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古芮国历史风貌 陕西刘家洼遗址文物将以最全阵容亮相国博
2019-12-09 12:00:28 作者:李扬

位于陕西澄城县的刘家洼遗址是春秋时期芮国的都城遗址,它的发现填补了芮国后期历史的空白。12月13日至2020年3月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主办,陕西省澄城县人民政府协办的“周风遗韵——陕西刘家洼考古成果展”将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展览汇集了刘家洼等遗址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是这些国宝首次以最全的阵容集中向公众亮相。

M1:181 编钟.png

▲编钟

300余件文物展品,有鼎簋列陈、庄重典雅的礼仪文化,也有钟磬谐鸣、荡涤心灵的音乐艺术,还有金玉交辉、车辚马萧的绚丽装饰。展览紧扣周王朝时代特点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主线,借助刘家洼遗址考古的最新发现,展示古芮国的历史风貌以及周代气势恢宏的分封制度的历史场景。

刘家洼考古队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种建荣介绍,刘家洼遗址作为芮国曾经重要的都邑之一,地处古代交通要冲,秦晋争锋之地,战略位置十分关键。遗址是一处居址与墓地共同构成的聚落,总面积近3平方公里。勘查发现长达数百米的夯土墙与壕沟设施,合围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总面积10余万平方米,其内发现有高等级建筑、铸铜与制陶手工业遗存。家洼墓地已发现规模不等的墓葬200余座,其中包括两座“中”字型的高等级国君大墓,各墓规模因墓主身份差异而大小有别,随葬品规格与丰俭程度不同,应是包括最高统治者在内的一处贵族公共墓地,是周代社会家国政治的直观表现。

M1:14 玉戈.png

▲玉戈

M6:9铜甗.png

▲铜甗

展览共有文物展品300余件,除了少量为获得“2005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陕西韩城梁带村东周芮国墓地外,绝大部分来自于考古成果丰硕、获得“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芮国墓地的最新发现。这一前一后、紧密关联的两处关于芮国的重要发现,不但弥补了周代历史的缺环,更展现了中国古代距今三千年前后多姿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从而形成难得一见的考古大发现姊妹篇。

展览分为列土分邦、小国之光和万流归宗三个单元,全方位展现刘家洼考古的重要发现和展览主题。

第一单元列土分邦,通过出土实物来展现周代的分封制度在考古上的表现形式。文物方面主要包括年代稍早的梁带村芮国遗存。不同形式的鼎、簋、壶、鬲等青铜重器,成系列或以组合的形式分布于不同规模的墓葬内,或在墓室中居于不同的部位,无处不体现深厚的历史传统和严格的等级观念,从而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礼仪用器,清晰折射出与分封制、宗法制、礼仪制等相关的社会现象。不同等级贵族所使用礼器的数量、组合的差异性,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彰显和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视和强化。一些青铜重器的铭文中还留有与芮相关的记载,虽然寥寥数笔,但已经用不可磨灭的印迹实证了一段缺失的封国历史。

衡端饰M6:80.png

▲衡端饰

第二单元小国之光,是本次的展示重点,为刘家洼重要考古发现的主展区。这些从数以千计的发掘成果中精挑细选出来的遗存代表,粗略勾勒出这个神秘小国曾有的繁华景象。这部分所用的文物展品都是最新的发现,刘家洼考古历年来的丰硕成果齐聚一堂,是它们首次在世人面前公开亮相。遗迹方面,有国君级的“中”字型大墓,墓主人身边陪葬着标志他们身份和等级的礼乐用具、金玉饰品以及象征威仪的车马用具等。还有数百座中小型墓葬,偏居于凌驾它们之上的大墓旁侧,它们共同代表了当时芮国强盛的国力。遗物方面,这里有鼎、簋、钟、磬以及各色饰品所体现的礼乐制度和装饰艺术。

铃M6:1-3-A1、M6:36.png


▲铃

芮国作为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一个姬姓诸侯国,有多代国君担任过周王辅臣,曾经显赫一时。它的封国制度里带有明显的周王室特征,与当时的盛行的礼仪规范同步。更为奇特的是,在周文化占主体的墓地陪葬品中,还有少量典型的北方草原文化及来自西部的文化因素的器具,表明周代的封国与周边文化之间存在广泛的交流与影响,在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第三单元万流归宗,主要依据墓葬中所包含的文化现象来透视中国古代特殊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至春秋中后期,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传统的典章制度逐渐被瓦解或废弃,出现了礼崩乐坏的迹象。刘家洼墓地内出了大量的车马器具和兵器工具等,在大墓附近还有专门的车马坑,反映出当时征战频繁、重视军事的史实。战争与文化交流客观上推进了融合的进程。芮国在春秋中期即为秦所灭,封国无存,领地纳入秦的政治体系内,经过战国晚期秦的大规模统一,最终归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洪流。车马器具和兵器等在大墓中没有实用功能,但是陪葬的数量很多,并且置于墓室的不同部位。车饰部件和兵器等制作极为精致,形式还富于变化,因此它们和其他的礼器和装饰物品等在功能上没有本质区别,显然是期望用这些物品对墓主人进行有效的陪伴和护佑,是古人事死如生观念的表现形式。

刘家洼出土项饰.png

▲刘家洼出土项饰

礼制社会孕育了发达的礼乐文化,与此相关的文物自然成为展览中的看点。大墓中成套的编钟、编磬,代表身份等级的列鼎、列簋等,象征着墓主人生前死后的荣耀。加上一些奇风异俗的金玉装饰品,让这个分封小国的格调十分与众不同。

M2:245-1 金权杖头.png

▲金权杖头

金环M49:15.png

▲金环

为了营造考古发现的神秘氛围,展厅内设计了依出土状态进行场景复原的大墓,将全部铜礼器、乐器、玉器等文物按原状复位,再现了这些国宝出土时的场面,以最直观的方式表现这些高等级墓葬的礼仪制度和恢宏气势,给观展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金玉器具和饰品等历来是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本次展览中的金玉文物设计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平面柜陈设展品实物,立面板对应放置展品的放大图、多角度视图及相关文物说明等,以平立面结合的形式,将金玉器具的精美尽收眼底。

为了增加展览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对展览内容适当外延。展厅内设置了互动设备,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制作出芮国的历史沿革图,通过点击查看与古芮国有关的人物、史实、传世与出土文物等,观众可以亲自操作,了解更多与展览相关的历史知识。




作者:文汇报驻京记者 李扬

编辑:李扬

照片: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

责任编辑:江胜信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