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陶艺进入普通奉贤人的日常生活,奉贤区博物馆举办青年陶艺家三人联展及作者对谈沙龙
2021-05-18 11:27:28 作者:薄小波

086EE72B-768A-41CE-9A0C-359D4C2797D3.jpeg

奉贤区博物馆近日举办了青年陶艺家三人作品联展——与陶作者的对谈沙龙,共话现当代陶瓷艺术。

“釉的表情与生活日常——汪豪、丁蔚然、沈呈呈青年陶艺家三人作品联展”,是奉贤区博物馆首次现当代陶瓷艺术作品展览。在奉贤博物馆这样一个传统的文博空间内,青年陶瓷艺术家们、现当代陶艺收藏家、陶艺策展人、陶艺空间主理人和奉贤本地及周边的陶艺爱好者全部聚集在一起,进行了一场始于现当代陶艺专业人士、回归普通观众日常的面对面对谈。

43B8FCC5-FCD1-4360-95A3-0BFAA3E2EF00.jpeg

奉贤区博物馆馆长张雪松为沙龙作了精彩的开场,讲诉了举办这次展览的初衷,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空间,是一个给市民提供文化服务的平台,奉贤博物馆也将进一步开放博物馆的展览空间,让更多艺术家走进奉贤。

在本次展览策展人顾力的主持下,参加本次展览的陶艺家汪豪和丁蔚然(小草)为大家分享了他们各自的创作经历和体会。汪豪讲诉了从学生时代更多倾向于陶瓷史学相关的学习,到后来去了日本游学,感受到了陶瓷手作对日用器皿的意义。而小草创作的源头来自于对自然和色彩的热爱,她在学生时期遇到了洛阳三彩,毕业后留恋景德镇高温颜色釉,用极富魅力的陶瓷材料进行个人表达。

484B634E-BA46-4F1F-A45A-2499CB8D08ED.jpeg

现场的观众也十分积极,向作者提出了陶艺作品市场价格的合理性、陶艺作品日常使用的釉色安全等问题,现场气氛十分轻松有趣。

现当代陶艺家的日用器皿作品的展示,恰恰向公众发出了声音,生活的幸福感来源可以特别简单,例如看见或买到一件日常手作的器物,展览以零距离接触的方式,让人们直接触碰到生活日常的美好。陶艺家们用作品表达他们对艺术的理解,观众则通过作品将艺术与美带入自己的生活。而这样的交流平台,也离不开城市的人类社会活动。奉贤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蒋益峰、奉贤新城规划建设推进办副主任陈伟老师,奉贤区文化与旅游局副局长卓雅与奉贤区博物馆馆长张雪松,则一起为大家分享了奉贤从新城文创支持、文旅政策利好、博物馆场馆支持等各个方面,对包括陶艺在内的各种现当代艺术的支持。

上海工艺美术杂志的宋敏东老师不仅是现当代陶艺的媒体分享者,更是一位有30多年国内外现当代陶瓷艺术作品收藏经验的专家,高艺峰老师是国内知名的陶艺家,也是一位用现代流行的直播方式积极宣传分享陶艺的媒介人,而沪上著名配音演员赵铭老师,在上海市区拥有自己的陶艺作品展示与售卖空间。他们一起为大家分享了对当代陶瓷和器皿的看法,并对本次展览以官方平台面向社会大众的陶艺传播方式,给予了高度的认可。

2DEC086A-DA9C-4B80-9E57-FB16ACFECCB1.jpeg

奉贤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蒋益峰表示,无论是这次的现当代陶艺家三人作品联展,还是即将拉开序幕的“古蜀之光”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大展,都是奉贤博物馆作为上海五大新城在文化艺术的强势展示和输出。

本次展览及活动是一次当代艺术走向大众的尝试,奉贤博物馆以后也将推出更多这样能够引导大众更好追求艺术与美的活动,为广大的市民带来更多优秀的文化艺术服务。

作者:薄小波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