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华政段“一带十点”特色景观今天开放
2021-09-23 06:34:54 作者:周渊

big (1).jpg

“国宝级”历史建筑群与苏州河美景交相辉映,上海“一江一河”沿岸再添一处人文打卡地。今天,苏州河长宁段华东政法大学校园滨河空间“一带十点”特色景观正式向市民开放,除了7月已开放的思孟园和格致园,倚竹院、獬豸园、华政桥、桃李园、东风角、法剧场、银杏院和书香园8个景观也全新亮相。

据介绍,优化后的滨河公共空间面积达2.1万平方米,较原先增加1.86万平方米,确保把最好的岸线资源留给市民。

市民漫步其中,一边可饱览苏州河美景,一边可以欣赏华政百年历史建筑群,这份独一无二的体验,无疑使总长约910米的苏州河华政段成为“城市项链”又一颗闪耀的“苏河明珠”。

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地标

沿着华航小区旁的健身步道进入,走过“华东政法大学”字样的铁门,眼前的苏州河华政段岸线豁然开朗,平均宽度3米的沿河步道让行人能轻松自在地漫步、奔跑。以思孟园为起点,由东向西,10个人文景观移步易景,同时也将华政校园内的27栋历史保护建筑完美融入城市滨河空间。

big.jpg

这段滨河步道其实早在2019年已贯通。项目监理负责人袁佳凌还记得,当时受种种客观条件限制,沿河的历史建筑被搭建房、围栏等层层遮挡,难以一睹“真容”。为最大限度还河于民,此次提升改造工程将原本分隔校园与河滨步道的围栏全部拆除,并以缓坡草坪、花境等串联起多元、活力的“共享校园”。与此同时,根据“不占用水面、共享滨水岸线”的统筹思路,华东政法大学与长宁区携手,积极腾挪空间,将原先处于滨河沿线的学生浴室、水泵房、木工房、仓库等18处建筑拆除。

为确保滨水空间进一步打开,华东政法大学和长宁区进一步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地标。

位于U形湾“岛尖”的桃李园,是“一带十景”中凝聚了最多历史建筑的所在。袁佳凌介绍,为了让游客能静静欣赏这里的美景,施工方特别搭起一座蜿蜒30多米长的木质长椅,“上千条长短、弧度不一的木板,均由师傅手工拼装完成”。

法剧场是由原先华政后勤楼拆除后特别打造的开阔空间,大理石地面上以手工雕刻的方式嵌入铜质的华政徽标,20块重达2吨的石材组成座椅,每块石材、每棵树木皆采取“人工+小推车”方式从校门口搬运到河边。

“没有一个细节可以将就”

“为了呈现百年华政校园的历史风貌,我们以最高品质标准完成这一匠心工程,鉴于沿河步道的特殊性,这里的施工90%以上由‘纯手工’完成,没有一个细节可以将就,每个人都怀着一颗敬畏之心。”长宁区建管委交通科负责人陈慧,亲历了此次苏州河华政段景观提升的全过程,她对河边的每一栋建筑、每一个景点,甚至每一棵树都如数家珍。

big (2).jpg

以打造银杏院为例,校园里一棵树龄超过135年的古银杏,曾一度成为横亘在大家面前的难题:银杏树一面紧挨苏州河,所在地势与岸线步道的高差怎么填平?是否要加建座椅?银杏树周围用什么材质进行铺装?历时一个多月的反复研究后,这棵古银杏及其周边“什么也不动”。至于这份保留的“代价”,陈慧告诉记者: “周围一大片区域的方案全部进行调整,保留下古银杏以及旁边的3棵水杉。考虑到树木生长的原因,我们放弃了铺设弹格路的计划,而是绕开树木生长的根系铺设了排水沟,从而形成了现在所看到的纯天然的银杏院。”

位于体育楼和树人堂建筑之间的獬豸园,原先只是校园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设计方特意在此打造了一座拥有小桥、假山、竹、枫的中式小园林。袁佳凌特别提示,假山是由太湖石堆叠而成的“獬豸”模样,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它象征着司法的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对百年华政的敬意”。此外,每棵树也都经过了精挑细选, “树的造型、朝向都经过了精细化的雕琢,相互呼应”。

由于苏州河华政段“一带十点”开放的时点临近国庆黄金周假期,对于“共享校园”的安全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大客流,长宁区和华东政法大学组成了联合指挥部。 “目前苏州河华政段步道的开放时间是7时到21时,从即日起到9月30日为试运营阶段。国庆假期,如果人流集中,可能会实行网上预约,现已着手开发相关小程序。”陈慧透露,目前沿河步道空间和校园腹地主要采取建筑立面、花箱组合以及竹篱笆的软性分隔,专门的安防装置也正在设计中,未来将进一步提升智能技防措施,确保“共享校园”安全有序。



  作者:周渊

  编辑:施薇

      摄影:邢千里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