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网越织越密,长三角越来越“近” | |
2021-10-20 06:44:42 作者:张天弛 张懿 |
▲元荡湖面的慢行桥面双向标注“WELCOME TO 上海·青浦”和“WELCOME TO 江苏·吴江”。图源:周到
宛如一条随风飘动的彩缎,飞跃元荡湖面的慢行桥蜿蜒连缀着沪苏两地。相隔一江水的青浦、吴江居民,如今再也不用为见一面而周折。由于基础设施互通的进展,两地直通的车程已由原来的40分钟缩短到5分钟。
通车不满一年的元荡路,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首个打通的“断头路”项目。沿着这条“民心路”“合作路”,长三角人在过去几年一同见证了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积极变化。在这片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土地上,三年来,区域内往来更通畅,合作更频密,人心更相近。特别是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瞄准“高质量”“一体化”和“生态绿色”目标,示范区也不断跑出加速度。
制度创新牵引一体化实践
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让示范区内的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江苏吴江三地越来越像一家人,而因为制度创新引领的许多一体化实践,更让落户于此的企业和百姓越来越有获得感。
“这是您的缴费凭证,请确认。”中国工商银行青浦支行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跨区域税费缴纳”窗口日前正式开启,迎来首位客户。居住在青浦的金先生在这里为自己在江苏吴江一处出租房屋缴纳个税。金先生说,以前每次缴税都要开两个多小时的车去当地办税大厅,一去一回需要半天。现在受益于跨区通办的制度创新,缴税过程可以在家门口完成,全程只需5分钟。
一体化发展必须要有一盘棋思维和共同体意识,制度创新则是一体化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仅在示范区,已形成的制度创新成果就达到73项,围绕人才、贸易、金融、科技、监管等,有力推动了要素在统一开放的市场中自由流动。
放眼整个长三角,三年来,沪苏浙皖突出制度创新,紧扣国家战略,强化攻坚突破,着力打破“一亩三分地”和地方保护主义,在各个方面形成一批制度成果。
比如,根据长三角签署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协议》,三省一市的港航物流信息实现统一接入,物流和监管信息做到全流程采集。洋山港与太仓港、芜湖港的海关监管,由此推出长三角区域港口一体化“联动接卸”的创新模式,进出口货物做到“三个一次”——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得益于此,上半年,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115万标箱,同比增长20%,创历史新高;同期,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幅超过40%,芜湖港也首次挺进中国江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第四。
打造跨域创新生态体系,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使命,也是制度创新的重点领域。三省一市陆续出台规划,落实机制,着力做强创新一体化制度框架。一方面,通过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建立技术转移的“长三角模式”。过去三年,累计对接解决了企业的各类技术需求约2000项,撮合达成技术交易20多亿元。另一方面,创新合作机制也催生了长三角科创协同“一张网”的发展。截至去年底,这张网已集聚重大科学装置22个、科学仪器超过3.5万台(套),为盘活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效能、降低区域内企业研发成本起到了积极效果。
民生协同搭建“幸福立交”
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三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许多领域,架起了一条条有形无形的“幸福立交桥”。当传统上一些不必要的束缚被逐渐松绑,当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落地,长三角合作的网络也越织越密。
一体化,当然要提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长三角加强了电网、天然气管网等的联通能力,建成淮沪特高压、浙沪天然气联络线一期、舟山LNG(液化天然气)接收及加注站等重大项目。在轨道交通方面,目前长三角高铁营运里程已超过6000公里,沪苏通二期、宁淮、合新等重点项目已开工并加紧建设。道路方面,长三角首批17条道路省际“断头路”中,有7条已建成通车,其余10条都在积极推进建设。而就在几天前,一体化示范区又启动了新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包括金南路—浦港路、汾湖大道—兴善大道、金商公路南延至嘉善等跨省域高速快速路同时开工推进。可以想象,未来三省一市的出行将更加便利,长三角也将越来越“近”、越来越“小”。
除了看得见的路,几年来,在医疗、教育等领域,许多看不见的“路”同样纵横延伸。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目前已经开通一年,注册医师超过550名,完成各类会诊咨询超过1万例。在示范区,异地就医则正在从“能用”向“好用”升级——随着异地就医结算“一码通”在今年年中开通,医保参保人员前往75家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诊,不仅不用担心忘带医保卡,候诊、缴费、查询、取药等,都可以“码上办”,大大节约时间成本。总体上,截至今年8月底,示范区内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已超过9000家,享受了直接结算的病患超过550万人次。长三角的教育也在一体化中走向高质量:以联合研发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为契机,三省一市不断引导各类学校规范发展,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在普教、高教等领域,各类新型教育联合体不断涌现,推动着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协作。
生态合作守卫绿水青山
同饮一江水、共享一片天。生态环境治理是长三角的共同利益,三省一市也有非常多的“共同语言”。近期公布的一份“成绩单”证明,三年来各方通过协作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今年1月到8月,长三角41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高达86.6%,PM2.5日均浓度低至29微克/立方米,同比大幅下降9.4%;在594个水质国考断面中,I至III类断面达502个,占84.5%,劣V类断面已消失。
多元化、多层次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是确保长三角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的关键。在国家相关部委指导下,三省一市稳步推进环保标准“一把尺”,监管方面则加强联合执法,互督互学,建立重点流域水质监测风险预警系统。为加大科技治污力度,三省一市建立了长三角环保专家库,以PM2.5、示范区水污染联防联控为重点,开展联合攻关。除了防治污染,过去一年,长三角还围绕“双碳”目标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从而为跨域“协同达峰、合作中和”开启了一条新的实施路径。
在生态环境合作中,示范区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久前,青浦、嘉善、吴江开展了新一年度的水质联合监测,三地监测员一同对汾湖采样,后续的监测结果将互通互认,从而为接下来的联合治污、统一执法提供数据支撑。据介绍,示范区去年出台《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将47个主要跨界水体纳入联保体系,进行精细化管控。在各方携手治理之下,一串美丽、清澈的“蓝色珠链”正在持续扮靓江南水乡。
作者:张天弛 张懿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