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人生 | 沈志华传奇:去莫斯科“抢”解密档案的人
李念 葛君 2017-03-13 10:21

▲沈志华

沈志华的工作证编号是2005001,从行政上可以解读为他是2005年进入华东师大的第一个员工。对他而言,55岁再度进入体制内的学术机构,是选择了一个续航站。这个有故事的人,带着不灭的激情来谱写另一个章节。

从人生经历而言,沈志华是传奇的。34岁前,两陷囹圄;55岁前,作为民间学者已出书多本,且都激起波澜;

从巅峰体验而言,沈志华是离奇的。1973年高考,初中毕业的他数学物理都能得100分;作为商人,初涉黄金贸易便得利丰厚;1996年,去莫斯科“抢”解密档案;

从与档案的缘分而言,沈志华是称奇的。34岁前,寻寻觅觅走上了以档案研究历史的学术之路;34岁到45岁,赚钱“抢救”档案;46岁到55岁,作为民间学者梳理档案;55岁后,在体制内带团队研究档案。

在华东师大占据一层楼的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办公室,半拉的窗帘让室内光线有点幽暗,沈志华不时抽着烟,他的腰背和膝盖刚做了手术,本该是一个月的卧床休养和理疗康复,面对记者,回忆往事,他悠悠叙来却栩栩如生。对于自己剑走偏锋的成功,沈志华的回答非常正统和简单:因为有理想。

时运不济的报国心:从航空兵机械师到社科院研究生

儿时的习惯常常延续到人的终生。

沈志华从小爱学习。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沈志华,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1950年代,“科学家谈21世纪”这类书籍塑造了一代人的世界观,有着六个兄弟姐妹的家庭俨然像一个班级,因为每个人只差一岁,聚在一起总是相互攀比成绩,“你几分?”几乎是问候语。沈志华至今还记得哥哥(或弟弟)偶尔比他高一分时的嫉妒与焦灼。

军人梦夭折 高考得满分

1968年2月,北京四中的沈志华第一次得到了报效国家的机会。他应招入伍,成为一名海军航空地勤兵。不到一年时间,他便被提拔为代理机械师,而且直接负责首长驾驶的轰炸机。每晚九点熄灯后,他仍独自蒙在被窝里打手电筒钻研技术。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71年2月的一天,指导员在宣布复员战士的名单时念到了沈志华的名字。当时部队清查“五一六”分子,沈志华遭人诬告而被列入怀疑对象。一夜之间,他从海军航空兵的未来骄子变成了北京石景山发电厂的一名检修钳工。这使得年近21岁的他极为消沉,“我觉得自己一身抱负,怎么国家就不用我呢?”

此时,父亲与他做了一次深谈:“人生的悲剧不是怀才不遇,而是当社会给你提供了机会时,你却没有本事。”沈志华豁然开朗,一年内,他重新复习了初中的数理化,甚至自学了部分高中数学课程,如微积分。

1973年招收工农兵大学生,沈志华因找到了诬告者而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得以通过政治审查。在整个华北电网考区,四门考试科目,沈志华都考了第一名,清华大学招办老师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清华就缺你这样的人才!”

然而,命运再一次捉弄了他。张铁生交上的那份“令人深省”的白卷,使得数学、物理都考了100分的沈志华与清华失之交臂,而发电厂另一个四门总分才得15分的人竟然被清华大学录取了。一气之下,沈志华烧了所有的数理化教材和作业。同时埋下了巨大的疑问:到底什么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建设一个怎样的中国?

▲2013年3月28日,沈志华在清华大学

学马列找原因 蒙冤入狱误高考

疑团从学习中解开。

沈志华首先想到是要从马列经典原著中寻找答案。1974年,正值毛泽东号召读马列,沈志华找来六本必读书——《国家与革命》、《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共产党宣言》、《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不想一读就上瘾了,他接着读世界史,政治经济学,哲学等书籍,并开始写一些读书心得。天生具有演讲感染力的他在全厂大会上发言,得到党委书记赏识,于是沈志华从锅炉车间调至宣传科工作。

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已是团支部书记的沈志华,在各种大小会议上,坦承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表达对“四人帮”的不满。他因此直接被关进了北京市公安局看守所——K字楼。

非常的年代,时局瞬息万变,人的命运也变化无常。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让沈志华得以走出牢房,被派往唐山抗震救灾。从唐山赈灾归来,“四人帮”已倒台。第二年恢复高考,但是由于之前是秘密逮捕,不落档案,无法平反。政审未能通过的他再次与大学失之交臂。不久,作为“四人帮”爪牙的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刘传新自杀,专案组从他的私人档案中看到了“沈志华卷宗”,其中有张春桥的批示:抓捕沈志华。由此,沈志华得以平反。

一篇论文险些错失读研

27岁的他又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已调入《北京电力报》的他干得风生水起。1978年底,很多研究机构和事业单位在社会上招聘工作人员,他进入了中国社科院工作,1979年全国恢复研究生招考,他考取了中国社科院的研究生。

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在社科院内部刊物《未定稿》上,他发表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及其他》,沈志华在全院干部大会上遭点名批评,因而无法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情急之下,沈志华通过四中同学张木生找到邓英淘,要求与其父、时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的邓力群面谈。一番长谈中,邓力群了解了他的经历和抱负。定论解套,沈志华终于如愿以偿。

▲冷战五书 沈志华著

一个人的战斗:从新经济政策到中苏关系史

学习梦终于圆了。

进入社科院研究生院学习后,世界史所决定让沈志华研究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同时又聘请了当时在首都师范学院的世界史权威齐世荣教授来做他的导师。

齐先生虽然并不研究苏联史,但他为沈志华指明了苏联史的研究方向,同时也让沈志华形成了一套基本的史学方法和观念,即要重视档案,在史料上的功夫。“如果要写一万字的论文,至少要先看一百万字的材料。”在毕业前半年多,他就已经写完了5万字的硕士论文,聚焦新经济政策时期的苏联农业政策。《历史的启示——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农村经济研究(1921—1930)》,在1988年得以出版。

经商获利赴俄美“抢”资料

1984年,沈志华南下深圳经商,从外贸公司的马仔,到合资工厂的经理,再做金银首饰买卖,沈志华终于赚了大钱。在40岁那年,他决定返回学术界。

1991年回到北京后,沈志华建立了个人的民间研究所。1994年,沈志华在深圳组织中国学者召开苏联东欧史学的讨论会,会上获悉俄罗斯已经开放档案的消息,他兴奋不已,跃跃欲试。一番游说后,他与社科院达成合作模式,社科院组织项目,沈志华个人出资。1996年,一行四人奔赴莫斯科,开始了“抢救”苏联档案的工作,期间当然并非一帆风顺,最终,从莫斯科一直追踪到美国,终于觅得1.5万件珍贵资料。回国后,沈志华自费在全国组织了13个翻译组。耗资近140万,最终出版了34卷的《苏联历史档案选编》

转战“体制内”:带出一支冷战史研究的“正规军”

组织起一支学术队伍一直是沈志华心中的目标。2004年,沈志华来到上海,与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济顺进行了一次深谈。2005年,他正式担任了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一职。

从民间学者到学科带头人

从一名单打独斗的民间学者,转变成一名学科带头人,日渐繁重的组织工作势必占用沈志华自己做学术研究的时间。对于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学术研究和社会组织工作孰轻孰重?沈志华有着自己的认识,一方面他觉得在学术研究上,很多问题自己不做,可能就真没人来做;但另一方面他又看到,如果那些学科建设的组织工作自己如果不做,又如何可能让中国冷战史研究的学科整体得以发展呢?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十年间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日益发展壮大。不仅多次承担了国家社科的重大课题、上海市重大课题,建立起颇具规模的资料中心,人员规模也在不断扩充,从最初的一将一卒,发展到如今的十多名年龄梯次齐整的研究队伍。这一切与沈志华的奉献精神、豪爽性格、社会关系、组织能力和学术眼光息息相关,这种作用在任何旁人看来都是不可替代的。

内外两头并进推研究

经商成功后的1994年,他便设立了“东方历史研究出版基金”,专门资助学术活动和著作出版,前后共花费了200多万。在他看来,比较好的方式,是能够同时依靠民间社会基金的力量,通过专家的评审资助学者,这样能够让学者更加广泛、自由地从事学术研究。当沈志华加盟华东师大后,又有一批企业家愿意提供资助,于是他在广东正式注册了“东方历史研究基金会”,以私募基金资助学生收集档案、学术著作出版、举办学术论坛和针对研究生的史学方法研习营等。

如今,沈志华带领的中国冷战史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华东师范大学一家之内,也越来越得到国内其他高校、科研单位的认可和响应。东北师范大学等相继成立“冷战史研究中心”或相应机构,基本研究方法都是利用多国档案来研究国际关系史。

华东师大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在目前国际冷战史学界也已经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通过与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的长期合作,“华东师大-威尔逊中心冷战研究美国工作室”,不仅经常在这里举办学术报告会、讨论会和新书发布会,而且每年遴选和派遣若干来自中国各高校的中青年学者到美国进行访问、研究。

▲沈志华于文汇讲堂主讲“冷战与中苏同盟的兴衰”

谋划冷战史研究的两大体系

对于未来冷战中心学术研究任务的长远规划,沈志华设计了两大系统,一是社会主义问题,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沈志华认为,只有通过对一个个具体案例的细致分析,才能够完整地对整个人类一百多年来的共产主义运动归纳出一个准确的认识。

另一是研究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历史问题。为此沈志华几乎走遍了中国的边疆各省区市的档案馆,他最大的感触就是,中国对于过去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都还未能研究清楚,特别是共和国阶段的历史。而当下许多现实问题,都需要回溯到过去才能真正得以理解。

以上述两大任务系统为出发点,让华东师大冷战国际史中心的科研工作既能体现学术价值,同时又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这也是沈志华一直所希望达到的目标。而这十年来,一支科研梯队已形成,他在国内带领起了一支冷战史研究的“正规军”。

近2小时的采访中,沈志华提及他学术生涯中的“行侠仗义”之举时,颇有几分得意。比如如何拿二锅头和茅台“贿赂”俄罗斯学者复印资料以节约费用;如何在某省档案馆发加班工资,以便能在周末假日复印资料。在记者和他邮件联系中,经常是早晨4点得到回复,那是他一天开始工作的时间。

勤奋、仗义、激情、使命,显然许多成功者的要素都汇集在这位有理想支撑的学术游侠身上,仿佛傅斯年和陈寅恪的复合体,他自己也笑言,“我的经验也许不可复制,但我的道路就是这样走出来的。”(沈志华为文汇讲堂第88-4主讲嘉宾,主讲《冷战与中苏同盟的兴衰》)

学术人生 第五期 完

*本文系文汇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文汇
责任编辑:李思文
频道邮箱:whapp3@wh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