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温差“调”出城市软实力,今天上海地铁暖上热搜! | |
2021-08-06 21:11:10 作者:张晓鸣 |
路面骄阳烈日,一进地铁车厢立刻转为“速冻模式”。夏天坐地铁,不少体弱畏寒的乘客就怕“温差”太大。今后,市民夏季出行坐个地铁也能主动选择温度——地铁头尾两节增设“弱冷”车厢,供市民选择。
记者昨天从上海申通地铁获悉,为满足不同乘客对于车厢温度的需求,上海地铁从明天(8日)起,同步在11条轨交线路上试行“分区调温”。即列车车头和车尾两节车厢的空调温度调为“弱冷”,中间其他车厢维持原状。弱冷车厢的空调温度设置比普通车厢温度高2℃左右,适合老年、儿童等体弱、畏寒乘客。
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留言:“以前夏天坐地铁总感觉制冷效果太好,冻出鸡皮疙瘩”“担心车厢内冷,每次要额外带一件衣服”“人性化,赞一个”……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上海地铁此举一出,留言评论中叫好点赞的非常多,说明这件事做到了老百姓心坎上。
交通专家邵丹这样理解这两度温差,他说,上海地铁运营里程位居世界第一,日均客流量超过1000万人次,在公共交通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两度温差看似小事,但充分说明上海已从追求效率提升、标准化流程化服务,逐步向人性化、个性化服务转型提升,更加注重市民乘客出行的获得感。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日常和城市的运行。紧扣市民出行的感知度、舒适度,公共交通服务在反复研磨中快速提升。比如,公交站点预报服务,在中心城区全覆盖基础上,今年将试点推进郊区32条线路、约650个中途站点实现实时信息预报;公交车厢“舒适度”预报,也从当年第一条“吃螃蟹”的99路扩展到23条线路,及时引导客流,避免同向乘客过多集中在一部车上,也为调度员改善服务质量提供数据依据。
对标最高最好,在细微处下功夫、见真章、出成效,打造精细极致、富有温度的超大城市治理样本,人民城市的软实力,也在这些随处可感可知可触可及的一个个日常细节中有了生动演绎和最佳诠释。
比如,在顶级商圈背街小巷,以“公共座椅”为切入口,通过新增一批、改造一批、共享一批等方式,“盘”出百来张形态各异的座椅,契合街区文化和调性,也顺应现代人生活习惯,增设了扶手、充电接口等功能,方便老人也惠及白领。
更多滨水岸线、路面主干道实现精细化全要素的提升,杆箱整治机箱隐蔽,人行道“变”宽敞了;道板尺寸因人而改,防滑的同时不易起拱或破碎;城市家具景观化的同时还添了实用功能,非常贴心。
在人民群众可感可触的细枝末节处下功夫,超大城市“针走民心”的精细化“绣花”,“绣”出的是人民满满的获得感,更是一座城市令人心神向往之所在。
作者:张晓鸣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