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
2021-07-10 06:28:05 作者:徐晶卉

微信截图_20210710062504.png

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参观者在一个展示城市智能管理的大屏前交流讨论。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数据让城市更易被感知,帮助我们前所未有地洞察工作、生活的城市,而人工智能(AI)技术的普及与深化,则让未来数字城市的影像更加清晰,为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国际AI城市论坛上,上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被频频提及,成为聚焦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关系的重要标杆。在与会专家看来,用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治理,正是上海硬实力与软实力的体现——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

一网通办:从技术驱动转向服务驱动

2018年7月1日,上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上线,指向“进一张网办全部事”。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朱俊伟算了一下“全程网办率”:2018年前这个比例是1%,而截至今年5月,该比例已达到60.88%。去年2月,“一网通办”首次实现线上办件量超过线下办件量,是三年来服务提升的见证;7月,联合国首次将上海“一网通办”作为经典案例写入电子政务报告;11月,上海从350座国际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获得“世界智慧城市大奖”的首个中国城市。

如今,上海“一网通办”数据越来越海量——已接入60个部门、将近3197个事项,总办件量超过1.5亿,日均办件13.4万。而要高效处理这些大数据,就必须依靠人工智能。朱俊伟以“小孩出生”这个“一件事改革”为例,原来办这件事需要3份材料、22个环节,整个办理时间需要100天,来回要跑14次,而如今整个审批只需20天,全程在线办理,他说,今年还有重点领域的12个“一件事”在路上。我们的目标是在上海没有难办的事,要做到这一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政府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今年我们就要从原来的技术驱动向服务驱动转变,依靠AI做到更深的技术支撑”。

一网统管:智能化治理构建数字之城

武康大楼是市民游客极为熟悉的“网红”地标,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曾对它做过大客流系统监测,以其为核心的几个街区,每天约有4万至6万人前来打卡。一栋楼带火一个街区,这是传统和现代的融合、生活和城市的融合。以这栋楼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的起点,上海越来越多优秀历史建筑、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渐次向市民游客敞开空间。

7月9日的论坛上,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借由武康大楼这个案例引出一个观点:上海采用AI赋能数字政府建设、城市运行管理背后的逻辑,就是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城市空间开放之后,我们用AI赋能城市治理,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但背后则是城市管理的挑战和难度。”徐惠丽说。前不久,黄浦江两岸向市民开放主题光影秀,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么狭小的区域中经受大客流考验,背后要靠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这里每天24小时关注整个滨江一带的客流,灯光调度、地铁调度、电力保障、气象服务全力支撑,共同编织一张城市安全运行网。

不过,她也认为,使用AI、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来赋能城市治理,还有两大挑战:一是线上线下协同的挑战,它不仅限于简单的人机交互挑战,更多的是管理理念与技术赋能之间如何形成新的协同。二是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中,最大的难点是“防”,怎样基于现有的管理经验,在机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AI技术赋能,更好预测城市未来,更好储备和调拨资源。这是考验全球超大城市的一道难题。

最近,十一届市委十一次全会提出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徐惠丽认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也是上海城市管理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她介绍了AI赋能“一网统管”的目标——让市民对管理无感,对这座城市的舒适度、安全度有感,这就是软实力。在她看来,“硬实力让一个城市变得强大,只有软实力才会让一个城市变得伟大。软实力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是影响未来、影响长远的,也是更加深刻的”。



  作者:徐晶卉

  编辑:苏展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