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2019年前八个月,上海PM2.5浓度七年来最低 | |
2019-09-06 07:49:10 作者:史博臻 |
制图:冯晓瑜
蓝天白云高频亮相,是上海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缩影,今年是上海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年。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1月至8月,上海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82.3%,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8个百分点;而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持平,为2013年以来同期最低。
臭氧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今年1-8月,上海轻度污染增加2天、中度污染增加1天、重度污染减少1天。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寿子琪对数据做进一步解读,目前影响上海空气质量优良率的主要因素是臭氧——今年前八个月惟一一个重度污染天就是臭氧超标造成的。上海近年来持续出现臭氧污染超标问题,超标比率超过50%。今年与历史同期相比,臭氧污染天气出现时间更早,已提前到5月。
寿子琪表示,臭氧污染问题,不仅是上海,也是发达国家城市共有的环境问题之一。臭氧超标治理较为复杂,其产生源头来自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氮氧化物。目前,上海主要的举措是控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今年入夏之前,上海提前实施了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专项治理行动。
此外,上海地表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今年1-7月,主要河流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83.7%,同比上升14.8个百分点。Ⅱ-Ⅲ类水质断面占43.2%,同比上升20.2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占5.1%,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
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沪苏浙已协作摸清188条跨界河流底数,正在推进界河协同整治。上海青浦区、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浙江嘉兴市嘉善县三地政府签署《关于一体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合作框架协议》,推动省界区县(市)层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
强有力的监督执法能起到震慑作用。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进驻的一个月里,上海集中处理一批生态环境违法违规问题。截至8月25日,立案714起,拟处罚近7570万元,责令整改1433家单位,查封扣押48家,关停取缔310家,行政拘留3人,刑事拘留3人;累计约谈321人次,问责10人。
同时,上海对四个区开展环保督查工作,现场检查点位1456个,交办整改问题823个,累计交办群众举报983件,合计责令整改631件,立案处罚941件,共计罚款7733.7万元,行刑衔接5件,查封52家单位,关停34家,约谈680人。
明年底森林覆盖率将达18%
为了追求绿意盎然的居住环境,上海正加强生态建设。目前,以“环、楔、廊、园、林”为格局的生态网络系统已基本形成。
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汤臣栋表示,上海林地面积已达180万亩,森林面积达1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6.85%。通过串联都市绿脉、水脉、文脉,构建健康、多元、互通、易达的都市绿色休闲网络,截至2018年底,全市完成671公里绿道建设。
公园方面,上海正全力打造“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地区公园”三级公园绿地组成的城市公园体系和郊野公园体系。其中,城市公园数量从2015年的165座增加到2018年的300座,2020年计划增加到400座;截至去年底,已建成黄浦玉兰园、台地园,闵行地铁愉悦花园、宝山森园等91个街心花园,预计2020年全市街心花园总数将达到150个以上。
汤臣栋表示,预计到2020年底,上海以生态宜居为目标的城乡生态网络体系框架将基本形成,系统化、功能化、精细化的生态服务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届时,森林覆盖率将达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湿地保护率达到50.45%以上。
环评制度改革将全面推开
今年4月,市政府印发《本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相关配套政策已于近期陆续发布。改革全面实施后,全市80%的项目将实施环评优化和简化措施,环评编制和审批时间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明显下降。
比如,上海已将全市20%的审批制项目纳入《重点行业名录》,严把环境准入关,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未列入《重点行业名录》的审批制项目,将分类实施豁免环评、环评简化、告知承诺等改革举措,在环评形式、审批流程上予以大幅优化和简化。相关新政已率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临港重装备产业区、上海化工区等11个产业园区实施,今后将在全市推开。
在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方面,为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落地实施,上海起草了生态环境损害调查、赔偿磋商、修复评估以及信息公开等四个配套文件,设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清单,初步梳理近两年案件为47件,待区级层面逐案排查。本市还推动生态环境损害索赔,落实“损害担责”,共开展赔偿磋商案件8件,其中四件已签订磋商协议,涉案金额达800余万元;两件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已完成。
作者:史博臻
编辑:范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