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快评 | 更高品质的老有所养,从解决困住老人的“小事”开始
2020-10-26 06:25:58 作者:樊丽萍

VCG41183794112.jpg

10月25日是重阳节,有条消息很受关注:上海百岁老人首次突破3000人,最年长的寿星已113岁了。

长寿老人多了,是城市宜居的有力佐证。确实,无论是医疗水平,还是生活水平,上海老人的幸福指数是比较高的。但另一方面,处于深度老龄化进程中的上海,在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之时,能为老人多做些什么?我们的为老服务,有没有可能突破现有边界、再往前迈一步?

不到耄耋之年很难想象,像剪指甲这样简单的事情,竟会成为不少老人生活中的一道坎。“年纪大了,指甲厚了,加上眼睛花、手抖,弯腰也困难。”这两天,当年近八旬的赵阿姨把自己剪脚指甲的难题发送到社区楼组的微信群求助后,不经意间引爆了话题。有人跟帖“诉苦”,说为了剪硬指甲,专门买了一把锋利的剪刀,结果把握不好、剪伤脚趾,好几天走路一瘸一拐。还有一位老人述说自己的经历:这等小事不想麻烦子女,和老伴两人每个月去街边的扦脚店解决问题,支出在100元左右。向来省吃俭用的老夫妻有些心疼,但比这更糟糕的是,就在前一阵子,店里的服务员提议老人办一张2000元的卡,老人面带难色地说“考虑考虑”,吓得逃回来了……

过去提“老有所养”,我们的惯性思维一般是抓两头:一是让老人基本物质生活有保障,吃得饱、穿得暖、有得住;一是让身患疾病的老人得到及时医治,解决看病问题。

small.jpg?key=beb5080b9wxada5f438b1fe8a6380df2e4a98a7ba6737c8d60

记得中国古话早有“寿则多辱”一说,大意是讲,随着年事渐高,若人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难免陷入困顿,难以活得体面。而时下,除了解决“老有所养”的两个基本维度,随着城市老龄化程度加剧,如何为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提供更便利的服务,理应纳入包括医疗、民政、交通、教育等更多部门的综合考量。

仍拿剪指甲这件事来说。它肯定不算“病”,指望不了医院解决;目前,除了符合特定标准的失能老人,申请到“长护险”服务后可获得指甲护理外,大多数老人解决这类问题只能“自力更生”,各想各的办法。其实,比起具体的服务,很多时候,老年人需要的是信息、指南、攻略。比如,一些护理的基础常识,是否有机构或组织分享一下,及时传达给老人,让老年人能活学活用。要知道,今天的年轻人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用搜索引擎问百度,那么,对于电脑不熟络、对智能手机也不熟练的老年人,谁来成为他们的“百度”?

与之类似,包括吃饭、出行等,对部分高龄老人来说,在解决基本需求后,也有更多个性化的需求期待被满足。从目前的推进情况来看,有的为老服务项目,如助餐等,在纳入政府实事工程、持续推进数年后已收获显著成效。“社区长者食堂”越来越多了,但吃饱之后,如何更好满足老年人的口味,兼顾价廉物美,则有待进一步探路。互联网医院也是如此,此次疫情发生后顺势进入发展快车道。从设计初衷来说,线上诊疗的出现对老年人是利好,可实现足不出户接受诊疗、配药。但对用不来智能手机的老人来说,新利好看得到、用不来,心里可不是滋味。故此,互联网医院要实实在在惠及老人就医,除了技术层面,还有更多的普及、宣传工作需要落实落细。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技术迭代加快,客观上提升了人们工作的效率和生活的便利程度。但“数字化的快车”并非人人都能搭上。老人,可能就是“搭车”困难群体。怎么帮他们一把,事关城市的温度,也是老龄化城市必须直面的现实。

让更多老年人在长寿的同时,过上健康愉悦的高品质生活——老年人的一些潜在需求首先要被“看见”、被“听见”,然后方能统筹多方面的资源、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加以解决。在数字化的时代,老有所养有了新内涵,也有更多新问题期待更优的求解。


作者:樊丽萍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