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原来“新”在这里!
2019-08-07 06:34:08 作者:唐玮婕

备受关注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昨天亮相,支持新片区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新片区,究竟“新”在哪里?记者昨天采访了一批专家学者、金融机构、科创企业,让他们从各自角度出发,谈一谈对临港新片区的期待。

专家视角

新空间布局支撑产业集聚

在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看来,总体方案中的两大新提法值得特别关注。

首先是要“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这就意味着临港新片区将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开放高地,“无论是在税收制度,还是金融制度等方面,临港都要对标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借鉴参考,从而形成自身的制度创新,相应的改革举措肯定会让企业有更为明显的获得感”。

第二个新提法是“建立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新片区不仅强调便利化,更鲜明地点出了投资贸易自由化,“从便利化转向自由化,带来的是更大的创新空间。如果说便利化指的是人员、货物、资金、服务等投资贸易行为的‘进来’,那么,自由化除了进来,还要出去——打造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

临港新片区此次先行启动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等区域,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光谷自贸区研究院院长陈波指出,新片区地理空间相当大,“大”的意义体现在此次重点支持培育的支柱型产业上——包括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一般都需要很大的场地支撑,有了适合发展的区域,就有望形成集群,实现集聚效应。与此同时,新片区首次提出要“产城融合发展”,这就为真正开展现代服务业创新留出了空间——不仅是制造业、生产型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开放探索都有望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陈波表示,“新片区的布局包括‘两个核心’——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两个触角’——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这意味着新片区不是简单的港口概念,而是采取港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即对标国际一流自由贸易园区,形成涵盖总部经济、研发、现代服务业的经济枢纽。”

“新片区更强调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培育和支撑。国际上的自由贸易港,无一不是由产业引领。惟有产业集聚和辐射,才能吸引各种高端要素的自由流动。期待临港新片区通过融合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腾飞,让开放的制度红利带来产业效应和增长效应。”权衡认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讲,虹桥商务区将成为上海面向长三角、对内开放的平台,而临港新片区则是面向国际、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东西两翼的开放将进一步释放改革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机构心声

新开放举措取得先发优势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总体方案甫一公布,沪上不少金融机构立刻积极行动起来,助力一批企业“尝鲜”自贸区制度红利。

“新片区的设立意味着我们还能做更多的事情。”上海银行副行长黄涛告诉记者,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开放政策,包括金融等服务业领域,临港新片区可以率先承接这些开放措施,让更多政策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尽早落地、先行先试,取得先发优势。

“新片区的设立,可以更好地面向全球金融市场、国际贸易、跨境物流,真正提升国际化水平。中国的产业升级、科技创新需要对标一流水准,展开更多国际交流,临港新片区就是一个更好的平台。”黄涛期待这片区域可以迎来更多面向未来的政策,给企业、金融机构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他说,在国家金融政策许可的前提下,上海银行将启动更多创新金融产品和方案,服务于中国的实体经济,提升整体开放水平和科技能力。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宋滨则透露,交通银行昨天已经为新片区内的生物医药研发企业——赛默罗德提供了首笔跨境投资款汇出业务,“总体方案明确,新片区参照经济特区管理,将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我们在新片区总体方案公布后的第一时间,把改革举措落实到操作实务中,让企业及时享受到新片区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创新成果,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作为首批获准进驻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外资银行之一,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借助上海自贸试验区各项先行先试政策,积极开展多项财资和现金管理业务创新。该行行长兼首席执行官林钰华表示,“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立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这一大胆创新探索非常富有远见,我们表示欢迎。随着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脚步,花旗银行将以更多实际行动支持政府改善营商环境的举措。我们会持续利用花旗银行的全球平台为上海自贸试验区企业提供连通海内外市场的整体解决方案,从而推进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互动的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企业期待

新制度红利带来更多获得感

昨天公布的总体方案提出,临港新片区将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和政策,其中包括对境外进入物理围网区域内的货物、物理围网区域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和服务实行特殊的税收政策。这一新举措让不少需要进口研发设备和材料的生物医药企业倍感期待。

目前,在我国税则中还没有将科创研发进口类生物医药特殊物品与一般贸易进口生物医药产品加以区分,税则中所列监管条件相同,影响了生物医药研发企业研发用物品的进口通关。“对于我们企业来说,生物医药研发用的设备基本都需要进口,种类繁多的试剂、样品也大多来自国外,所以非常期待新片区能在关税上实现创新突破。”白帆生物入驻临港已经有三年多时间,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已经把公司的产业部门布局在临港新片区,除了合同外包生产之外,自主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也进入了临床阶段。借助新片区的设立,企业有望驶入发展快车道。”

新片区的到来,让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企业可以享受到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在目前的税收体制中,企业所得税采用25%的税率,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定,既要满足一定条件,也要花费不少时间,这让很多初创型企业并不能马上享受到这项优惠。“初创型企业处于研发关键期,往往需要押注几个产品方向,免不了大量投入,因此在前期往往都缺钱。”同温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得浩表示,从去年4月创立至今,企业在研发上已投入2000万元,而且全靠自有资金投入,“新片区这10个点的减税,对于早期的科技研发企业意义更大”。


作者:本报记者 唐玮婕
编辑:钱亦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