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滩地区十大最美空间发布,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崇明分展区系列活动开启
2023-09-25 09:52:41 作者:史博臻

微信图片_20230925094641.png

2023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崇明分展区系列活动近日在东滩湿地公园﹒芳草地序幕。本届空间艺术季崇明分展区的主题为“+生态﹒生态+”,相关系列活动将主要在陈家镇﹒东滩地区(大东滩地区)的六个地点展开,整个空间艺术季系列活动将历时2个月,至11月下旬结束。

微信图片_20230925094647.jpg

开幕式上,发布了首次由公众投票评选出的大东滩地区十大最美空间,分别是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海长江大桥、上海崇明体育训练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东滩思南路幼儿园、东滩湿地公园、东滩智慧孵化基地、光明东滩源、陈家镇渔光互补项目、瀛东村(排名不分先后,以笔画排序)。公众评选出的这些心目中最美的空间不仅有展现崇明独特地理风貌的自然景观、也有充满活力和魅力的人文景观,充分反映出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成就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3-09-23+202623.jpg

此外,还首次发布推荐了两条大东滩地区的精品旅游路线,包括一条空间艺术季主题线路和一条亲子研学主题线路。围绕东滩湿地这个崇明最重要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近年来东滩地区的旅游产业日益兴旺,各类独具特色的新兴旅游景点、旅游新业态、高端酒店、五星民宿层出不穷。结合东部文旅联盟的成立,区文化旅游部门将陆续为公众提供更多更精彩的旅游活动体验。

本次空间艺术季崇明分展区还精心策划组织了六个版块30多项特色活动。六个版块分别是生态+空间艺术、生态+主题论坛、生态+节庆赛事、生态+自然教育、生态+休闲生活、生态+美食美物。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能让大家更多的走进崇明,走进陈家镇﹒东滩地区,感受大东滩地区独特的生态动力、活力和魅力。

本次空间艺术季崇明分展区还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发起组织的八所院校百余名师生与岛内外青年联合参与的“东滩生态艺术节”活动,这是东滩地区第一次举办的青年人的艺术盛会,以“自然的律动、共栖的生命”为主题,通过多种方式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空间营造,展现青年人心目中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生态”与“生态+”的靓丽风采与美好未来。

开幕式上还有来自不同领域的四名代表交流分享了在大东滩地区发展相关生态友好型产业的心得体会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展望。

最后,参加开幕式的嘉宾领导共同启动宣布2023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崇明分展区系列活动开幕。


相关链接

大东滩地区十大最美空间介绍

为更好的展示大东滩地区的“生态+”和“+生态”建设成果,作为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崇明分展区的系列活动之一,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开展了“大东滩地区十大最美空间”评选活动。经各方初步推荐,截止8月底共有建筑类、自然景观类等26个空间进入候选名单。

从9月1日至8日,在上海崇明、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公众号上发布公开评选活动,由公众投票评选出大家心目中的大东滩地区十大最美空间。截止9月8日24时,由公众投票选出了“大东滩地区十大最美空间”。

湿地中的科普教育基地001(张斌+摄).jpg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我国规模最大、最为典型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之一,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有超过100万只次候鸟在此栖息或过境。

上海长江大桥

位于长江入海口之上的跨海大桥,是“长江门户第一桥”,也是崇明越江通道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上海崇明体育训练基地

是上海体育健儿的"新家",也是国家队备战奥运的重要基地,共有15个场馆。上海自行车馆屋盖采用轮辐式悬索结构,兼具速度与韵律之美。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是崇明第一所本科院校,建筑风貌体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征,并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充分融合。

东滩湿地公园

是一座集自然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水平旅游景区。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野放种群的重要栖息地。

东滩智慧孵化基地

是上海智慧岛数据产业园地标建筑集群,为高端数据信息技术产业和智慧城市提供承载空间。建筑空间体现外刚内柔的特点。

东滩思南路幼儿园

是陈家镇地区高品质的全日制公办幼儿园。将“儿童的建筑、教育的建筑、生态的建筑”特征要素融为一体,曾获得“上海市绿色建筑贡献奖”。

光明东滩源

结合农场地区优越的自然景观条件,将生态技术与空间艺术相结合,相继建设了光明塔、黄金晒谷场、巧克力牛奶小屋、雨水花园等新空间,充分诠释了对“生态+”的理解。

陈家镇渔光互补项目

崇明区第一个“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水面上方整齐架设的光伏板形成序列之美,光伏板下方进行鱼虾养殖,形成绿色发展新模式。

瀛东村

是通过滩涂围垦逐渐发展富裕起来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近年来结合优美的自然环境正大力探索融渔文化、非遗文化、运动休闲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新路。


  作者:史博臻

  编辑:

责任编辑: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