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4|周裕锴:苏轼玩穿越,一生屡次对话300年前杜甫 | |
2019-08-21 17:31:43 作者:周裕锴 |
【导读】8月15日,由上海学生阅读联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共同主办的上海书展系列活动国学馆“七天七堂课”第二课于友谊会堂一楼开讲,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裕锴主讲“苏轼眼中的杜甫”,带领听众梦回唐宋,聆听苏轼和杜甫两位大诗人之间的灵魂对话。现分享整编稿。
上海书展系列活动国学馆“七天七堂课”第二讲“周裕锴:苏轼眼中的杜甫”
杜甫“真书生”:尚友托梦,300年后解《八阵图》
苏轼和杜甫之间前后差了三百年,但是他们却能突破时间的屏障,完成了唐宋之交的一段跨越时代的伟大对话。这里的“对话”是一个隐喻,是指作为头号诗迷的苏轼就杜甫的作品,与杜甫本人展开的心灵对话。按照中国古代的说法,这种形式被称为“尚友”。《孟子·万章下》有云:“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同时代的朋友不够了,要寻天下优秀的人做朋友,就到上古前代吧。苏轼正是把杜甫当成自己的“尚友”之“友”。
朋友之间会相互寄予思念,有时甚至会梦到对方。我们知道,杜甫多次梦到过李白,其实苏轼也曾梦到过杜甫。苏轼还详细记载了杜甫向自己托梦一事:
仆尝梦见一人,云是杜子美,谓仆:“世多误解予诗。《八阵图》云:‘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世人皆以谓先主、武侯欲与关羽复仇,故恨不能灭吴,非也。我意本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所以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意,此为恨耳。”此理甚近。然子美死近四百年,犹不忘诗,区区自明其意者,此真书生习气也。
(《苏东坡题跋·记子美八阵图诗》)
诸葛亮的八阵图
当时宋代有很多人为杜甫诗作注。杜甫有一首五言绝句《八阵图》,宋代一些注释家给出的释义是诸葛亮遗憾没能吞并吴国,徒留八阵图。而苏轼认为这是不对的,因此他就做了一个梦,苏轼说杜甫在梦中站出来说,我的意思不是这样的,我的意思是吴国和蜀国是唇齿相依的两个国家,不应该互相去图谋对方。所以最后蜀汉之所以被消灭,就是因为蜀汉有吞吴之意。其实苏轼是借杜甫之口,以托梦这种传奇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杜诗的理解,苏轼认为自己才是杜甫真正的知音。
“霸道”苏轼:子美诗即居士诗,“安得禁吾有哉”
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
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
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屏迹三首》其二)
从杜甫这首屏迹诗可以看出,他的生活过得很潇洒,也很散漫,居然能够一个月不梳头。两首诗均未用任何典故,单写他自己不与外界往来、独自在乡间居住的情景。
然而苏轼说这不是杜甫的诗,这是东坡居士的诗。这就有点霸道了。
子瞻云:“此东坡居士之诗也。”或者曰:“此杜子美《屏迹》诗也,居士安得窃之?”居士曰:“夫禾麻谷麦,起于神农、后稷,今家有仓廪,不予而取辄为盗,被盗者为失主。若必从其初,则农、稷之物也。今考其诗,字字皆居士实录,是则居士诗也,子美安得禁吾有哉!”
(《苏轼文集·书子美屏迹诗》)
粮食是神农发明的,但我们不能说种粮食的人就是偷了神农的东西;同样道理,作者写成的诗就成了公共财产,每个人都可以把古人的诗当作自己的诗,只要能从中找到共鸣。这是苏轼比较有意思的一个观点。
中国古代,特别是在宋朝出现了很多集句诗。所谓集句诗,就是把古人的句子重新编排变成自己的诗,沿用的就是苏轼的这个理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轼占用了杜甫的著作权,但另一方面,他又把杜甫看成自己的代言人,自己很多生活体验、内心情感杜甫都已经在诗中表达过了。
对话1:快乐天才与“一饭未尝君”苏文忠公的AB面
苏轼与杜甫这样一位朋友有过许多对话。首先,苏轼非常看重杜甫的忠诚。
苏轼《王定国诗集叙》中有言:“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表达了他对杜甫的高度赞扬,也是他借杜甫来写自己。当时,苏轼正好被贬黄州,他的朋友王定国也被贬广西,王定国对朝廷忠心耿耿,所以苏轼认为王定国就像杜甫一样“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苏轼借此向朝廷表态,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我都不会忘记君主。
“一饭未尝忘君”,很难想象这是苏东坡说的话。林语堂写过一本书《苏东坡传》,该书的英文原名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中文直译“快乐的天才:苏东坡的人生岁月”)。苏东坡是一个快乐旷达的人,而杜甫相反,宋代人认为杜甫一生愁,给后世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一直眉头紧锁的瘦老头。苏轼与杜甫,一个乐,一个愁。那这两个人如何在一起,“一饭未尝君”又怎么会由苏轼这样一个乐观旷达的人说出来。
林语堂《苏东坡传》(林语堂指定授权纪念典藏版),2018年湖南文艺出版社
其实苏轼的人生多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时刻。我们学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便是苏轼表达其心中壮志未酬的遗憾。当时,正值壮年的苏轼被朝廷弃用,他不知道贬谪到底会有多久(苏轼贬官黄州五年多)。这时,他想起杜甫当年也被唐朝抛弃,但杜甫还是很爱自己的国家,忠心君王,所以苏轼在杜甫那里找到了深切的共鸣。
苏东坡去世后,朝廷赐其谥号“文忠”,所以,最后朝廷对他的定位就是“忠”和“文”。苏轼在黄州贬官生活结束后,写过一首《满庭芳·恩放归阳羡》,“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老了还未报答君主的恩泽,心有怀才不遇之感。另外,苏轼评价杜甫的杜鹃诗时,也说到,“凡其尊君者为有也,怀贰者为无也”(《苏轼文集·辨杜子美杜鹃诗》),一只鸟都知道尊严,做人更要尊重自己的君主。可以看出,苏轼在评价杜甫时,会特别强调“忠君”;生性旷达的苏轼也有爱国忠心的一面。
对话2:子美贤比稷与契,苏杜共守“仁政”之道
苏轼对杜甫的远大志向极大肯定。其实,杜甫在宋代有些政治家眼中,就是一个无用的文人,不光无用,口气还大。杜甫曾经写过一首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把自己比喻成贤臣,然而“子美自比稷与契,人未必许也”(《东坡诗话·评子美诗》),别人认为杜甫是文人,虽有远大志向,但没有才能。苏轼则不同意。
然其诗云:“舜举十六相,身尊道益高。秦时用商鞅,法令如牛毛。”此自是契、稷辈人口中语也。又云:“知名未足称,局促商山芝。”又云:“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乃知子美诗外尚有事在也。
(《东坡诗话·评子美诗》)
苏轼画像
苏轼认为杜甫虽为文人,但非常高明,有古代贤臣稷与契的思想。杜甫诗中称赞了舜政治亲民的治理方式,批评了秦商鞅的苛政。
杜甫对商鞅非常反感,苏东坡也是如此,他对商鞅曾进行过严厉的批判,认为秦用了商鞅变法当然富国强兵,但这对普通民众非常残酷;征战六国时,更是以杀人多少论赏,这是泯灭人性的。因此,苏轼对于杜甫远大志向的肯定,主要源于杜甫提出的仁政思想。
对话3:被集体冷落到“格力天纵”,杜甫盛名功在苏轼
杜甫在诗坛的地位是逐渐提升起来的。今存十余种唐人的唐诗选本中,《河岳》《间气》二集均未收杜诗,有唐人选唐诗不选杜甫之说。唐代一些最伟大的诗人都欣赏杜甫,但很多人不学杜甫。
北宋中叶之后,杜甫越来越受重视。可以说,苏轼的评价对杜甫诗坛的地位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后人奉为经典,比如前面提到的杜甫“一饭未尝忘君”,后来就成为经典。苏轼对杜甫诗坛的地位评价也是如此。
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提到,“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在《书唐氏六家书后》中说:“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意思是颜真卿的书法跟杜甫的诗一样是伟大的,他们天生就有这样的才能。在《书吴道子画后》,苏轼再次强调,“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评价甚高。
对话4:生不逢时,“巨笔屠龙手”苦难中成就经典
张安道(苏轼恩师,将苏轼推荐给欧阳修)写了一首《读杜工部诗》,“文物皇唐盛,诗家老杜豪,雅音还正始,感兴出离骚”,谈到了杜甫不幸的遭遇。苏轼对其进行了次韵,写了首胜于原诗的《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诗中提到,“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的李白和杜甫已夺得诗坛锦标了,但“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上天让一个人成为伟大的诗人,就要让他遭遇不幸的命运。所谓“诗穷而后工”(欧阳修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诗中又道:“尘暗人亡鹿,溟翻帝斩鳌。艰危思李牧,述作谢王褒。”这里用典,意思是安史之乱时期,朝廷最需要的是李牧那样(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能征善战的将军,而不是王褒(汉代文人)一样的文人。李白、杜甫本身是文人,所以只能“失意各千里,哀鸣闻九皋。骑鲸遁沧海,捋虎得绨袍”,成为时代的不幸者。杜甫“巨笔屠龙手”,生前地位却“微官似马曹”,形成了诗人创作成就伟大和平生地位低微的巨大反差。“迂疏无事业,醉饱死游遨”,李杜二人没什么事业,一个醉死,一个饱死(据说李白是喝醉酒到水里捉月亮醉死的,杜甫是吃牛肉喝白酒胀死的)。“简牍仪刑在”二人留下的诗作堪称后世典范,但“儿童篆刻劳”,后来模仿之人因为没有他们这样的遭遇,所以也没有这样的天才。
杜甫
该首诗表达了对杜甫遭遇的极大同情,同时也讲到古往今来最伟大的诗人都经历过不幸。钱锺书写过一篇文章《诗可以怨》,论述了中外的许多诗歌其实都是在穷困潦倒或悲伤之中形成的,唯有这样才能造就最好的诗歌。“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这也揭示了文学史上的普遍规律。
对话5:“山吐月”“水明楼”,苏轼眼中的非传统杜诗
后人提及杜诗风格,一般用“沉郁顿挫”来形容,但苏轼眼中的杜诗与传统的评价不太一样,他欣赏杜诗的雄伟壮丽,“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苏轼认为其中有阔大的意象,饱含诗意。于是,他自己也写了几句相仿的诗句。“令严钟鼓三更月,野宿貔貅万灶烟”(《次韵穆父尚书侍祠郊丘瞻》),“露布朝驰玉关塞,捷书夜到甘泉宫”(《闻洮西捷报》)。“亦庶几焉尔”,苏轼学杜甫,不知道学得像不像,所以用了这样一个不肯定的说法,非常有意思。
苏轼也很欣赏司空图的诗,认为他的诗“得味于味外”。“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句》),苏轼在《书司空图诗》就讲到对这两句诗的感觉,“吾尝游五老峰,入白鹤院,松阴满庭,不见一人,惟闻棋声,然后知此句之工也。但恨其寒俭有僧态”。他欣赏“此句之工”,遗憾太过清寒,不食人间烟火;又拿此句与杜诗比较,“若杜子美云:‘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则才力富健,去表圣之流远矣”。
同样写静夜,杜诗描写的夜晚安静而富有生命力,“明”和“吐”二字将静夜中的山和月、水和楼变得温暖且有人情味,所以杜诗“才力富健”,苏轼更喜。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裕锴
对话6:再梦杜甫,杜诗中的“仇池”是东坡的桃花源
苏轼还经常化用杜诗意象和模仿杜诗句法。例如,《双石》诗序中的一段:
至扬州,获二石。其一绿色,冈峦迤逦,有穴达于北。其一正白可鉴,渍以盆水,置几案间。忽忆在颍州日,梦人请住一官府,榜曰“仇池”觉而诵杜子美诗曰:“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乃戏作小诗,为僚友一笑。
这里苏轼又做梦了,他梦到自己在颍州,有人请他去官府,官府门上挂了一块写有“仇池”的匾。这两个字来自杜诗,“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秦州杂诗二十首》)。
在《和陶桃花源》诗引中,苏轼又再次提到“仇池”,“此乃福地,小有洞天之附庸也”。可见,“仇池”是苏轼心中的桃花源。之所以会梦及“仇池”,实在是苏轼对杜甫的诗太熟悉了。苏轼不仅把自己喜欢的有小孔的假山称之为仇池石,而且把自己的笔记命名为《仇池笔记》。“仇池”二字即出于此,也是从杜诗中而来。
苏轼写的《江月五首》,完全模仿杜甫的“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月》),他还自认为这是古今绝唱。“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二更山吐月,幽人方独夜”……然后一直写到五更,这种模仿有点拙劣,但也证明苏轼太喜欢《月》,太喜欢杜甫的诗了。
此外,苏轼还写了200多首题画诗,很多也是学杜甫的。
苏轼&杜甫:尚瘦喜肥?审美相异、调侃成诗的一生挚友
当然苏轼对杜甫这个老朋友也不是一味崇拜,有调侃,也有批评。
杜甫有一首诗叫《丽人行》,写杨国忠兄妹曲江春游,讽刺统治者的奢华荒诞。苏轼就写了《续丽人行》调侃杜甫。
周昉《簪花仕女图》,苏轼从中获得灵感而作《续丽人行》
诗中,苏轼故意把周昉画中的“背面欠伸内人”设想为杜诗中的人物,“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何曾背面伤春啼”,调侃说不要去看那些只知道背面伤春啼泣的美人,还不如梁鸿与孟光,孟光虽然长得丑,却与梁鸿相敬如宾。
苏轼对杜甫的调侃还很多,比如杜甫尚瘦,认为越瘦越好;而苏轼喜肥,认为越肥越好,二人的审美趣味正好相反。
表面看来,苏轼最喜欢陶渊明的诗,他晚年写过和陶诗,但陶渊明只是苏轼晚年的朋友,而杜甫则是苏轼一生的朋友。
(整编闻逸)
作者:周裕锴
编辑:袁圣艳
责编: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