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不靠海,为何列入“海丝”申遗点
2019-05-14 06:57:42 作者:付鑫鑫 叶志明

微信图片_20190514065247.jpg

20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形成,跨越浩瀚大海,将中国与世界连接起来。至今,南京仍保存着大量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以龙江船厂遗址、浡泥国王墓、郑和墓、洪保墓4处史迹最为典型,并已列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

令人不解的是,南京不靠海,为何有这么多“海丝遗产”?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对此解释说,从古代一直到现代中国,南京与海洋的关系、南京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南京虽然不临海,但拥有“通江达海”的地理优势,古代各类海船均可驶入;同时,南京也是中国“四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中唯一位于南方的港口城市。六朝和明初,中国历史上两个海上交流频繁的时期,均建都于南京,奠定了南京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在昨天举行的2019年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议上,南京、宁波、北海、广州四个城市就“海丝”史迹保护情况做交流。会议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

从东吴造船到七下西洋

史料记载,南京最早的初具规模的航海活动发生在三国时代的东吴时期,船队多是有组织的使船和兵舰,这一时期也是南京进行海上丝绸之路的初创期。这一时期,石头城临江一面有重要的水上码头“石头津”,是当时长江沿岸最热闹的码头之一,江边停泊的中外船只数以千计。

微信图片_20190514065307.jpg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肇始于秦汉,发展于六朝。六朝时期,是南京“海丝”的第一个高潮,第一次真正把航海活动从民间的经济文化活动上升为国家行为,航海技术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南京地区大型墓葬中,经常发现一些珊瑚、琥珀、绿松石等装饰品,以及各种来自罗马、波斯的玻璃器,来自波斯的萨珊银币等,反映了当时南京与各国交流往来的频繁。

明朝初年实行睦邻友好的和平外交政策和“朝贡贸易”,使得海上丝绸之路在这一时期发展到高峰。研究统计,明洪武年间,定都南京的明王朝外派使臣达57人次,各国来南京的使臣达183人次;永乐年间,出使61人次,各国来使318人次,许多国家与当时南京的往来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的。

公元15世纪初,明王朝组织的郑和七下西洋航海壮举,使南京再次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始发港,同时西端港口拓展到了非洲东岸,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由单向到多向,由线状到网状的嬗变过程,是海上丝路南海航线拓展的顶峰,也拉开了世界大航海探索时代的壮阔序幕。

现存最大的船厂遗址

微信图片_20190514065252.jpg

正因为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特殊的地位,南京于2012年被列入中国“海丝”遗产申遗城市。2016年,国家文物局明确龙江船厂遗址、浡泥国王墓、洪保墓、郑和墓4处海上丝绸之路南京史迹为首批申遗点。

其中,龙江船厂遗址是国内目前保存面积最大的古代打造航海船只的船厂遗址,最有价值的是当年遗留下的三条“作塘”,即造船船坞。2003年,南京市博物馆对其中第六作塘进行了考古挖掘,清理出各类造船基础设施34个,出土了舵杆、船板、造船工具、生活用具等各类文物1500余件。

而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吸引了东南亚、印度洋、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的“万人来朝”。其中,浡泥国王墓是南京现存唯一的外国国王墓,见证了15世纪初中国依托海上丝绸之路所开展的官方交流活动。

作为郑和下西洋使团的主要领导成员,洪保墓出土的寿藏铭直接记录了墓主人洪保参加的下西洋航海活动及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印证了相关的历史文献记录。

郑和墓在江宁谷里牛首山南麓,墓圹为长方形。墓前台阶有4组7层28级,寓意郑和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遍访近40个国家和地区。

此次会议上,26个联盟城市携手共推“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作为重要节点城市,如何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挖掘独特的历史人文内涵,南京任重道远。


作者:本报记者 付鑫鑫 驻苏记者 叶志明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