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超大城市治理,“两张网”彼此赋能
2020-04-13 06:32:56 作者:顾一琼 张懿

547370_w750.jpg

今年以来,面对突发疫情与各种考验,拥有24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上海,有这样两组数据颇值得咀嚼:在沪市民与企业在“一网通办”平台上的办事量全面超过疫情之前,其中“不见面”办事比例历史性超过线下办事,且体验良好,效率提升;与此同时,疫情期间,有超过八成自然人和企业法人办事者的手机端添加了各类应用小程序,它们管着口罩购买预约登记、返沪人员闭环服务管理,更在复工复产复市当下,推送招聘岗位信息,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政策篮”,口口相传“好用、实用”的背后,正是“一网统管”构建起的强大统筹协调力和智能算力。

紧扣超大城市特点,体现“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这对于即将启动编制“十四五”规划的上海而言,需要在实践基础上有新思考新探索。去年以来,上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指示要求,紧扣“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目标方向,在数据汇集、系统集成、联勤联动、共享开放上下苦功,初步实现“一网通办”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一网统管”则“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

这“两张网”相互依仗、彼此赋能,不仅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更推动城市综合改革创新系统集成向纵深发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了可预见的有力支撑。

“一网通办”今年将新接入500项公共服务事项

今年是“一网通办”总门户上线的第三年。从第一年重在“能办”,第二年关注“好办”,到如今,“一网通办”越来越聚焦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以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应急处置能力。今年“一网通办”将新接入500项公共服务事项,新增100项全市通办的个人事项,并不断优化再造政务服务流程。平战结合的当下,这张网不断跃级折射出一座城市积极向前的改革姿态。

自上线以来,“一网通办”始终把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跑动次数作为核心关切,在技术储备、数据归集、平台设计、流程再造等方面大力投入。截至去年底,在“一网通办”接入的2200多个服务事项中,73%支持“零跑动”,93%具备“最多跑一次”能力。

这些使得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发力“全程网办”,有了十足底气——今年以来,各部门争相开创“零接触”服务模式:民政部门梳理了几十项事务,“就医记录册申领、更换、补发”“居住证新办”等热门服务可全程网办;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等以在线审核、视频核验代替现场踏勘,总计办理事务2.3万多件;全市与各区发展改革委纷纷将投资项目的立项、核准、备案等迁移上线……

依托“一码”“一页”“一云”这些载体,“一网通办”更提升了智慧政府精准服务和治理能级。“一码”即当前最普及的“数字通行证”——随申码。它在便利大部分人群同时,快速识别出特殊群体,落实防控措施。截至目前,随申码累计使用超过3.7亿次,用码人数超过1400万。

“一页”即用户个性化主页。疫情发生以来,“一网通办”通过个性化主页已向1600多万个人用户和200多万企业用户,有针对性地推送了个性化防控与复工信息、政策或服务。

短短几周时间,加载于“一网通办”平台的“企业服务云”也为2.5万家企业解决了2000万只口罩需求,帮助近千家企业和银行实现应急金融服务对接。

561099_w750.jpg

“一网统管”讲求高效,更追求韧性和弹性

城市是个生命体、有机体,有其呼吸、脉搏和一系列丰富的“运行体征”:交通、安全、环境、民生等。

对应这个复杂且包罗万象的“巨系统”,人们的感知和考量又是切肤而微的:是否便捷、安全、好用、实用。

将这两者细密衔接、缝合,这就需要一张网——触角多元、端口丰富、智慧高效,既能从宏观角度牵好城市治理的“牛鼻子”,也能落脚最细部解决急难愁困。

截至目前,全市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系统完成初步构架——围绕“城市动态”“城市环境”等5个维度、86个一级指标,直观反映城市运行宏观态势,实现 “一屏观全城”;整合接入22家单位33个专题应用,为跨部门跨系统联勤联动增效赋能,实现“一网管全城”;特别是应用智能化分析和预警监测,强化风险洞察、预判,助力“两手抓”。

效率来自顶层架构——构建起一个总平台,以及触角延伸至末端的一张网;以“互联互通、上下联动”原则生成治理要素的一张图,让数据汇集成一个湖;挖掘“城市大脑一朵云”的算力,激活移动应用一个总门户。聚焦数据的汇集效率和质量,让城市治理迈向全要素、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

超大城市治理,讲求高效,更讲求一种适应度高的韧性和弹性。

实践中,全市城运系统逐步调校出最佳状态——强化应用,聚焦重点,平战结合,在实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自我完善、迭代升级。

以率先试点上线区城运信息平台的静安区为例,先后定制开发了12个应用场景,统合对接33个政务或社会化应用,日均流转各类工单指令6000余件,处理信息数据1T以上。当下正依托市、区两级大数据资源,率先探索建立“一网统管”业务数据、视频数据、物联数据和地图数据的规范化管理机制。

通过大数据的穿透性整合和矩阵式运用,“一网统管”跨出政府部门向社会各方延展,不断创新叠加运用,形成强大合力,带来无限可能,市民满意率由此提升。

有社区依托泛在感知网络,叠加文保历保建筑巡查处置,以及水电管家等功能;有社区构建起“社区智脑”,精准靶向服务“民情日志”;有社区开始琢磨与发展夜间经济相匹配的24小时动态治理模式;有社区为小小店招店牌梳理数据库纳入监管平台;还有社区依托大数据赋能智慧养老……

559944_w750.jpg

以网络思维倒逼变革,“两张网”不断跃级

“一网统管”物理架构的背后,一个畅通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运行体系成为“精准高效”的催化剂,确保快速反应、联勤联动。

黄浦区配套建立指挥联席机制、法制研判机制、执法联动机制、绩效评定机制4项运行支撑机制,强化闭环处置,更回溯问题来源,从源头避免“同类生成”;徐汇区构建起“上下联贯、横向联通”的运转体系,在基层网格内配齐各种发现及处置力量,更以数据为人力赋能,实现“一人通全岗”。

同样,围绕“一网通办”,各区各部门不断自我加压、加快革新。市药品监管局建立应急审批小组,尝试检验检测、技术审评、体系核查、生产许可的“四同步审批”,使得该部门在4天内为5家医用防护物资企业完成审批发证;虹口区对于应急管理审批事项,继续压缩办事时限90%以上;长宁区的人才服务、奉贤区的企业服务等大胆引入承诺制,压缩办结时限。

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思维倒逼“放管服”,更倒逼出城市治理的高效和协同,有专家这样注解两张网的“跃级”——最终要实现“人力围着算力转”,在更精细化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这“两张网”映射着一座城市关于改革的勇气、锐气和朝气,更在推进中遵循着这样的准绳——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

秉持对超大城市的敬畏之心,依靠科技革新,“两张网”相互依存,更相互赋能——他们使各级部门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聚焦解决问题的实效性;跳出各自为战的“小视野”,形成协同联动的“大格局”。最终,精准发现、对接群众所需,以智慧之治,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的新路子。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张懿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