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国爆炸案元凶具有本土性、隐蔽性及网络性特征:恐怖主义进入3.0阶段 | |
2019-04-27 00:27:10 作者:陆忠伟 |
▲4月26日,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警察在街头巡逻。|新华社
斯里兰卡科伦坡“4·21”连环爆炸案尚未水落石出,仍有数个谜团待证实:一是“伊斯兰国”组织(IS)虽出面“认领”,但口说无凭,不排除其充大造势;二是恐袭乃“对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清真寺枪击案报复”之说,亦无证据支撑;三是斯安全机构有情报而未行动,导致斯国朝野对安全漏洞疑窦丛生;四是极端组织“全国认主学大会”(NTJ)缘有何能耐,竟能策动如此大规模恐怖袭击。
上述系列谜团,关乎对斯里兰卡反恐体制及情报力的评估;关涉斯国对国际恐情变异形式的把握及认识,以及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及情报交流成效的衡量。案发后,国际刑警组织(ICPO)应斯之邀派遣精英协助勘查犯罪现场与识别爆炸物和亡者身份;并向斯提供ICPO全球网络和数据库信息,用于深挖恐袭的幕后策划者。
可以说,破案进展凸显斯军警对现阶段国际恐情新特点及“后IS时代”反恐战争格局和轴线变化心中无数,即“对威胁的洞察力不敏锐”。现阶段的IS组织,已从地上潜入地下,从守土顽抗变为人自为恐;其余孽化整为零,还乡蛰伏,将策恐矛头指向反恐战力弱势国家,使二线地区成为反恐前沿。
除西非部分国家和阿富汗、菲律宾等国陆续遭“恐灾”外,加勒比地区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印度洋沿岸的新西兰、斯里兰卡等“旅游天堂”也被列入恐情高危名单。不过,与在伊叙展开的战争不同,IS变异形成的本土性、隐蔽性及网络性,致使反恐斗争更形诡秘,更为难测。科伦坡“4·21”连环爆炸,标志着恐怖主义进入3.0阶段。
▲4月25日,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一名士兵在受袭的圣安东尼教堂外警戒。|新华社
各国强力部门大多认为,反恐斗争胜负之关键,在于防患于未然,即“成也情报,败也情报”。据披露,科伦坡恐袭前,印度安全部门已就NTJ涉恐动向多次向斯同行预警;斯警方对本土激进伊斯兰分子藏匿武器情况也有掌握。那么,缘何连番预警未受重视?
斯里兰卡政府关于首都恐袭的调查仍处于初步阶段。至于NTJ策动恐袭的动机与协调,行动与策应,不惟该国需深加分析,以利再战,亦值得他国反恐部门认真研究,引以为鉴。斯安全部门尤需反思有预警无行动的症结。综合国外媒体评论看,“4·21”恐袭确实暴露出斯国反恐机制、城市安全、情报研判、军火管理等方面的不少纰漏。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回看斯国近10年——族际冲突加剧,武器弹药充斥;有风有雨是常态,司空见惯不生疑。当然,即便是“情报大国”的美英等国,亦常因情报失误而“走麦城”:2017年英国曼彻斯特市体育场“5·22”恐袭,同年“8·17”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爆炸。鉴此,想起2001年“9·11”后,小布什总统要求中情局“把耳朵竖起来”,追踪每条线索,即出于危机意识和恐情观念。
4月23日,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宣布,政府将在数周内彻底重组警察和安全部门。对此,有反恐专家评论: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较之人员之“组”,要素之“组”或更重要。据悉,4月9日,斯国防部将来自印安全机关的涉恐信息转给警方,警方于11日将其发送给多个情报部门主管。可见,这套运作,仅解决了有关部门“知道了”的问题,但远未解决决策高层想知道又知不道的“信梗”。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斯国强力部门重组之要,应是大力提升信息海洋中的“捞针”准确性,以及推进跨部门情报力之合、跨国情报交流之合;建立开源网络数据库,用于存储、检索疑似涉恐人员基础数据,为情报研判及反恐决策提供相应技术支撑。
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是全球公害。斯国之殇,非他国瓦上霜,而是周边国家之悲,国际社会之痛。为了区域稳定及全球和平,各国应密切关注恐怖主义形式变异,高度警惕极端主义危害方式。祈愿斯里兰卡政府在患难中有所忧思,经略久安长治,创造出太平世界,风雨不动稳如山。
作者:陆忠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
编辑:吴姝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