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姜斯宪:双一流建设,不等于西方标准和另起炉灶
2019-06-13 14:18:40 作者:姜斯宪

253446527.jpg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导读】毕业季来临,那些爱与别离,总有一个瞬间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些话语让人铭记于心。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文汇讲堂第120期嘉宾)在201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致辞中祝愿同学们“永远有一个美好的梦”,并且能够把个人的梦和人类的梦、世界的梦联系起来。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勉励学子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寻找到人生的乐趣和价值。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致2019届研究生毕业生——要能够海纳百川、放眼全球,以“达则兼济天下”的胸襟和担当,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今节选分享姜斯宪日前接受中国教育在线的访谈,看看他对人才培养、高校治理和教育改革发展有哪些见解?

何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是“本真”

姜斯宪:在上海市工作的十余年中,我经历了6次大跨度的工作岗位变动,也正是这些从政经历,使我回到高校后,更进一步真切地认识到,高校应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我认为,应该鼓励高校的学者们接触社会,用科学知识和深刻见解,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问:在您看来究竟怎样才算是世界一流大学?

姜斯宪:世界一流大学既有共性特征,更具有个性化的发展道路。研究当今世界一流大学,可以发现他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都拥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科,都培养了大批一流的人才、涌现出大批一流的成果等。与此同时,它们的发展模式又是千差万别的,没有哪所一流大学是亦步亦趋、靠生搬硬套模仿他人而建成的。可以说,每一所一流大学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中国高等教育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实现了从规模到质量的全面提升,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双一流”建设等国家重点建设支持下,各类可比的办学指标迅速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有的已经进入世界前列。在日趋激烈的世界高等教育竞争中,这十分不易。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与论文、项目、经费等科研指标快速增长相比,我们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如何成为真正的一流?从根本上来讲,培养一流人才,是大学永恒的核心使命,人才培养质量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真”。看一所大学办得怎么样,关键还是要看它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从这一核心使命出发,我们还任重道远。

如何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要符合中国现实发展需要

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您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姜斯宪: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之路,一定要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中国需求,发展模式要体现中国智慧,可比指标要达到世界一流。

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我们要做的,不是照搬哪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模式,而是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有益经验,准确把握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抓住历史机遇,走出自己的路。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jpg

今年3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记者会上对双一流大学遴选工作等问题进行了具体说明

首先,世界一流不等于西方标准。世界的目光正聚焦到世界的东方,人们期待的不是在中国重建起一所牛津或者哈佛。我们要看西方标准,但不唯西方标准,要破除“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陈旧落后”的错误认识,正本清源而不亦步亦趋。要自信而又坚定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在数量上提高、在质量上提升,为世界一流大学注入中国元素,丰富和繁荣世界高等教育。

其次,中国特色不代表另起炉灶。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党和政府在总结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方略。中国特色不是去国际化,更不是抛开行业标准另搞一套标准。得不到国际认可的一流大学不能叫做世界一流大学。

所谓中国特色,是在坚持世界一流水平的前提下更加符合中国现实发展需要,是扎根中国大地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是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深度融合在一起的独特道路。

问:刚刚您提到了一流人才的培养,当前高等教育“重科研、轻教学”现象讨论比较多。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您怎么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姜斯宪:如果仅仅是以“零和游戏”思维在这两者之间做平衡选择,那不可能破解这一难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都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强调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并不是要弱化其它职能。学校发展每一个方面的进步都会体现为办学水平的提升,最终也必然会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没有高水平的学术研究,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比较同意一个说法,科研是源、教学是流。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我们应当进一步澄清对学术研究成果表现形式的认识,发表论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学术成果的表现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样也是学术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而且应当是一流大学学术研究最为基础的成果体现形式。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高校师资结构、学生的国际化程度等

问:您怎么看待高校与所在城市之间的关系?上海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国际化的大都市,作为地处上海的“双一流”建设重点高校,上交大又是怎么融入这个城市的发展的?

姜斯宪:我认为一所大学应该很好地融入到一流城市的成长之中。城市与大学呼吸与共,城市因大学而兴,大学因城市而盛。

上海无疑是跻身世界一流的大都市,需要有更多的世界一流大学。比如上海交大努力配合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目标开展了有组织的科研工作,产生了一批又一批重要成果。

379361697.jpg

上海交通大学“逐梦航天”实践团,共赴西昌开展行业实践

问: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您怎么评价?

姜斯宪:首先,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张和质量不断提升是毋庸置疑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不足2%上升到2018年的48.1%。不敢肯定“后无来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上海软科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显示,中国内地知名大学在过去13年间的国际学术排名普遍上升了200位以上。《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2016年全球顶尖大学排行榜”中,中国内地29所大学跻身全球前500强,超越日本(15所)成为亚洲龙头。这类排行未见得十分准确,也不应成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指挥棒。但它所反映的发展趋势则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高校师资队伍水平和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上海交大为例,在近3000名专任教师中,有约2000人具有海外一年以上的学习或工作经历,其中约800人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每年还有数百位外籍教师到校内来长期或短期授课或合作研究。我们的老师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合作科研及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多种方式,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

第三,学生的国际化程度空前提高。目前,上海交大四万多名在校生中有接近50%具有海外游学的经历或直接来自海外,这种国际化程度在4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而这种国际化的进程对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学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是不可或缺的。

问:您坚持给学生们上思政课,并且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好评。在新时期,高校应该如何对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姜斯宪为本科生上思政课.jpg

姜斯宪为本科生上思政课

姜斯宪:当今的大学生群体,与其父母辈群体相比,视野更加开阔,心态更加成熟,对国家的未来更有信心,对中国共产党更有期待。这样的深刻变化并不是突然的跃升,而是改革开放持续发展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结果。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是维护高校政治稳定、健康发展的“压舱石”,也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我们既要从容自信地看待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也要实事求是地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更要旗帜鲜明地长期坚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校长寄语摘录】

林中请.jpg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在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致辞

人生无捷径,坚守成大器。在事业的起步期,要坚守磨砺之心,融入环境,尽快地实现转型升级;在成长期,则要坚守平常之心,蕴蓄能量,破土而出,成为被倚重的行家里手;在个人功成名就之时,最重要的是坚守追梦之心,不断超越自我,做出不负时代的贡献!

 201961383328361.jpg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在2019届本科毕业典礼上致辞

即将毕业踏入社会成为不同团队中的成员的毕业生,应该自觉锤炼自我,适应团体生存并有效提升团体能力,为了达到这种境界就应该具备“有品格”“可塑造”“要忠诚”“懂感恩”这些基本品质。如何获得这些品质?首先要心悦诚服地双向调控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其次要智慧理解团队中的个人定位、分工合作和角色转换,最后要逻辑处置团队总目标和小目标的关系。

963786742.jpg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在2019届本科毕业典礼上致辞

希望毕业生们身处变化时代,不变奋斗初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都不改家国情怀,传承建国70年、上外建校70年来不变的爱国奋斗精神,胸怀高远理想,以炽热的家国情怀、对理解不同文化的求知欲和对促进人类文明互鉴的深切关怀,担负起时代重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寻找到人生的乐趣和价值。

394392529.jpg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在2019届本科毕业典礼上致辞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未来需要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理解多元文化,愿意并善于跨文化沟通和合作的创新人才。愿你们发扬上海纽约大学独立思考、创新创造的学术精神,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同学们对未来一定都有一个美丽的梦,要把个人的“梦”和人类的“梦”、世界的“梦”联系在一起。这样,我们每个人的“梦”也会变得更有意义,更加伟大。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李念

来源:综合自中国教育在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官网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