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人生 | 苏格:他为寒流中的冰岛传递中国友情
李念 丁怡 2017-06-05 09:10

1972年2月,苏格20岁。作为一名新被录取的“工农兵大学生”,即将踏入高校的他,从报纸上读到中美签署《上海公报》的消息,周恩来举杯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张照片久久定格在脑海——“外交神秘而让人神往”。2005年8月,卡特里娜飓风侵袭美国南部。时任驻美公使衔参赞的苏格,在这次震惊全球的天灾后,接下了落实中美领导人通电话的要职,所有都是事无巨细。“知天命”的年纪里,他感受到外交不仅仅是三十多年前,自己所看到的那张合影中的一次光鲜的觥筹交错,更意味着数十年如一日的“忠诚、使命与奉献”。

▲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欢迎宴会上和美国总统尼克松举杯互相祝福。

从西安外国语学院、美国杨伯翰大学、哈佛大学一路求学,到回国之初,先后执教于母校西外和北京外交学院,二十余年,从学生到学者的历程在苏格看来是一段“拓宽思维空间”的珍贵时光,《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一书顺势而生,这也成为其外交生涯从理论迈向实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新世纪的又一个十年里,他辗转于美国、苏里南与冰岛,跨越北美、南美与欧洲,在一线履行着“不穿军装的文职解放军战士”的外交官职责。两年前的2015年6月,苏格被任命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兼党委书记,重回外交政研界,落叶归根而又任重道远。

时事造英雄。每一次机会面前,苏格都抱以珍惜、用心与感恩,“我不是当官出身,我总想为国家、为身边的人多做些什么”。而近半个世纪知足常乐,平和交心的性情下,“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十二个字也兑现着他对自己和国家的承诺。

记忆:防空洞前的手风琴小伙

虽出生于陕西礼泉,但因跟随父母支援边疆,青海成为了苏格的第二故乡。“驮一个背篼,一手拄一根带有树杈的拐棍,空气稀薄的陡峭山路上,偶尔斜过身将拐棍支在背篼下休息,因负重的身体一旦坐地便再难站起。”上山下乡前在农村住农家干农活的日子,四十多年后回想起来,苏格感慨它们对之后的留学、工作都有着深远而有益的影响,成熟、珍惜、感恩、独立这些字眼开始在人生道路上扎根,“生活也没有太多要求,比较知足”。

▲青年时代的苏格

1960年代末,曾在知识青年文艺汇演的手风琴表演中崭露头角的苏格被抽调加入当地人民防空文艺宣传队。学开汽车、驾驶摩托,成为办公室干部,都在防空洞前悠扬的手风琴乐曲下渲染出了最初的人生轨迹。

幸运似乎并未停止。1972年4月,全国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苏格被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录取,此时认为外交“可望而不可即”的他,选择学习英语来接近理想。四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1982年,时值世界格局变化,国内逐步重视国际交流。苏格再一次把握时机,通过国家留学生考试,以西外优秀年轻教师身份赴美国杨伯翰大学进修。曾在艰苦条件下生活过的他对记者说,“我们一代人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机了”。

▲1975年,苏格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现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并留校任教。

求学:从中国西北到美国西北

初至位于美国西部犹他州的杨伯翰大学,苏格担任了一年的汉语老师。之后在“外交梦”的感召下,他进入该校肯尼迪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攻读国际关系与区域研究专业,主修美国研究,辅修亚洲研究。与其他出国者感受不同,苏格受益于国内扎实的应试教育,名篇段落如出心田,但是西方的授课模式还是让苏格感到耳目一新——一个班级15至20名同学,除去6至8本统一阅读的书籍外,每人另外自选一本,最后以读书报告的形式在课堂呈现。这种上课形式使苏格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善用精读、泛读办法,又参考同学书评下提出自己的见解。尽管过去20多年,他依然记得几本著作——国际关系学界的公认巨著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国际关系三层分析法代表作肯尼思·华尔兹《人、国家与战争》……

几年攻读后,苏格以硕士论文《美国现代化对中国现代化若干启示》、博士论文《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顺利毕业,并获得“最佳研究生”荣誉,其导师在推荐信中赞扬其为“cream of the crop(冒尖)”。在博士论文中,苏格将视角转至台湾问题,1985年美国国家档案馆所开放的外交档案为他深入了解“台海危机”等相关历史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论文素材,在倾情投入的研究中,他更感受到“弱国无外交”的悲恸。在论文里,他提出“美国战略家任何时候都将国家利益放置首位,海峡两岸同胞唯有自强自立,方可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寻找尊严”的独到论断。博士论文成稿后,著名的中国学研究大家、美国密执安大学孔华润(Warren I.Cohen)教授高度评价其为“无需怎么修改,按目前清样即可出版”,孔华润还主动写了博士后的推荐信。不久,在全球遴选的激烈竞争下,苏格进入哈佛大学,继续外交领域博士后的深造。

在这所世界第一学府里,除了耳闻目睹那些曾在学界中频繁亮相的知名学者,肯尼迪政府学院小广场门柱上印刻的肯尼迪总统名言令其多年难忘:My fellow Americans,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我亲爱的美国同胞们,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教育环境里不是“金钱至上”,也非“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让苏格感触颇深。千里之外,他感同身受:“作为中国人,我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什么呢?”

博士后论文完成初期,美国南卡罗尼亚大学出版社曾登门洽谈出版。与同时代留美的知识分子不同,苏格怀揣着“将第一本关于台湾问题的著作带回国出版”的信念,毅然回国服务。

洛阳纸贵:“十年磨一剑”的对台专著

1988年,美国求学六年后的苏格回到中国。时值国内出版界萧条,出书愿望在最初的两年里被无情搁置。从北京外国语学院第二次博士后出站后,他开始任教北京外交学院,专注投入外交理论、历史与实践研究,广泛搜集各类信息,将博士后论文书稿继续修订补充。另外,还提出“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台湾问题‘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新观点。苏格回忆,自己“几乎将中美关系及台湾问题的所有材料涉猎无余”。10年光阴也在书稿修订中匆匆而过,1998年底,世界知识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心血之作《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美国《华盛顿邮报》争相报道,学界好评如潮。

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的汪道涵同样关注到了这本著作的可贵,将其推荐给当时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主席。在汪辜会谈时,汪道涵先生还亲选此书馈赠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1999年12月12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江泽民主席对此书予以推荐,并在此后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中央有关机构国际问题研讨会上向与会代表介绍苏格教授。书籍后来四次连续印刷,堪称“洛阳纸贵”。2000年该书荣获北京图书一等奖,并获得了2万元奖金。妻子差点掉泪,十年磨一书,初心自知。面对这些出乎意料的褒奖,苏格常常告诫自己“少索取,多感恩。 ”

十年潜心治学,这本深耕之作无疑开启了苏格人生的一扇新大门。2000年2月1日,苏格被外交部任命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前身)。时任外交部长唐家璇勉励苏格“在外交战线大有用武之地”。三年后,这位阔别美国15年的中美关系学者,以中国外交官的崭新身份重新站在了世界第一强国的土地上,蓄势待发。

转身:三年驻美外交的“第三把手”

2003年至2006年,苏格担任驻美公使衔参赞。作为首次奋战一线的外交官,在大使、公使外直接肩负对外“第三把手”的重责,时任驻美大使一句叮嘱“身家性命都交给你了”,责任之重大,让苏格震撼到心灵。

三年的外交经历不仅刷新了他原先的理解,也给了他全新的人生洗礼。他回忆担任负责政务职责的公使衔参赞的岁月:在国家领导人高层会谈中,唯有全神贯注记录讲话内容,结束后须立即整理成文,简直日夜颠倒。在苏格看来,从2003年开始的外交实战征程于他而言如同一次严明的部队参军——国家第一位,家庭个人第二位,从一而终地坚决贯彻执行国内指示。

2005年8月国家领导人计划访美并出席联合国活动,此前,“卡特里娜”飓风突袭美国。特殊时期下苏格担负起两国领导人电话会谈的任务,从时差协调、地点安排、电话信号、警卫工作等各种细节一一落实——“每位大使即使处事风格不同,但一致的地方在于对国家的忠诚与敬业,以及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军事化管理的使馆工作让“忠诚、使命、奉献”这六个字在苏格心中深深铭刻。

按照国内指示,在大使的领导下各部门工作配合密切,三年内中美关系延续了2000年以来的平稳向前发展态势,美方则从将中国界定为敌手,到“利益攸关者”,再到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新世纪前十年,两国关系维持了稳定发展。此十年,也是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的十年。即使此后迁居多地,中美关系都成为苏格内心一份遥远的牵挂。

“单飞”:三年苏里南,退出分房,守住“一个中国”

2006年,结束三年美国公使衔参赞工作后的苏格,被委派至苏里南共和国担任特命全权大使。从大馆的“战斗员”到小馆的“指挥员”,他明显感受到了手上笔杆份量的增加。

原始森林的国度里孕育着热带文明,也滋生着外界的诱惑。2007年,台湾正处陈水扁“当政”时期,诱拉一些与我建交国。苏格以“形势严峻,无暇顾及,退出分房,且无怨无悔”的一封信函,放弃了外交部当时的分房待遇,一心守住阵地。在那年使馆组织的国庆联欢会上,他联合华人华侨团体与赴当地陆路建设的大连工程队共同表演《歌唱祖国》,并亲自担任指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异乡人的母语歌声在特殊时期有了另一种意义。

一年后,国内前有汶川大地震,后临北京奥运会,远在异国的苏格更添“倍思亲”之感。他加紧积极引导,与必和必拓公司合作组织公益宣传活动,开展募捐。苏格积极执行国内指示,落实援建苏里南路桥工程、安居工程、华人小学、港口集装箱检测等基础设施,夯实两国关系的经济、社会和人文基础。而“文化搭台,政治唱戏”的理念下,将苏里南人民热衷的中国杂技等带入本土,直至送别之际,苏里南议长依然好奇“从自己袖口中突然钓出的活蹦乱跳的大鱼”。又一个三年的“单飞”努力下,苏里南执政联盟承诺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道义与信誉铺垫人民友谊,使命及信念固守外交阵地。

示范意义:三年冰岛,展示大国小国合作典范

2009年,告别这个南美洲的热带小国后,苏格的外交大使足迹踏向了欧洲的另一片净土——冰岛。与前一次类似,苏格到任之际,正值这个隅居极北的安宁岛国动乱时期。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冰岛深受其害,“一个破产的国家”的言论一面撕裂着国人自尊心,一面呼应着克朗不断贬值。“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苏格积极展开了与中国央行的洽商,同时细致查阅过去中国货币互换的经验。2010年,中纪委书记贺国强访冰,最后促成了中国与冰岛5亿美元当量货币互换。这种示范效应下,北欧盟国再次投入6.14亿美元。两笔款项的援助下,“举目无亲”的冰岛有效控制了货币贬值,国内经济缓步复苏。借着互帮互助的东风,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示“启动《中冰自贸协定》示范意义重大”。

回忆出使冰岛的日子,苏格脑海浮现的是地热温水游泳池、漫天风雪与星星、漫漫极夜围着炉火吟诗而歌——“冰岛草原像浩瀚的大海,羊群像天上漂浮的云朵”。这些不畏强暴、勇于探险的维京人后裔,在苏格眼中,又多了几分柔情与温暖。在这个即使经济危机严重摧残,但从未掉出“世界最适合人类居住地方”前十的国家里,苏格应邀在手风琴节上演奏;也约请国手出席冰岛国际象棋表演赛等。应了毛泽东所言的“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老兵新传”:外交第一智库掌门人

从美国、苏里南到冰岛,外交战场一赴便是十一年光阴。2015年6月,苏格被任命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上任前,外交部部长王毅的一句“中国外交第一智库”让他倍感使命的光荣和责任的重大。而任职宣布会上,“老兵新传、不辱使命、不负众望”的发言,也是苏格再一次将压力化为动力的自我期许。虽然重回阔别已久的学界,且政策研究的行当对他并不陌生,但在“智库被国家空前重视的好时候”,对他而言,院长一职依然是一个新挑战。

初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里,在北京东城区通往国研院的路上,“身先士卒”自我要求下,苏格的身影总是最早抵达的几位之一。“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既要求研究院必须树立严明的纪律,又努力因地制宜创造人人心情舒畅的人文环境。淡泊名利,厚积薄发——优良的工作作风是国家对他培养和塑造的结果,也是他自己数十年的基本恪守。“酒香也怕巷子深”,谈起现在的工作单位,苏格有喜有忧——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烈的国家属性这一金字招牌不应成为安逸的摇篮,而是一条甘坐的“冷板凳”。

私下的苏格是一个十足的音乐发烧友,2000多张珍藏CD里,流淌着音符促外交的故事。与俄罗斯大使因柴可夫斯基而结缘; 2012年,在温家宝总理访问冰岛期间,应两国总理即席邀请,他弹奏中国乐曲《步步高》暗寓两国友谊;使馆招待会上,弹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便可引述“天下大同,和谐世界”理念;在大使官邸家宴上,中国古筝演奏家演奏《渔歌唱晚》和冰岛乐曲《萨迦》,令冰岛外长夫妇拍案称奇。

2013年末,苏格大使离任冰岛。在招待会上,冰岛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应约率团以歌声送行。前奏响起,那首曾传遍全球的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与女高音歌唱家莎拉·布莱曼合作的《永志不渝(Time to say goodbye)》,缓缓起音,进而激起全场荡气回肠的共鸣。 “I'll go with you upon ships across the seas”(我将与你同航⁄在那越洋渡海的船上)。

回望几十年的人生路,苏格比喻每一次征程如同“浩瀚大海中之航船”,唯有同舟共济,方能直挂云帆。从中国的西北,到美国、苏里南与冰岛,最后重返祖国,每一次离别都意味新征程的开始——使命不断,奉献不止。(苏格为第95期文汇讲堂嘉宾,主讲《中美关系的此刻与彼刻》)

学术人生 第十七期 完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文汇
责任编辑:李思文
频道邮箱:whapp3@wh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