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 拉舍特当选基民盟党主席,德国“后默克尔时代”或继续默克尔路线
2021-01-17 02:46:42 作者:伍慧萍

(国际)(2)拉舍特当选德国执政党主席(4424316)-20210116222630.JPG

▲ 1月16日,基民盟当选主席阿明·拉舍特在基民盟线上党代会上讲话的视频直播画面。| 新华社

15-16日,德国主要执政党基民盟召开本党历史上首次线上党代会,由1001名党代表选举产生党主席,亲默克尔路线的拉舍特最终当选。随着基民盟党内权力平稳过渡,默克尔的接班人人选趋于明朗化,对于“后默克尔时代”德国内政格局和内外政策的整体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基民盟党主席人选的产生过程可谓历经曲折。从各种民调来看,在三位候选人,即联邦议院联盟党党团前主席默茨、北威州州长拉舍特(与卫生部长施潘组成竞选团队)和联邦议院外事委员会主席罗特根之间,默茨的支持率都一路领先。

而在16日的线上投票中,党主席职位的争夺更是充满悬念,第一轮默茨以385票对380票领先拉舍特,罗特根以224票遭淘汰,直到第二轮选举拉舍特方以521:466胜出。

拉舍特当选增加了执政党与中左政党联合组阁的可能性

拉舍特之所以最终当选,一方面得益于其丰富的执政经验,他自2017年以来领导着德国人口最多、最富裕的联邦州,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其党内根基深厚,尤其是获得党内“大佬”的力挺。

默克尔在15日党代会开幕式发言中希望“选出一个团队”,就被指在隐晦地支持三位候选人中唯一“组队”参选的拉舍特。前任党主席卡伦鲍尔也力挺拉舍特团队。反观默茨,由于其转入商界大约十年后回归,党内人脉积累不足。因此,民调结果不能反映党内、尤其是有投票权的党代表的偏好。

基民盟党主席的选举结果成为党内路线调整的“风向标”,为基民盟在“后默克尔时代”的走向释放出重要的政治信号。在三位候选人当中,只有拉舍特作为默克尔忠实的政治盟友,坚持其温和的中间路线和中右政党的定位;默茨则偏向右翼保守价值观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拉舍特的当选代表着党内多数人仍旧认可和支持默克尔时期的路线选择,在“后默克尔时代”延续中间路线的意愿仍旧占主导地位。

基民盟党主席的选举结果对于维持德国政局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今年是德国的“超级选举年”,将举行六个联邦州的州议会选举,并于9月26日举行联邦大选,从目前的民调结果以及各党表现看,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与绿党组成黑绿联盟的概率较高。

如果默茨当选,基民盟将整体右转,将给大选之后的组阁带来极大困难。因为这样一来,联盟党和绿党共识更少,随着基民盟右转争夺自民党的选民,这两个传统盟友之间组成黑黄联盟更不可能实现,极有可能出现迟迟无法组阁的政治僵局。拉舍特的当选增加了联盟党与中左政党结盟的可能性,也为在德国政党格局日益碎片化的背景下维持政局稳定打下良好基础。

(国际)(1)德国执政党基民盟召开党代会(4423583)-20210116234250.JPG

▲   1月15日在德国首都柏林拍摄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右)在基民盟线上党代会致辞的视频直播画面。| 新华社

对华政策基调稳健而积极

随着基民盟党主席人选落定,默克尔总理接班人人选也日益明朗化。自从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基民盟在民调中一路走高,力压其他政党,如无重大意外,联盟党接下来共同推出的总理候选人将接替默克尔上台执政。

不过,基民盟党主席不一定是总理候选人,拉舍特能否成功晋升总理候选人,仍旧存在变数和阻力,最大的问题在于他的民调结果偏低,在总理候选人问题上的支持率远低于基社盟党主席索德尔,而联盟党需要考虑选民偏好。

但无论如何,基民盟党主席人选的确定正式拉开了“后默克尔时代”德国政治的帷幕。总体而言,拉舍特内政外交政策上均高度认可并坚守从阿登纳、科尔到默克尔时代的传统方针路线,未来估计还将保持较强的政策延续性和连贯性。

具体到对华政策上,拉舍特是三位候选人当中对华基调最为稳健和积极的。中国目前是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拉舍特高度认可中德合作的互利互惠性,他认为欧洲必须在政治立场和商业联系之间找到平衡。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他表示,中国是当今世界大国,“我们必须以现实主义和自信的态度面对中国”。其领导的北威州与中国经贸联系纽带紧密,与多个省份缔结了友好伙伴关系,是中国企业在德国的头号投资地,也是华为欧洲总部和中兴德国总部所在地。拉舍特的当选无疑在德国大选之年为中德关系的发展注入了稳定因素。




  作者:伍慧萍( 作者系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教授)

  编辑:刘畅

责任编辑:宋琤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