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历史迷雾,重现《西行漫记》里记载的上海电业第一个党员的一生 | |
2021-05-31 17:29:04 作者:张天弛 |
“我在吴起镇遇到一个电气工程师,一个名叫朱作其的很有才能但严肃认真的共产党员。他的英语和德语都很好,是个电力专家,所写的工程教科书在中国普遍采用。”1936年,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叙了这样一段往事。这名叫“朱作其”的上海电力工人,由此被世界所知,但国内却很少有人知道他。
“其实,他的真名叫做徐承志,是上海电力行业第一名共产党员。”拨开历史重重迷雾,中共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党校“红庐讲师团”揭开了这个谜底。
你知道上海电业第一名共产党员是谁吗?
在《力量之源——中共四大当代启示》党史课程中,“红庐讲师团”成员陈婷揭开了这名上海电力行业第一个共产党员的“庐山真面目”。
“1925年,25岁的徐承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5月,五卅运动爆发,徐承志发动了1700余名电厂工人参加罢工;次年3月,他推动了上海电力工人建立了第一个自己的党支部,地点就在如今的海宁路46号。“陈婷说,紧接着,1927年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胜利后,徐承志就被推荐为市总工会市政工会组织部负责人。
而他和斯诺的相遇,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徐承志在乡下避难期间。“徐承志在乡下编著了《工程图学》,就是《西行漫记》中说的后来中国普遍采用的工程教科书。”陈婷讲解道。
陈婷是中共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党校一支特殊的讲师队伍——“红庐讲师团”的一员,讲师团共有18名讲师,都是电力业从业者。自2017年成立以来,“红庐讲师团”的讲师们就一直琢磨着,如何才能把党课讲的生动、有自己的特色?让红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
在不断摸索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上海有着百年红色革命历史,而在这百年时间长河中,上海电业工人的身影随处可见,因此,“红庐讲师团“以继承和发扬上海红色革命精神和百年电力优良传统为使命,讲述着“党的诞生地”的红色电力故事。基于此,“红庐讲师团””磨“出了一系列特色课程品牌:包括《一大为什么在上海召开》《指路明灯——中共二大的召开及党章的诞生》《力量之源——中共四大当代启示》等9门系列党史精品课程;以及《隐蔽战线中的红色身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诞生》等7门微课。
电影党课、角色扮演,让学员置身于党史背后的鲜活故事中
除了”上海电业第一名共产党员“,上海百年红色历史中,还有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电业故事:从中国第一盏电弧灯,到当时的远东第一火电厂杨树浦发电厂,再到开国大典上首次采用电动旗杆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上海电力职工满慧君当时作为妇救会骨干在现场见证了这一时刻。“红庐讲师团”的讲师们查阅了大量的古籍资料,想法设法淘来各种电力工业史和电力工人运动史相关的古籍旧书,就是为了挖掘出党史背后的鲜活故事,把课讲得引人入胜。
不仅有丰厚的内容支撑,讲师团还创新课堂的教学方法,在2小时的系列精品课程中,讲师们在讲解过程中,基本每隔十分钟就穿插一段电影片段,还搜罗了许多历史老照片,与现在的照片进行新旧对比;还在网上推出“红庐讲堂”,用视频的方式上党课微课;还在每期“红庐故事会”中,用一段长1分半的视频讲一个电力红色故事。
“闸北电厂护厂斗争”“面带微笑上刑场的地下党员王孝和”……在讲台之外,“红庐讲师团”还筹建了“初心·使命”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内设“三盏灯“”三道门“”一幅红色导图“”一条精神长廊“等多个教学场景。
据介绍,截至目前,”红庐讲师团”已在电力公司内部和外部各平台授课几十次,覆盖的学员达3000多人次。
“讲党史不仅是为了不遗忘,更重要的是把百年电力工人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指导我们今天的工作。”“红庐讲师团”的讲师们说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像徐承志、王孝和等同志的革命热情和精神,被一代又一代电力职工传承开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仍熠熠生辉。
作者:张天弛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