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我的心留在了海德堡
陈虹嫣 2017-12-21 08:51

在海德堡访学期间,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拦住德国大学生问:“请问,海德堡大学在哪里?”这个问题真正难倒了被问之人,年轻的大学生只能挠挠头,不知该如何为这些前往学术圣殿朝拜的访客们指明道路。一番解释之后,游客似乎恍然大悟:“原来,海德堡大学遍布全城!”

是的,海德堡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学城。和德国其他古老的大学城一样,其特征就是没有校门,没有围墙,所有的学院、图书馆以及大学附属机构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即使是在游人如织的主街上,大学教学楼也还占有一席之地。那是主街差不多走到中段的地方,门口有一个高大的青铜雕像,是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本生的身影,他后面的三层楼曾是自然科学学院,现在是大学的心理学学院。与它隔街相望的是大学的翻译学院,它们如此安静地矗立在闹市之中,没有醒目的招牌向世人炫耀身份,只在厚重的大门一侧,一块不大的黄铜招牌上刻写着院系名称。这样谦卑的存在自然难以挽留游客匆匆的脚步,毕竟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主街无非就是一条购物街,一条美食街,一个旅游手册上推荐的海德堡必去景点之一。

但是,人们向来对于排名第一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和执拗,成立于1386年的海德堡大学不仅排在“德国最古老大学”的榜单前列,而且在多个大学排名中位居德国第一。悠久的历史,傲人的成绩,是人们视海德堡大学为必去景点的主要理由。于是打开搜索引擎,搜索海德堡大学的位置。通常网上会出现两个标识:一个在老城,地址是格拉本巷1号,一个位于新城区诺伊海姆菲尔德。位于老城区格拉本巷1号的是海德堡大学的校史展览馆、校长办公室及小礼堂,统称“老大学”。位于新城区的主要是海德堡大学的自然科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以及学生宿舍,因为相对集中,反而在地图上被赫然标注为“海德堡大学”。

但与生俱来的怀旧情结总是驱使人们去老城区一探究竟。沿着主街一直走到大学广场,正对着车站的一栋三层楼高的巴洛克式建筑就是“老大学”了,或者称之为“老楼”更合适。该楼主体为白色,门框、窗框、基座以及四边立柱为红色,房顶为青瓦色,干净素雅的色彩给人以明亮清新之感,似乎很难想象它为什么要以“老者”自居。原来,“老”主要是与“新”相对。一方面,这栋始建于1/12年并在1/35年竣工的大楼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但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原因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在它旁边迅速建起了一个教学楼群,以解决教室严重匮乏而学生数量日益增长的矛盾。这个教学楼群被称之为“新大学”,即“新楼”,与“老楼”正好一呼一应。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几乎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想要了解的每一所大学的情况;但是要想和历史产生某种交集,我们还是要走进老楼,在校史博物馆中来一次穿越之旅。有些发黄的羊皮纸,需要仔细辨认的花体字,精工描摹的城市图景……数量不多、但精挑细选的展品足以令这座大学的发展历程变得鲜活而丰盈;在现当代部分,更多的实物展品和实验模型向世人昭告,这所精英大学从未停留于过去,而是在不断开拓创新。

从校史博物馆出来就可以上楼了。拾级而上,不可能不注意到那一面照片墙——全是曾在海德堡留下过生活足迹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共有56人,主要来自物理、化学和医学领域,真是令人肃然起敬!楼上左手侧是校长办公室,右手边则是古朴典雅的礼堂。礼堂不大,目测可以容纳二三百人。礼堂对外开放,内部也不设围栏,参观者可以坐在观众席中静静地做一回听众,也可以走到讲台中央,体验一下主旨发言的仪式感。

参观校史博物馆和礼堂是需要门票的,同时包含在这张门票中的还有位于新楼背面、入口在奥古斯汀巷子的“学生监狱”。学生监狱原本是为了管束调皮捣蛋的学生。殊不知,大学生是最能“苦中作乐”的一个群体,虽然房间内只配有简陋的小床和桌椅,但学生们却美其名曰“皇宫”“无忧宫”或“凡尔赛宫”。学生本就不缺时间,关在监狱里,更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于是雅兴大发,在墙上做个打油诗;亦或自我调侃一下,用炭笔把自己和同学的侧面像画在墙上。如此优哉游哉的生活,真是令人留恋,怪不得临走了,被关押的学生却哀叹:我才两天就要被放出去了,早知不如搞个动静大点的!

学生监狱由此引来游客络绎不绝,在会心一笑中,人们仿佛也想起了自己年少轻狂时。这样边想边走,不知不觉间就又回到了主街,回到大学广场,该选择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了。向左走,可以去大学图书馆;向右走,可以去大学食堂马尔斯塔。一流的大学拥有一流的图书馆,这毫无疑问是一种必须,但一流的大学是否必须提供一流美食,却没有定论。但如果不是必须却依然能做到最好,那么这应该就是精英大学的本色了。它不仅要在教学科研方面树立标杆,还要在美食领域也要发挥引领作用:学生自助餐花色齐全,种类繁多;食物价格不受通胀影响,若干年来一直售价为每公斤8欧元;营业时间为周一至周六,从早上11点一直延续至晚上10点整,估计鲜有大学食堂的开放时间能比它更长了。

德语中有一句俗语:“拴住一个人的心要拴住他的胃。”看来,3万多名年轻人愿意把他们的心留在海德堡,除了优秀的师资、一流的设施和如画的风景,海德堡大学食堂肯定也是功不可没。说到这里,但凡去海德堡旅游的人都知道另外一句话:“我把我的心留在了海德堡”,但是这句话并非出自德国大文豪歌德手笔,而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一首畅销金曲的标题。虽然只是一首普通的民歌,但是它唱出了我们的心声:“我把我的心留在了海德堡。”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文汇
责任编辑:孔韬
频道邮箱:whapp3@whb.cn
0
还可以输入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