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民粹主义的政治旋风中,立陶宛也会选出“体系外”总统吗
2019-05-13 01:52:15 作者:张艳璐

binary_middle.jpg

5月12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立陶宛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理斯克韦尔内利斯与家人在投票站投票。| 新华社

立陶宛5月12日举行大选投票,选民将投票在9名候选人中选出总统,同时就两项宪法修正案举行全民公决投票。

选举结果不确定性较强

目前,在民粹主义之风席卷全球的情况下,特别是斯洛伐克和乌克兰接连选出“政治素人”总统之后,立陶宛大选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立陶宛是否会跟随世界政治的这股民粹风潮出现一位“局外人”总统?立陶宛的对外政策是否会出现剧烈的调整,甚至是根本性转向?立陶宛支持欧洲一体化的立场是否会发生变化?

按照立陶宛中选委公布的最终候选人名单,共有9人满足条件进入首轮投票。最新民调结果显示,9位候选人中没有一人的支持率超过30%。因此,很可能出现两轮决胜的局面。这反映出立陶宛社会较为严重的分化局面,民意难以统一,选举结果的不确定性较强。

与此同时,综合2017年12月-2019年4月的支持率民调数据,瑞典北欧斯安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瑙赛达、前财政部长希莫尼特以及现总理斯克韦尔内利斯这三位最有希望在首轮胜出进入第二轮对决。

三位候选各有优势和短板

在这三人中,中右翼独立候选人瑙赛达始终在民意调查中占据领先的位置。他强调民族认同,支持自由主义的观点,并认为立陶宛应效法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采用新社会主义模式重新建构自身经济体系。在对外政策上,瑙赛达大体肯定和接受立陶宛目前的对外政策。他强调在欧盟共同的政策框架下与俄罗斯发展关系,建议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波罗的海和英国之间建立一个更密切的合作平台,以增加立陶宛在世界舞台上的政治影响力。

661056227853467750.jpg


5月12日,中右翼独立候选人瑙赛达在维尔纽斯一个投票站投票。| 东方IC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瑙赛达拥有三大竞选优势:首先,其独立候选人的身份有利于吸引对现政权感到失望的选民;其次,作为知识分子,其被选民视为政治行动派;第三,没有意识形态的束缚,有利于吸引少数族裔的选票。

然而,瑙赛达也饱受非议。有批评者指责其代表大企业利益,而非多数选民。竞争对手质疑其独立候选人身份,指责瑙赛达是现总统的指定继承者。

binary_middle (1).jpg

5月12日,候选人希莫尼特在维尔纽斯一个投票站投票。| 新华社

与瑙赛达不同,希莫尼特占据了大多数社交媒体和在线民意调查的领先位置。她曾公开表示将执行现总统的方针,主张与俄罗斯保持对抗,并认为必须在俄周围构筑广阔的亲西方意识形态带。不过,希莫尼特女性候选人的身份也使其在性别政治中处于不利地位。

尽管与前两位候选人在民调支持率上稍逊一筹,斯克韦尔内利斯的竞选实力亦不容小觑。他在农村地区颇受欢迎,拥有大量的支持者。但斯克韦尔内利斯的政治立场不太稳定,且英语能力较差,又几乎没有国际经验让他失分不少。此外,斯克韦尔内利斯对年轻群体的诉求关注不够,尽管在现内阁中引进了几位年轻的专家,但很少听取意见。

相较而言,尽管三位候选人的出身、立场和施政主张各具特色,特别是瑙赛达貌似具备了“政治局外人”的特征,迎合了当下欧美政治“素人化”的风潮,但事实上在立陶宛现行的选举制度下,很难实现由精英民主向大众民主的真正转变,出现完全意义上的体系外候选人。无论是瑙赛达,还是希莫尼特和斯克韦尔内利斯都是立陶宛主流政治力量的代表。他们政见主张的实质并不存在根本分歧,都未偏离现有的方针。

所以,无论是谁在选举中获胜,至少在新总统的首个任期内,立陶宛的亲西方、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对外政策在中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作者:张艳璐(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刘畅
责任编辑:宋琤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