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也有金山银山——上海援藏25年来着力提升当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改变了日喀则的冬天
2020-08-09 09:26:52 作者:沈竹士

581492_original.jpg

“今年是上海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25周年。25年来,九批660多名援藏干部人才参加援藏建设,秉持和传承的初心使命就是助力日喀则经济社会发展,为日喀则人民美好生活作出贡献。”日喀则市委副书记、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领队孟文海如是说。

在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的工作基础上,新一批上海援藏干部进一步聚焦脱贫攻坚核心任务,严格按照既定规划精准施策,2019年至2020年共计实施援助项目192个,切实做到资金项目安排沉到贫困县、落到贫困村、绑定贫困户。

强基础,惠民生,上海通过组团式援藏持续扩大教育医疗资源覆盖面。先后牵头日喀则10所初中成立“日喀则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合作联盟”、沪藏20所友好学校组成“海峰教育联盟”,进一步强化了沪藏教育交流的辐射效应;建立以上海援建单位为指导、日喀则人民医院为龙头、医疗资源辐射各县区及周边地区的新型医联体,着力让更多基层群众享受到公共服务提升的成果。

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上海援藏干部着眼于脱贫的长效机制和内生动力,大胆与高原恶劣的气候条件作斗争,打破了高原冬季难以开展生产生活的限制。通过文化旅游产业为先导,积极对接国内乃至全球市场,从而推进当地各类产业融合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援藏干部发挥上海领军企业作用,汇聚上海对口支援五县等地的优质资源,打造“环珠峰文化旅游圈”。由此,推动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能级提升,以文旅产业和信息产业带动高原农牧业、民族手工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推动日喀则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雪山映衬下的多庆错国家湿地公园风景如画 (2).jpg

▲多庆错国家湿地公园风景如画

打破季节限制,

冬天也能引种育苗

这几天,一种特殊的温室外覆盖材料正在上海某企业进行生产。这是一种中空的聚碳酸酯板材,可以有效隔热保温,克服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的问题;其采用了进口高浓度抗紫外线吸收剂原料,UV共挤层厚度规格从50微米提高到了80微米,可以抵抗一般平原地区三倍以上的紫外线照射。这种材料经过包装、运输,最后运抵距离上海4000多公里之外的日喀则市江孜县。

日喀则市江孜县红河谷现代农业示范区是上海援藏重点产业项目之一,采用种源农业的运作方式,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免费蔬菜种苗。同时,对农户进行专业种植技术指导,由专门成立的蔬菜销售公司对乡镇合作社的蔬菜定向收购、解决销路。借助这一模式,示范区辐射了江孜县下辖的十多个乡镇,与广大农户建立起了利益联结机制。

西藏气候冬夏两季分明——夏季,灌木与沙生野草为荒山披上一层薄绒般的绿色,湿地与季节河水量丰沛,青稞长势喜人,油菜花遍地开放;到了冬天,又是另一幅景象,气温下降到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河流冰封,冻土层深达1.2米,干燥的风带起飞沙走石。因此,进入10月下旬,相当一部分农事活动就逐渐停止了。

900876_original.jpg

江孜县素有“西藏粮仓”之称,土地条件较好,雅鲁藏布江中段最大的支流——年楚河的上游流经此地。如今,利用新的技术,红河谷现代农业示范区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江孜建造了大规模智能温室,打破了冬季不能全功能运行的限制,做到了即便是在冬季依然可以引种育苗,再把菜苗送到为各个合作社辐射点搭建的日光温室中去。

农技专家宋星辉准备在这里大显身手。他原是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的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园区规划和设施农业无土栽培工程研究。几年来,他为农业欠发达地区如西藏江孜、新疆博乐等全国十几个省市完成农业规划20多项、农业设施工程2项、农业景观工程3项。

有了这么好的温室条件,宋星辉想种些卖价高的蔬菜。一开始,他为园区规划新增的菜种是冰草和秋葵。没想到两个菜种都遭遇了挫败。当地老百姓没有食用这些外埠蔬菜的习惯,县城里也没有足够多的消费场所。甚至,宋星辉和同事们挖了一些冰草送给农户,请他们尝尝鲜,却没有一个人敢收下“奇怪的菜”。

宋星辉决定改变思路,根据当地人的口味和调研情况,引种了青菜、辣椒、樱桃番茄、水果黄瓜等。有些菜虽然当地没有食用习惯,但是口味比较容易接受。有些菜生长周期较长、收获时间也较长,能够克服运输不便的问题。像樱桃番茄,老百姓最初也是抗拒的,后来逐渐也愿意吃、喜欢吃了。

改变往往需要循序渐进。宋星辉感慨道,通过“园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让农户在冬天多获得一季的收入,殊为不易。更不容易的,是将勤劳致富、技能致富的观念传递给广大的老百姓、让这种观念深植人心的过程。

日喀则农牧民运动会上的古朵比赛.jpg

▲日喀则农牧民运动会上的古朵比赛

长期以来,受高原苛刻气候条件影响,这里农事活动只能“看天吃饭”。每当一年的青稞收割完毕,老百姓就不再开展生产活动,大多待在家里,烤火取暖,喝些甜茶。妇女们则在家里纺织一些卡垫和氆氇。这样的生活不失为一种安逸恬静的幸福,但从另一种视角来看,也是一种劳动力的闲置。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各个乡镇的合作社都有小温室,农户们被组织起来打理这份资产。他们需要学会一些简单的技能。比如,气温升高的时候,早晨打开温室透气通风。气温骤降的时候,不仅要立即关上温室,还要视天气情况,盖好在温室大棚上的棉被。

截至目前,红河谷现代农业示范区三期项目已初见成效,免费向贫困农牧民提供各类优质蔬菜种苗200多万株,培训农牧民科技特派员22人,辐射带动437名贫困户就业,年人均增收达1500元。

修筑于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群山峻岭间蜿蜒曲折的公路.jpg

修筑于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群山峻岭间蜿蜒曲折的公路

阳光房和水厕,

拉近了市场的距离

就在江孜县的温室种源农业蒸蒸日上之时,200公里外的日喀则市拉孜县,人们正在建造一座透明的阳光房。这座阳光房是该县利民民族手工业加工专业合作社的附属建筑。合作社主要生产谢玛氆氇、邦典、毛毯、围巾、围腰等富有传统韵味的羊毛绒制品。到了冬天,社员们可以离开车间,在温暖的阳光房里进行集体劳作。

那么,妇女们各自在家,边烤火边纺织,不是一样可以避开寒冷的天气吗?上海市杨浦区援藏干部、拉孜县委常务副书记谭铭说:“还是不太一样,农牧民在家劳作,是作为一种散户,织的东西也较简单。在合作社的集体车间里,她们可以互相交流学习技术。合作社有时会接到一些定制订单,定做的产品工艺更复杂,往往需要几个人配合协作。”

换句话说,这些手工业者依靠合作社,能够更进一步地接近市场。这种市场既指当地区域经济的市场,也指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所带来的更广阔的市场。

IMG_2697.jpg

▲日喀则市定日县岗嘎镇残障人士民族手工业合作社车间正在运转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连续推出“冬游西藏”优惠政策,就是希望改变传统上认为西藏只有夏季适宜游玩的认知,开拓旅游产业的新增市场。不过,冬季前往西藏有一个小问题。这里的厕所多为旱厕,即便有了水厕,也会因为冬季气温降低导致水管冻裂,无法使用。在高海拔地区的公路旁,经常见到“天气寒冷水厕维修无法使用”的提示。

拉孜县强公村毗邻318国道,这里有一块显眼的纪念碑,提示距离上海人民广场5000公里。纪念碑前的广场上,很多商贩推着小车售卖玉石、银器等纪念品。这是前往定日县珠峰大本营游览区的必经之路。驴友和背包客们都会在这里停车打卡、休憩。最近,这里新建了高品质的旅游水厕,而且储水桶、过水管背后加装了电热丝,可保证冬季一定时间内正常使用。

目前,强公村作为挂牌的小康示范村,正在进行一系列改造升级,修筑水渠、修缮房屋,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引进拉孜县锡钦乡的温泉,修建全新的酒店和民宿。在谭铭看来,强公村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能力之后,将会和附近地区的农业及手工业产生共振。他强烈推荐记者去看看央德扎念合作社的小伙子顿加,据说顿加是这附近最好的六弦琴师。

妇女们在合作社里编织卡垫和氆氇.jpg

利民民族手工业合作社内,社员互相配合编织传统卡垫

驱车不到10分钟,记者来到国道边的一座前店后作坊式的工作室。顿加戴着眼镜,身穿松垮的知名品牌长袖T恤,很是斯文。顿加14岁学琴,2018年在上海援藏资金支持下成立了合作社,主要生产销售各式扎念,即藏族的六弦琴(也称马头琴),还对外教授琴艺。

拉孜县是西藏“堆谐之乡”。所谓堆谐是指由六弦琴伴奏的舞蹈,还带有一些类似踢踏舞的元素。顿加示意要表演一段,他请出了在木工房切割木料的老伙计桑布。两人各操一把琴,略微低语,拨片撩动琴弦,琴声琮琮,脚尖随着乐曲节奏原地踢出。两人配合琴谱吟唱起来,时而高亢,时而低徊。

不难想象,顿加在强公村的舞台上面对过往游客进行表演会是多么受欢迎。顿加在抖音上建立了直播账号,现在已经有了4000多名粉丝。他卖的琴,由杨木与核桃木拼接而成,个头小一点儿的,卖4000多元。大部分由核桃木做的,雕工、漆工精细一点儿的,可以买到8000到10000元。2019年,他的合作社销售扎念六弦琴400余把,销售地区多为四川、甘肃等周边地区,营业收入超过80万,利润约38万。线上销售的比例占四成,如果买家在线上下单,下午他就会去县城发货,快的话4-5天内就能收到。

在上海援藏工作的支持下,日喀则涌现出一大批愿意对接市场、善于寻找市场的藏族群众。萨迦县的仁庆欧珠就是其中之一,他身材不高,大腹便便,衬衫领口的扣子敞开着,眼睛很大,布满了血丝,好像随时随地都在流露一种真诚的笑意。

顿加在操练六弦琴.jpg

六弦琴店内,顿加注册了抖音账号直播带货

他早年毕业于西藏大学财经学院(原西藏自治区财经学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制作萨迦县传统的八思巴藏香的古籍文献,遂开始对藏香商品化的研究。仁庆欧珠开发的八思巴藏香,解决了易断、不易点燃等问题,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他没有就此止步,开发出藏香安神枕头、藏香擦擦(一种泥塑的小佛牌)、藏式手工银器等丰富的副产品。

在仁庆欧珠的经营之下,萨迦县的手工艺人们接入了广阔的市场,接到了很多订单。他把画唐卡的师傅集中起来,在合作社里精心绘画。记者当场看到一幅规模特别大的长卷唐卡,据说是应青海某展览馆要求定做的,这一单的价格就高达200万元。仁庆欧珠常跑出去,到拉萨,甚至远赴苏州学习当地的文创产业,琢磨什么样的东西才是市场喜欢的。他开发出了一种“菩提叶唐卡”,采用一种经过腐蚀后的叶片,只留下叶脉和透明的底色,在上面绘画微缩的唐卡。仁庆欧珠说:“我们的唐卡售价几万到几十万,可是有些游客喜欢小而美的纪念品,我们也希望唐卡能够衍生出更多元化的产品,这些小菩提叶只要几百元,携带也很方便,所以很受欢迎!”

今年早些时候,上海援藏组织了消费扶贫直播活动。他很是感激:“可能上海也有很多人喜欢熏香,但是不知道萨迦的八思巴藏香。我们准备的货全部卖完了,如果多准备一点的话可以卖得更多。非常感激这样的援助,希望以后也有这样的帮助。”

拉孜县强公村距人民广场5000公里纪念碑 (2).JPG

救助小卓玛一家,

患难见真情

西藏的冬季很冷很肃杀,上海援藏的情意很真很温暖。

尼玛顿珠是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曲布雄乡坚孜村的“建档立卡”户,一家人收入全靠他平时打零工的收入。2015年,尼玛顿珠因主动脉夹层行开胸手术治疗,丧失了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能力。第二年,小女儿旦增卓玛降生了。卓玛出生4个月时,被桑珠孜区人民医院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当地医疗技术力量不足,小卓玛一直无法实施手术治疗。

2019年7月,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偶然中得知了小卓玛一家因病致贫的情况。此时正逢离藏轮换,第九批援藏干部接过了救助小卓玛的任务。入藏第6天,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领队孟文海就带领第五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领队万兴旺、副领队乐飞等人赶赴尼玛顿珠家中。

7月24日,旦增卓玛来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接受全面检查,心超检查结果明确为房间隔缺损0.6cm,援藏医生告知尼玛顿珠夫妇:“孩子可以摆脱开胸手术的命运,安排介入操作对缺损部位进行封堵,不会在小卓玛胸前留下像他父亲那样的巨大刀疤。”

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牵头,知名足球运动员颜骏凌出资,在青稞收割季结束后的10月中旬,尼玛顿珠夫妇带着小卓玛来到上海市儿童医院进行检查。负责护送他们一家的是第五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副领队、日喀则人民医院副院长乐飞。

乐飞医生(左一)和小卓玛一家.jpg

乐飞医生(左一)和小卓玛一家

小卓玛和乐飞之间很亲密。虽然身患疾病,但是她和很多藏族孩子一样,活泼可爱,尤其喜爱音乐。在前往上海的飞机上,三座一排,小卓玛和乐飞坐在一起,她总是往乐飞身上蹭。旁人问乐飞,你们穿着打扮很是不同,她究竟是你什么人?乐飞说:“她是我干闺女。”

10月15日,是预定施行手术的日子。小卓玛虽然不懂将要发生什么事,但也渐渐感到紧张,在病房里,乐飞让她搂住自己的脖子,安心等待手术。中午,乐飞陪伴小卓玛一起走进了手术室。小卓玛的房间隔缺损在介入治疗下得到了完美的封堵,当天下午,她已经离开病床,可以站在地面正常活动。第二天,她又能蹦蹦跳跳了。

回到日喀则后,上海医生对小卓玛一家的关心没有停止。尼玛顿珠是主动脉夹层术后长期康复的病人,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华法林。有时药吃少了,或者不吃了,会影响康复效果。为了让他积极主动吃药,乐飞让尼玛顿珠把自我检测结果通过微信发送过来,根据检测结果再决定服药剂量的增减。部分农牧民往往医从性较差、不能按时吃药,故而需要医生密切地叮嘱和跟踪。

1471180_original.jpg

像小卓玛这样的急症,虽然凶险,但是通过手术可以根治。而一些慢性隐疾,根源来自于农牧民的生活习惯,很难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式一下子根治。这些慢性病需要的是对生活习惯的长期干预。

高原地区贫血就是典型的一种慢性病。农牧民平时食用肉、奶,餐桌上少有蔬菜、水果,因此身体里缺乏造血的营养要素,譬如叶酸和铁元素。在大量病例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农牧民的饮食习惯,今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向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捐赠2.5吨添加了叶酸和铁元素的酥油。此举是仿效“加碘食盐”的做法,并且特地与食品研究领域较为知名的江南大学合作,务必调制出符合当地农牧民口味的酥油。所有就诊于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的营养性贫血患者,出院时都会拿到来自上海的一份特殊酥油。

1077960148.jpg

作者:沈竹士

编辑:赵征南 制图/王梓含
责任编辑:刘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