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国博看人工智能时代艺术与科学融合之美
2019-11-03 20:25:25 作者:李扬

在人工智能时代,艺术与科学相融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11月3日起,在国家博物馆南7、南8、南9展厅,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士、荷兰、奥地利、澳大利亚、土耳其、俄罗斯、波兰、日本、印度以及中国国内多所艺术院校、研究机构的120 余件作品,向人们呈现了来自世界各国、融合艺术与科学的前沿实践成果。

11月3日上午,“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TASIES 2019)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活动由清华大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

参展作品《人工智能的隐藏层》,安娜斯塔西亚·格罗巴(俄罗斯).jpg

▲参展作品《人工智能的隐藏层》,安娜斯塔西亚·格罗巴(俄罗斯)

展览以“AS-Helix: 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与科学融合”为主题,艺术与科学携手并进,相辅相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螺旋结构。AS-Helix,其中,A(rt)代表艺术,S(cience)代表科学,AS-Helix寓意艺术与科学深度融合、创新协同螺旋式发展。参展作品类别包括新媒体艺术、工业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纺织与时尚设计、陶瓷设计,以及其他体现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创作。

参展作品《合》,奥斯曼·考其(土耳其)。作品打造了一个整体的声音和视觉体验,应用软件让声音和动作影响视觉图像,实现艺术阐释和即兴创作。.jpg

▲参展作品《合》,奥斯曼·考其(土耳其)。作品打造了一个整体的声音和视觉体验,应用软件让声音和动作影响视觉图像,实现艺术阐释和即兴创作

展览集中呈现了来自世界各国、融合艺术与科学的前沿实践成果,尝试从人类认知、生产方式变革、未来教育、艺术范式、设计创新、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领域展开多元对话和思考。

与此同时,清华大学邀请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科学家、设计师、学者等各界嘉宾,就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设计在打造可持续未来中的作用、艺术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等话题发表主旨演讲,展开学术交流。

参展作品《多重宇宙pan》,浮思工作室(意大利)。“多重宇宙.pan”是一个视听装置,通过一系列实时生成的数字绘画来尝试描绘无限平行宇宙的永生和永逝.jpg

▲参展作品《多重宇宙pan》,浮思工作室(意大利)。这是一个视听装置,通过一系列实时生成的数字绘画来尝试描绘无限平行宇宙的永生和永逝

“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和艺术大师、清华大学教授吴冠中积极倡导的,努力探索艺术与科学和谐发展的信念和理想。该活动已分别于2001 年、2006 年、2012 年和2016 年由清华大学发起并主办,已经成功举办过四届,为艺术家、设计师、工程师、科学家搭建了一个富于前瞻性和时代特色的国际交流平台。

_FF_5427.jpg

_FF_5450.jpg

▲展览现场

作为本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评审委员会还将评选出最能够体现艺术与科学深度融合,阐述本次展览主题的9件展品,并向其作者颁发“吴冠中艺术与科学创新奖”。著名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吴冠中曾将其作品《长江万里图》拍卖所得捐赠给清华大学,设立了“吴冠中艺术与科学创新奖励基金”,旨在奖励艺术与科学创新人才,鼓励青年学生加强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培养,探索艺术与科学、真理与美的内在联系。

展览将从2019年11月3日展出至11月30日。




作者:文汇报驻京记者 李扬

编辑:李扬

照片: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

责任编辑:陆正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