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华吉祥文化特展亮相上历博,为观众送上一道“吉祥大餐”
2021-12-22 11:10:13

岁末时节,新春佳节近在眼前。“三阳开泰”、“鱼跃龙门”、“吉庆有余”、“松鹤延年”等吉祥的话语时常回荡在我们的耳边,这些话语寄托了怎样美好的寓意?2月21日起, 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与浙江自然博物院、河北博物院联合主办的《福禄寿喜 美好生活——中华吉祥文化特展》上,观众可以自己找到答案。

3248620_w2000.jpg

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吉祥文化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支流。先民们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文字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来表达自己对吉祥美好生活的向往。透过一个个纹饰、图案、符号,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生命意识、审美情趣、家国情怀和民族性格。

3248619_w2000.jpg

《福禄寿喜 美好生活——中华吉祥文化特展》选取自然、历史、艺术等门类的展品近300件,包括瓷器、玉器、金银器、书画、织物、剪纸、动物标本、科学绘画、矿物宝石、建筑构件、生活用品、工业产品等,以此展示吉祥文化数千年传承发展演变,及其对百姓生活与中华文化的多层次影响。

3248621_w2000.jpg

展览内容上,上历博(上革博)深挖展品蕴含的丰富信息,寻求自然与人文的联结,徜徉中国人的生活与精神家园。展览空间设计上,藉由温暖和谐、国风灵秀的山水背景,通过融实物于情境来增强展厅的氛围感,烘托“吉祥”主题,精心打造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观展空间。展厅内移步换景:写意场景、氛围场景、投影、镜面空间,让展厅的各个部分都与主题息息相关又起承转合。

3248624_w2000.jpg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序章以“虎虎生威”开篇,讲述与虎有关的自然和文化,迎接壬寅虎年,祈愿人类社会齐心协力、如虎添翼,早日走出新冠疫情的阴霾。

第一单元阐述中华吉祥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吉祥文化的祈愿与表达方式,以及在多元文化交融中发展繁荣的各种吉祥理念和标识体系。

第二单元把人生分为“出生、求学、成家、立业、天命”五个阶段及相应的“福禄寿禧”呈祥,凸显吉祥文化与个体的紧密联系,并以物种与文明、物种与生活、物种与未来的三重视角融合性地讲述它们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和文化寓意。

第三单元展现“福禄寿禧”吉祥文化在当代的新解和价值。源于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的当代吉祥文化,在新时代与时俱进地表达出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3248628_w2000.jpg

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中国人藏礼于器、寓意于物、道法自然、虚实相生、和谐永续,凝结沉淀为丰厚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这样的吉祥文化一直延绵至今,仍将流变传续,与我们同行。

3248630_w2000.jpg

此次展览以中华吉祥文化为核心,并选择在跨年档期推出,意图在辞旧迎新之际为观众送上一道“吉祥大餐”,使大家亲切地感受到吉祥文化就在身边。

3248629_w2000.jpg


文/摄影:叶辰亮

剪辑:王天赐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