待商榷,但至少背后的这股精神和公共意识值得肯定。

由微更新激发而出的自治能力和公共意识也经过实践的磨砺不断“闪光”——街区内最窄的一条市政道路,江阴路328弄,由国际艺术大师邀请居民家庭共同完成了整条弄堂的艺术涂鸦和绿植创作,走过路过的居民都会悉心维护;居民们充当志愿导览者,参与设计了老社区人文行走路线,让更多人能走进来感受新时代的里弄生活,重温一座城市中最具温情、最值得回味的故事。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