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人调查来了:工作价值感高,关注自身心理建设,渴望提升公益效能
2020-12-09 19:18:18 作者:唐玮婕

形成合力.jpg

公益是这个时代温暖有爱的美好力量,志愿者们也在各自领域支持着社会发展。作为一家专业心理公益机构,上海惠迪吉公益人心理关爱中心最近开展了“公益人、志愿者、社工现状及需求调查”,这也是该机构自2011年以来第三次的同类调查。

本次调查以在线问卷及深度电话访谈形式开展,从工作价值感、工作动力、心理状态、困惑渴望等四个维度入手,调查对象包括公益机构(团队)领导或管理人员、志愿者及社工三类人群,共收到有效问卷392份、结构性电话访谈记录37份,涉及上海、广东、湖南、江苏、浙江、北京、河北、湖北、内蒙古、宁夏等地的公益机构或团队,服务领域囊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主要有关爱儿童、青少年,关爱服务老年人,社区服务,社会救助等。

76.5%的受访者对自己从事的公益志愿、社会服务有着较高的价值感,随着年纪的增长,工作价值感也逐步提升。当问及“做公益、志愿或社会工作最大的价值是什么”时,“助人自助”、“服务社会”是其中的关键词。广东一家公益组织的一名男性志愿者就表达说:(希望)共同构建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信任与互助的氛围,使各类人群都能获得成长与发展;也有公益人分享:觉得在做一些微小而美好的事。与此同时,约有四成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工作热情有所下降,希望得到更多支持。

对于公益志愿、社会服务者而言,他们的工作与人密切相关,需要投入的精力与情感能量是非常大的,他们如何看待他们的工作,什么是推动他们前行的动力是值得关注与了解的。当被问及“持续从事公益志愿服务、社会工作的动力”时,64.8%的被访者认为“自己在过程中可以不断学习、成长”。而有超过五成的受访者认为公益“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是自己的梦想”。 对于社工来说“服务对象的良好反馈与由衷感谢”是他们工作动力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有52.9%的社工选择这一选项。从现有数据来看,除了成长的需要,公益人及志愿者更倾向于价值层面的动力,社工则更注重服务对象的反馈及同事关系的融洽。

调查同时显示,相对而言,社工心理状态的各项指标有待提高。面对心理困扰时,受访者们更倾向于自我成长,31.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需要不断学习,其中公益人学习的意愿最为强烈,而寻求社会支持也是重要的选择,社工选择社会支持的比例最高。

对于从事公益志愿、社会服务的受访者来说,他们在工作中同样会遇到困扰,最为困扰他们的是“知道有许多人需要帮助,但是自己能力、精力有限”,有50.0%的受访者有这样的苦恼;“亟需提升自己与人心与心沟通的能力”(29.8%)、“服务对象还需要心理关爱,但这类的专业支持较少”(29.6%)、“志愿服务、社会工作中,有时会超出志愿或服务范围,很无奈”(28.6%)则是紧随其后的几类困境。

如何提升公益效能则是他们在实现公益的价值中最为渴望得到支持的部分(占比50.8%),公益人这方面的需求最为迫切;“与人心与心沟通的能力”也是受访者的关注重点(50.3%);“自身心理建设的能力”是社工们最为关注的方面(55%)。

调研对象中,江苏省徐州市心缘志愿者服务中心发起人郑学军从事公益已经超过20年,他的团队主要是为残障人士服务,做过文化、生活服务等领域很多项目。随着工作不断深入,他发现残障人士除了需要生活物质方面的帮助外,更渴望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希望自己的人生有价值。面对这一瓶颈,他表示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性学习,更渴望能找到直达对方心灵,从内在真正帮助到残障人士的方法,同时提升公益效能、更好地开展心理建设的路径也是他的需求所在。

调研数据及深度访谈呈现出,公益志愿、社会服务者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与各种新情况,但他们从事相关事业的热情依然饱满,其中志愿者的工作热情在三类人群中最为高涨,这也正体现了志愿精神的可贵。受访者们主要渴望的是提升公益效能、提升心理关爱的能力。

作者:唐玮婕

编辑:张天弛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