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世骏:90岁哈贝马斯有未完成学历?|嘉宾新著先睹③ | |
2019-07-17 08:06:43 作者:童世骏 |
【栏口词】热点问题的学术解读平台——文汇讲堂至今已举办了134期,汇聚了270余名各界精英和学界领军人物。2019年的“嘉宾新著先睹”,摘编学者、嘉宾从2018年7月至2019年年底出版的新著、序、主编说,展示学者们最新研究成果,彰显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和中国力量。栏目将从7月13日起至12月,每周2-3期。
第三期刊发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童世骏(文汇讲堂第69期嘉宾)为《哈贝马斯:知识分子与公共生活》中译本所做序和第三章摘引。该传记作者为德国奥尔登堡大学社会学系荣休教授,著名的社会学家,曾在法兰克福师从阿多诺和霍克海默,著有《阿多诺传》。该书完成于2014年哈贝马斯85周岁生日之际,刚出版的中译本成为2019年6月18日哈贝马斯90周岁的中国礼物。摘编的第三章为青年哈贝马斯与法兰克福第一代三位代表人物的最初交往,颇为传神。
《于尔根·哈贝马斯:知识分子与公共生活》中译本,【德】斯蒂芬·穆勒-多姆著,刘风译,责编周方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98元。此书为歌德学院(中国)翻译资助计划。
【童世骏序编摘】
一位批判理论家的未完成学历
德国哲学家于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非常有名;用美国哲学家德沃金(Ronald M. Dworkin)的话来说,就连他的有名,也已经非常有名了(His fame itself is famous)。但在很大程度上,这本哈贝马斯传记是人们久已盼望的那一本——作者对传主的“人品”和“作品”总体上都非常认同,但作者在书中表达其保留意见的地方,并不算太少;传主对传记作者的写作既相当参与,又保持一定距离;作者对传主的无字之书(个人生活的经历)和有字之书(公开发表的著述)不仅都相当熟悉,而且努力对两者作相互诠释。读完全书以后我们会感到,作者在回答读者们都很希望了解的那两个问题(哈贝马斯是如何成为交往理性哲学家的,哈贝马斯是如何成为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的)时,是努力把它们作为同一个问题来处理的,而且处理得很好。
不管是与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 的《达·芬奇传》《爱因斯坦传》和《乔布斯传》相比 ,还是与蒙克 (Ray Monk)的《维特根斯坦传》《罗素传》和《奥本海默传》相比,这本《于尔根·哈贝马斯传》把传主的学术活动和非学术活动关联起来加以理解和叙述,其必要性更大,其困难度也更高。
写出了“交往理性”支撑的典型交往行动——公共领域的说理论辩
之所以说必要性更大,是因为哈贝马斯的哲学理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社会理论,都以“交往行动”作为核心概念,而在哈贝马斯那里,“交往行动”的典型形式之一就是公共领域中的说理论辩。本书叙述了哈贝马斯参与的大量公共讨论,从1953年7月25日在《法兰克福汇报》上那篇题为《通过海德格尔反对海德格尔》的文章的毅然发表,到进入21世纪以后关于基因工程和所谓“自由主义优生学”的频频发声。在叙述后面这场讨论时,作者以此为范例刻画了哈贝马斯参与社会问题之公共讨论的典型方式:起先是有一种印象或一种直觉(在这个案例中,就是对克隆人类之可能性有一种深深的恐惧);然后他设法追究和确认这种印象或直觉(亦即这些恐惧)的理性内核;而由这种理性内核所激发起来的思考(这个例子就是在哈贝马斯那里有特殊含义的所谓“伦理反思”),则是他接下来要为之提供论辩依据的。最后的步骤,是把自己想法(通常是通过媒体)公之于众,以便引发出政治领域的一场争论,而他自己则进一步利用这场争论来展开和细化自己的立场。在这个过程中,交往行动与其他行动(尤其是工具—策略行动)的区别,交往行动的专家形式和日常形式的联系,不同领域中商谈过程的共性和特点,尤其是作为交往行动、专家讨论和公共商谈之核心的“理由”之有效性的表现方式、认定条件、现实限度和理想空间,概言之,“交往理性”的种种特征,都可以找到具体的理解参照。
写出了学术活动中的非简单对应和非学术活动中的私人动力根源
但在写哈贝马斯传的时候,把传主的学术活动和他的非学术活动关联起来加以理解和叙述,困难度也更高。
就知行关系而言,理论的创立者亲自把理论付诸实践,固然有可能促进该理论的澄清、传播甚至加强,但问题是,实践的“成功”与否与理论的“成立”与否,往往并不是简单对应的;借用哈贝马斯本人很重视的“易错性”概念,理论的易错性和实践的易错性,往往并不是简单对应的。哈贝马斯在德国统一和欧洲一体化等问题上的立场和表态引起的争论,比他的交往行动理论引起的争论,如果不是更加激烈的话,至少是更加复杂。对中国读者来说,印象尤深的是哈贝马斯对科索沃战争的表态;他在1999年4月29日发表的文章《兽性与人性:一场处于法律与道德临界点上的战争》,不仅在其国内广受批评——“就连他儿子提尔曼和一些亲密的朋友也都纷纷摇头表示不解”,“有很多批评来自他自己所属的信念共同体’”,而且在中国也受到尖锐批评 。
就公私关系而言,书中叙述的哈贝马斯参与的公共讨论的话题和平台都是公共的,但讨论的参与者都是活生生的个人,私人关系是如何影响公共讨论的,公共讨论是如何影响私人关系的,对这两个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应该能通过阅读本书找到不少信息。本书作者是一位社会学家;他在本书序言中解释说,他之所以对写这本书感兴趣,是他觉得“追述哈贝马斯这样一个人物的生平轨迹,对研究社会学诞生以来的考察核心——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将大有裨益 ”。
与以往其他所有关于哈贝马斯的论著和叙述相比,这本传记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其作者虽然强调没有把有些纯粹私人的或私密的东西写进书里,但他并没有回避对呈现传主人生全貌来说非常重要但外人不容易了解的一些故事情节。
2004年11月,哈贝马斯在获得稻盛和夫基金会颁发的京都学术奖后做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演讲,生平第一次公开地谈论他的私人生活,谈论他的思想和政治参与的生活史根源,谈论从幼年到成年包括腭裂在内种种遭遇对自己作为学者和公共知识分子的思想和活动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哈贝马斯通过这个演讲为本传记的撰写提供了一个有特殊价值的基础。
1994年,童世骏在挪威卑尔根与哈贝马斯相遇
写出了哈贝马斯个人学习,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补性学习
在本传记中,“学习”一词也频频出现。比如,哈贝马斯在1991年回顾1956 年到1959年在社会研究所的经历时,说“与阿多诺的合作是一个学习过程”。在1999年评论北约军事干预南斯拉夫、论述世界主义秩序的时候,哈贝马斯说“一种超越了当前冲突,甚至武装冲突所带来的鸿沟的世界公民社会形态”,是一个“须共同完成的学习过程”。2004年1月19日,在与后来成为教皇本笃十六世的天主教神学家拉辛格(Joseph Ratzinger)对话时,哈贝马斯说民主过程要求公民所具备的公民德性,是需要在参与自由的交往的过程中加以学习方可得到的。
但对哈贝马斯来说,“学习”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对特定的个人(比如他自己)或 集体(比如当下各国)而言的,而且是对整个人类来说。本传记最精彩处之一,是它把哈贝马斯的学术生涯的开端追溯到他早年在波恩大学时期对哲学人类学的兴趣(第421页),把哈贝马斯20世纪70年代在施塔恩贝格形成的一个有关学习的命题(交往行动的理性主体不仅具有学习能力,甚至还“不能不学习”;人类的“学习”不仅是一个基本事实,而且是一个具有先验性地位的事实)与哈贝马斯最近几年对自然史和自然进化概念结合起来:“文化学习基于语言习得,并取代了基因演化机制。”2009年,在为美国心理学家迈克尔·托玛塞罗(Michael Tomasello) 致黑格尔奖授奖词时,哈贝马斯说:“使人和猴子区别开来的是一种交往方式,这种交往方式实现了认知资源在主体之间的聚集、代际传承和再加工。”
对哈贝马斯来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一种学习过程,是不同文化之间尤其是不同宗教世界观之间的“互补性学习”。本传记不仅介绍了哈贝马斯在 2005年11月接受挪威卑尔根大学授予的霍尔堡国际纪念奖时做的题为《公共领域中的宗教》的演讲(据笔者自己统计,“学习”一词在该演讲中出现了十多次),而且介绍了哈贝马斯对中国、日本、韩国、伊朗、以色列和俄罗斯等的学术访问。关于他2001年4月对中国进行的为期两周的访问,本书介绍了哈贝马斯自己的感觉,他说他在中国感觉像是“希腊意义上的双料‘野蛮人’——不懂语言,不熟悉文化——此行不为教导别人,只为寻求与同类的文化对话”。
笔者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了解到,哈贝马斯的一本1700页的两卷本著作(Auch ein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将在今年9月由苏尔坎普(Suhrkamp)出版社出版。从这个角度说,本传记虽然篇幅不小,还只是呈现了一位90岁的批判理论家的一份未完成学历;正如传记作者所言,“它所书写的生活和工作仍在继续”。
*通过比较,加深对中国民族复兴、现代化和社会革命内涵的理解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在阅读这位批判理论家的漫长而丰富的学习经历,最好的态度是通过这种阅读和了解,不仅更好地理解有关传主本人的各种问题(比如哈贝马斯与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和经典马克思主义传统是什么关系,他在战后德国政治文化发展、欧洲一体化进程和全球化运动中起了怎样的作用,他作为著名学者是如何与家人、同事、政界和公众相处的,他作为德国哲学家是如何出入于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学术传统的,等等),而且更好地理解有关我们自己的一些问题。相信能使我们对构成当代中国发展目标的三要素即民族复兴、现代化和社会革命的内涵,对知识界在全中国甚至全人类集体学习过程中的独特责任,对我们自己如何在当代世界中讲好学人故事,有更好的理解。
——2019年4月14日于苏州河畔清水湾
【正文编摘】
哈贝马斯第一次进入法兰克福,结识三位巨头
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全家福:霍克海默(后)把三位重要人物阿多诺、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聚拢在“膝下”
这幅广为人知的漫画,出自画家、诗人福尔克·克里格尔之手,1969年发表在《公众》杂志上,体型硕大的霍克海默像大家长把三位重要人物阿多诺、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聚拢在“膝下”,四人构成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批判理论的四驾马车,但他们的分母很小——对自己眼里的畸形的现象持启蒙批判立场。哈贝马斯眼里,另外三位均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扮演了知识分子典范的角色,比自己大30岁。属于一代人。(摘自《序言 同类中的异类》)
1956年正式成为阿多诺的助手,感受其“思想成品”
在1954至1955年,有段时间哈贝马斯主要靠为报刊撰稿维持生活。从1956 年至1962 年,具有传奇色彩的黑森广播电视台开出“晚间直播室”节目,阿多诺、霍克海默、伽达默尔等纷纷发表演讲。穆齐尔研究专家、黑森广播电视台的编辑阿道夫·弗里泽主动介绍哈贝马斯认识阿多诺(当时尚未名声大噪)。他们这次谈话的地点是马克思咖啡馆,社会研究所(IfS)在1923年创建后不久就有了“马克思咖啡馆”的别称,后来乔治·卢卡奇颇带攻击意味地称其为“深渊大饭店”,这正是那个时代典型的贴标签现象。
阿多诺开设的哲学讲座课里也有关于“海德格尔与语言混乱”的内容,他对这位在《法兰克福汇报》上写批评海德格尔文章的作者感到好奇。哈贝马斯在《水星》发文,它与1947年出版的《启蒙辩证法》——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流亡美国期间所写——有密切关联。哈贝马斯实际上参考了马克思和海德格尔,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主要探讨了理性被单一化为工具理性的原因和后果,以及启蒙运动在文明史上的失败。哈贝马斯是从技术批判和劳动社会学的视角阐述自己的观点,思想来源不同,却与他们的历史哲学阐释有惊人的相似性。
1955年12月,两人多次通信,1956年1月6日两人进行了面谈,2月中旬哈贝马斯正式成为社会研究所工作人员,并成为阿多诺首任私人助手。阿多诺交给他大量工作,得为阿多诺的演讲整理资料,或为他根本没有参与的实证研究写导论。1956至1957年冬季学期,他给学生上“社会学概念”辅导课。阿多诺还交给他一个任务:为“业余时间问题实证研究”拟提纲。
哈贝马斯眼中的导师是对有迫切现实意义的问题发声的“自由职业”知识分子,是颠覆观念的思想家,是具有高度文学素养的写作者。
尽管哈贝马斯不仅对阿多诺,而且对有马克思主义背景的整个法兰克福圈子,都有一种同声相求的亲近感,但他还是察觉到一个关系错综复杂的群体所特有的圈子文化和僵化刻板的东西,即必须认可的“研究所文化”——“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鲜少提到当代哲学。……我也从不相信阿多诺仔细研读过海德格尔。……这种选择性……让人感到陌生。这里‘准许’阅读的文献范围十分狭窄,又近乎教条化。”
但社会研究所的新职位还是吸引了哈贝马斯,他在这个职位上能够而且必须更多转向还相对较年轻的社会学学科,从而有机会拓宽学术视野。哈贝马斯回忆说,“因为他的思想一出来就是思想成品;……他一刻也不能忍受思想的紧张。只要和阿多诺在一起,思想就始终在澎湃激荡。”
霍克海默(左)与阿多尔诺1964年于海德堡
在弗洛伊德系列讲座上,与马尔库塞一见如故
当哈贝马斯在法兰克福开始找到头绪,并准备学习职业社会学时,研究所与海德堡合作举办了一系列讲座纪念弗洛伊德100 周年诞辰,讲座题目关乎精神分析的学科地位。1956 年从春到夏,哈贝马斯听了此间的全部讲座,马尔库塞在报告中介绍了其即将出版的《爱欲与文明》一书中的思想。对他而言,马尔库塞完全就是“一个启示。我读到年轻的马尔库塞的东西,写于1930年的那些论作,我发现这正是我所寻觅的,也就是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哈贝马斯在一次广播采访中这样回忆。
马尔库塞曾师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流亡期间仍是社会研究所成员,他此次访问德国是以马萨诸塞州布兰迪斯大学哲学和政治学教授的身份。7 月,他在法兰克福和海德堡做了题为《爱欲本能论与自由》和《精神分析学影响下的进步观念》的讲座。哈贝马斯遂在《法兰克福汇报》发文表示,马尔库塞“勇于以18 世纪的自由不羁,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重又释放出乌托邦的能量。他……令最顽冥不化之辈亦开始沉思:思索我们如何全体无意识地陷入顺应传统、听天由命的境地,如何在自己的头脑中强化现存事物,而不去检验其‘概念’,检验其历史发展的客观可能性”。
从其语言风格可以看出,哈贝马斯已迅速适应了“法兰克福学派”的语言表达方式(fa.on de parler)。总之,马尔库塞令哈贝马斯倾心不已。对他而言,与这位非正统思想家的第一次“相遇,是我们与法兰克福学派老一代政治精神的化身和活生生的代表初次面对面的时刻”。另外,该系列讲座对哈贝马斯自身理论的发展也意义非凡,因为他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弗洛伊德创立了一门重要的科学理论,为影响深远的精神分析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马尔库塞(左)和哈贝马斯
感受到霍克海默的敌意,1959年毅然离开法兰克福
哈贝马斯此次为《法兰克福汇报》和瑞士《民族报》(Nationalzeitung)做的报道,导致霍克海默决定约他——副所长的助手,私下谈一谈。原因是对他有些不满。
哈贝马斯也注意到了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思维方式上的差异,霍克海默自流亡归来在社会理论思想上几乎没有任何新建树,而阿多诺则全身心投入工作,尤其是学术教育。哈贝马斯说,在这方面阿多诺完全扮演了启蒙者的角色
霍克海默注意到他的导火线是伽达默尔。霍克海默曾与伽达默尔共事,由于他曾师从海德格尔,霍克海默对他不信任。伽达默尔,这位执教于海德堡大学、不断自我革新的哲学诠释学的大师于1953年与库恩共同创办了期刊《哲学评论》。1956年1月,伽达默尔约请哈贝马斯撰写一篇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文献综述。当时学术界也众口一词地认为,可以把马克思当作过了气的人物弃之不谈。而哈贝马斯1955年刚在《水星》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透视马克思》的书评。1957 年12 月,哈贝马斯完成了文稿《关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讨论的文献综述》,伽达默尔果断刊发在了杂志上。首先,和这个时期的马尔库塞一样,哈贝马斯明确反对苏联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其次,他探究了如何合乎时代精神地思考异化现象这一问题。他的答案是,不要像海德格尔那样,将异化看作“一次形而上学事故的密码”,而要视之为“实际存在的贫困化状况的标志”。具体而言就是:相关论述如何讨论年轻的马克思所思考的革命实践中的哲学自我扬弃问题?
哈贝马斯借助该文致敬马尔库塞,同时也探讨了阿多诺运用唯物主义武器对源始哲学的批判。不仅如此,他在文章开篇就提到了霍克海默早期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以说明霍克海默对马克思理论的吸收并非教条式的。重重保险并未使此次“哲学讨论”的作者逃脱被所长冷落厌弃的命运。
霍克海默认为,在哈贝马斯身上也能看到政治行动主义;不过,他讨伐哈贝马斯的重点其实是伽达默尔杂志上的那篇文章。他明确要求阿多诺让这个29岁的年轻人离开研究所。虽然阿多诺一向对霍克海默逆来顺受,但这一次他没有顺从,而是站出来力挺自己的助手。
由此可见,哈贝马斯在社会研究所还是“不舒心”,所以当他在伽达默尔的支持下又一次获得德国科学基金会奖学金时——这笔奖学金用来资助他完成教授资格论文——他当即决定,在1959年10月放弃社会研究所的职位,靠“领取奖学金维持生活”。
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 英文原版(左),哈贝马斯著作《包容他者》
1965年重返法兰克福,接替霍克海默席位
重新定位和离开研究所,迫使哈贝马斯要做出一番调整,以适应新的职业起点。回想这段生活和职业规划及伴随着的知识分子形象的自我确认,由此经历了四个阶段,此为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游击教授”历经一波三折后终于取得高校执教资格。教授资格论文还未通过,被海德堡大学聘为哲学系副教授,成为终身制公务员,作为跨领域的学者崭露头角,重点包括批判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传统、社会科学理论及精神分析学。
第三阶段,哈贝马斯在1961年开始的以“实证主义之争”书写了历史的论战中备受瞩目。引发争论的是阿多诺和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波普尔。哈贝马斯撰文两篇捍卫批判理论立场,使“法兰克福学派”思想作为社会科学中的独立范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第四阶段,1964 年初,分别收到了柏林自由大学和法兰克福大学聘任邀请。他接受了法兰克福大学的聘任,因此成为霍克海默的继任者。
在海德堡的社会学大会上,他又一次见到了马尔库塞,他在报告中炮轰韦伯的统治理论和官僚制理论。他送给哈贝马斯一本《单向度的人》,1964 年美国版本。他的签名引用了本雅明的话:“只是为了那些绝望者,希望才被赐予我们。”,也是这部著作的结束语。在这次大会上,哈贝马斯见到了第一代批判理论的三位代表人物共聚一堂的场面,以后这样的机会就屈指可数了。他再次目睹三人迥然不同的性情和思想上的差异: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霍克海默的历史哲学的悲观主义和马尔库塞的乌托邦革命论。
1965年6 月28 日,哈贝马斯在法兰克福大学做就职演讲《认识与兴趣》。在1941 年写给阿多诺的若干信件中,霍克海默表达了对理性和语言的关系的思考,还提出了一个具体问题:语言是否具有超验的地位?言说启动了一段通往真理的共同的关系。时隔近25年后,哈贝马斯不自知地延续了霍克海默当年铺设的思路:“使我们区别于自然的,是……我们据其本质能了解的唯一东西:语言。凭借语言结构而确定了我们的成熟状态。”
事实表明,法兰克福大学的就职演讲是他步入国际学术舞台的序幕,然而,这并非一条一帆风顺的坦途。
(李念选编自第三章《在马克思咖啡馆接受智识教育》,原文1.8万字)
【目录】
【序作者简介】
童世骏,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共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书记,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社科联副主席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认识论、实践哲学和社会理论,已出版《当代中国的精神挑战》(2017)、《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2007)等学术著作十余种。译有《在事实与规范之间》(J.Habermas著,2003,2011)、《时代之思》(G.Skirbekk等著,与郁振华等合译)等。
2014年,童世骏做客第69-4期文汇讲堂《凡俗生活与理想境界》;今年5月,在第133期文汇讲堂《当“江姐”来到你身边》担任点评嘉宾
【编辑感言】
为健在者、且有数十种盛名的公共知识分子标杆写传是极大的挑战,好在71岁的穆勒-多姆本来就是这个学术共同体中的一员,于公他有史料,于私他有人脉,且有高超的把握能力。不能不说,阅读和编辑都是一种智识的享受。而作为哈贝马斯译注者和《哲学分析》主编的童世骏教授的序,展示了哲学导读的缜密和激情文字的克制。就这些,还不足以让你迫不及待开始阅读吗?(李念)
【留言有奖】
留言有奖,从速码字!欢迎各位读者在【嘉宾新著先睹】稿件下方留言,我们将从留言者中评选出若干优质留言者,送出嘉宾新著!(每月一评)
【嘉宾阵容】
相关链接:
栏目策划:李念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