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千年秘色瓷重回故乡
2019-11-15 15:41:30 作者:刘海波

第五届越窑青瓷文化节昨天在宁波慈溪开幕,“秘色在人间——秘色瓷特展”同时开展。该展览汇集故宫博物院、法门寺博物馆、临安博物馆、上林湖越窑博物馆等文博单位40余件秘色瓷珍品,成为继故宫博物院“秘色重光”展览之后又一次秘色瓷精品盛会。对这一批珍贵的秘色瓷穿越千年时空再回“故乡”,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秘色瓷代表了越窑发展的高峰,在经历漫长的尘封岁月后又在家乡汇聚,代表着越窑青瓷传承发展有了一个新的良好开端。

内9a365f5f0a91b445b_副本.jpg

千年“秘色”重返人间

“秘色瓷”是中国陶瓷家族中最神秘的一员,以其令人倾心向往的灵魂之色,凝聚大自然山水云烟之精华,不雕不琢温润淡雅完胜金银珠宝之华贵,备受世人赞叹崇仰。据史料记载,夏商之际,浙江北部出现了原始瓷制作工艺,到了东汉时期,他们创造性地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其技艺已接近现代手工瓷器制作水平。在此背景下,位于慈溪上林湖的越窑青瓷开始兴起,直到西晋时期都是一枝独秀。公元9至11世纪更是将陶瓷的品质和地位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晚唐至北宋时期地方上贡朝廷的稀世宝物。南宋后期,受燃料不足、战乱频仍、政策诱导等多种因素影响,越窑青瓷走向了衰落,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成了一个传说,连清乾隆皇帝都不由感叹:“李唐越器人间无”。

直到1987年4月,法门寺出土14件越窑青瓷,与文献《物账碑》恰能相互印证,证实了其确为秘色瓷,且出自越窑。2015年10月,浙江慈溪桥头镇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启动考古发掘,历时1年半,共发现30多种秘色瓷。同时挖掘出龙窑窑炉、房址、贮泥池等作坊遗迹,并出土了丰富的晚唐五代时期越窑瓷器精品,其中相当一部分器物与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相同。后经专家确认,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即“秘色瓷”最主要的烧造地。2017年,慈溪市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考古发掘获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至此,悬而未决的秘色瓷产地问题有了全新的答案。

内c592a2765ee8_副本.jpg

重现盛唐“秘色”越器  让世界听到昔日“瓷都”声音

如果说青瓷是文化的碎片,那么瓯乐就是历史的声音。11月13日晚,曲乐悠扬,光影绰约,青瓷瓯乐《听见慈溪》作品秀在慈溪大剧院上演。现场,慈溪市青瓷瓯乐艺术团成员们用青瓷编钟、青瓷腰鼓、青瓷鸟哨等乐器,奏出瓷韵妙音,展现了青瓷瓯乐的独特魅力。

内7fb7f9c4373cb5692_副本.jpg

“青瓷瓯乐曾是我国古代伴随越窑青瓷的发展而盛行的一种艺术形式。唐宋时期,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便已盛行。后由于历史变迁,越窑青瓷瓯乐慢慢地淡出。”慈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3月,慈溪成立市青瓷瓯乐艺术团,十年来,经过青瓷瓯乐课题组与慈溪越窑青瓷研究所合作,仿制出瓷瓯、瓷钟、瓷鼓等20多种可用于演奏的青瓷乐器。同时,挖掘整理和创作出一批批瓯乐曲目,越窑青瓷瓯乐就此“涅槃”,“瓷鸣”之音传播海内外。如今,艺术团受邀出访10余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超过1000场次, “青瓷瓯乐”已与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上林湖越窑遗址一并成为慈溪青瓷文化和“秘色瓷都”最核心的支撑元素。

内5cb496214458_副本.jpg

近年来,为打造越窑青瓷和秘色瓷的金字招牌,慈溪市与浙江省文化厅共同主办越窑青瓷文化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慈溪利用越窑青瓷相关非遗技艺进行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和单位从无到有,不断增多,产品逐渐从观赏、收藏价值为主的工艺品,发展到具有使用价值的日用瓷。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慈溪青瓷及相关产业实际营业收入突破5000万元,相关产业从业人员1500多人。

内dcc1e34c914ee31e_副本.jpg

如今,慈溪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青瓷文旅IP,以全长30公里、中国最美越窑乡野风景道为主线,串联起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上林湖越窑博物馆、青瓷文化传承园、鸣鹤古镇等文旅综合基地,打造国内惟一的“秘色瓷”文旅线路。

作者:刘海波

编辑:蒋萍

责任编辑:国内报道中心审核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