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我自驾游以色列与约旦,和想象中的不一样①
陈昕莹 2017-02-04 17:05

▲耶路撒冷著名的哭墙

近几年过年流行出国游。作为一个热衷于旅游的人,这已经是我第三年在异国他乡过年了。

今年我与家人和朋友想“不走寻常路”一回,我们选择了自驾游以色列与约旦。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小疯狂?其实这两个国家是今年才热起来的线路,中国游客不多路线也非常固定,在这13天的行程中,不论是在以色列还是约旦,只有在景点处才能见到稀稀落落的中国游客。在这次的旅程中,我们在各个“圣迹”用心感受,这里的宗教文化错综复杂,走在老城中,眼前是基督教堂,远眺是清真寺,身边是各种各样宗教打扮的人,这样的体验奇妙又复杂。

▲耶路撒冷 万国教堂

如果说宗教文化是游览以色列的主旋律,那以色列人就是这曲谱上的音符。我们在大卫墓前体验犹太人的生日活动,遇到服役士兵的爱国教育活动,在哭墙前听新兵宣誓入伍。脚下以色列这片土地的历史需要花时间,用心去了解和感受。

▲耶路撒冷 大卫墓前的女兵

▲哭墙前的入伍宣誓

▲哭墙

而在约旦,更多的则是放空自己,欣赏沙漠地带的瑰丽美景。我们骑骆驼进佩特拉古城,开着吉普车赏瞬息万变的瓦地伦沙漠,登圣山尼泊山握摩西神杖,在马达巴赏马赛克地图,漂浮在死海上看头顶的一片蓝天。

▲死海

▲体验一把死海漂浮,原来真和小时候课本里说的一样!

▲约旦,在佩特拉古城骑骆驼

▲瞬息万变的瓦迪伦沙漠

自驾游的体验真心难忘,因为没有过多的攻略可以参考,行程完全靠自己开发,其实走了不少冤枉路。平心而论,以色列和约旦并不适合自驾。约旦的气候如同沙漠一般瞬息万变,一天感受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极端恶劣天气下,我们在风雪天中开过能见度不到一米的山路。在以色列,我们苦恼于耶路撒冷无时不刻的堵车、紧张的车位,永远的单行道。这一路,我们在山上出过车祸,进过警局,因违章停车被开过罚单,还因为恶劣天气导致的车辆问题一天三次轮流修轮胎。可谓“险象环生”。

▲约旦,山上冰天雪地

我们感受了以色列边境处士兵枪头抬高对着我们的惊险经历,日日吐槽以色列高昂的离境税,约旦的消费税。大年三十在佩特拉古城吃意大利餐,在基布兹吃了人民公社大伙饭,在特拉维夫海滩感受慢生活,醉心于跳蚤市场街头艺人的表演,甚至在马萨达居然还偶遇了林青霞。这些体验远远超出我们之前的想象。

▲约旦,爬上瓦迪伦沙漠中的沙丘

▲夜间佩特拉古城中的卡兹尼神殿

▲在马萨达偶遇林青霞,感叹美人真是永不迟暮

▲蹭张合影

下面请跟随着我,一起来体会这次不一样的以色列、约旦之旅。

Day1:初识以色列

听说我要去以色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问我,为什么要去那么危险的地方?的确,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以色列是个宗教复杂,纷争不断的国家,尤其在出发前几天耶路撒冷还发生了恐袭,说实话,一向胆小的我其实真有些惴惴不安。第一天的时间大多花在飞机上,我们在莫斯科转机,从飞机上往下望,特拉维夫艳阳高照的黄土地与莫斯科的厚厚积雪相比真是温暖了不少,机场感觉也比莫斯科的国际化许多,这让我忐忑的心有些安定。

▲从飞机上俯瞰特拉维夫

而进入机场内后,其实我们能够敏感到以色列人的警惕状态,包括后来我们去长途车站、酒店这类人流密集的地方,都有感受,这个放到之后再说。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出入境,以色列单独发放入境卡与出境卡,并且在入境时会详细查问,入境卡与护照也每天都会被酒店人员核对。

▲入境卡

这次自驾游一共十二人,上有老下有小的亲友团分成了三辆车,由三位老司机驾驶,开启了我们的旅途。驱车从特拉维夫来到海法,一路上的风景给我的感觉是有些破败但不乏朴素之美。

▲海法街景

▲店门牌

▲海法

中午的阳光刺眼,温度达到二十多度,仿佛进入了春天。午饭过后的我们爬卡梅尔山坡,参观巴哈伊花园。在半山腰的19级巨大的平台式阶梯花园中是“多肉植物”的狂欢,绿油油的一片给一路走来的黄土地注入了生机。

▲花园中的多肉植物

可惜花园内的圣殿非巴哈伊教徒不能进入,只能远观了。爬上山顶正遇“magic time”,俯瞰地中海与海法湾全景,紫红色的晚霞将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映衬的楚楚动人。夕阳西下,寒风起,昼夜温差巨大,我裹紧衣服期待起明日的提比利亚。

▲花园内景

▲俯瞰巴哈伊花园

▲日落海法

*本文系文汇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图片均由作者本人提供

来源:文汇
责任编辑:王秋童
频道邮箱:whapp3@wh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