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读书会第四讲报名|张华《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和意义》
2019-07-10 12:51:55 作者:文汇讲堂

 图片17.jpg

杜威读书会第二阶段阅读书目:《哲学的改造》

【导读】百年前杜威来华讲学,作为教育家的思想“教育即生活”,引发陶行知、蒋梦麟等中国知识精英兴趣并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并流传至今。在信息文明时代,我们如何看待杜威教育哲学的重换生命力,和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是何关系?由文汇讲堂、复旦杜威中心、华东师大出版社联合举办的“跟随杜威看百年中国变化”立体读书会第二阶段开启,这阶段的主题是杜威教育思想和哲学,首讲聚焦备受关注的杜威的教育思想。主讲者为杭州师大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主席张华,主讲《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和意义》。

要点抢先看:

*为何说杜威在教育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何在信息文明时代,杜威的教育哲学能重焕生命力?

*为何说杜威对中国教育变迁具有独特价值?

讲座详情:

主题:《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和意义》

主讲人:张华(杭州师大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时间:7月19日(周五)晚上7点-9点30分

地点:威海路755号上海报业大厦内(详细地址将通过短信发送至报名成功者)

讲座须知

本场讲座为扩大讲座,即除读书会成员外接受部分听众报名。该讲座无需支付费用。

报名方式:

点击网址http://whclub.whb.cn/报名(报名为实名制,额满为止)

嘉宾简介:

图片18.png

张华,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urriculum Studies, IAACS)主席,兼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作为美国富布赖特学者(Fulbright Scholar),曾于2002—200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做高级访问学者;2004年入选首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入选上海“曙光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哲学等。现已出版学术论著8部,如《经验课程论》《课程与教学论》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译著5部。学术论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所承担的主要课题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堂教学重建研究;东西方课程哲学的比较与会通研究。

http://whclub.whb.cn/question/1

相关链接:

顾红亮:杜威曾提供蓝本,国之兴离不开职业教育

100年前的今天杜威到上海,顾红亮:哪些是我们的想象

杜威读书会第三讲报名|陈勇《罗素和杜威不同的友华》

“跟随杜威看百年中国变化”系列立体读书会开放报名!

美国精神象征的杜威,其国际“合作观”百年后是奢望吗?

刘放桐:对杜威百年前来华访问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