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元化赵启正,看中国奇迹,他们怎么思考和辨析?
2020-07-22 12:44:15 作者:张勤、苏鸣、圆拙等讲堂听友

jingx.JPG

导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个时代需要思考中凝聚实干、复兴的力量,文汇讲堂4至6月刊发了学者演讲或访谈后,收到丰富多彩的留言,现选取其中九篇人文社科报道中的13条,“奇文共赏析,疑义相与析。”这只是众多留言中的2%。也欢迎听友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

自2019年1月开始,50余位听友加入APP留言微信群,以文会友,不断提升“理性说理”能力。 于该年年底启动的各类小组活动中,听友们自我发现、自我提升,不同行业之间分享最新进展,交流对身边事国际事天下事的看法,获取终身学习时代的动力与精华,自我赋能、相互赋能,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本周日晚,由第三小组小白组发起的轮值讲座《世界卫星发射大年,我们一起来“天问”》亮相,欢迎有兴趣的听友参加。

haibao .jpg

留言精选摘登

老李:《王逸舟:与国际恶势力斗争,要善于利用多边舞台发声》

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了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多边舞台参与者众,且往往高举道义的旗帜,确实是统战的高效平台,确实是与国际恶势力斗争的好场所。不过,多边舞台也有其浮于套路、不能深入、偏于道义、小国否决、弱于执行等问题。因此,也得有效结合双边深入外交,尤其是要加强与关键大国的双边外交,这样才能收到既坚实可靠又高效热闹的外交效果。

鸣磊:《在美哲学家莫兰:疫情限制让人渴望拥抱,日常生活“万岁”》

哲学家莫兰是一位很尽职的教授,在疫情来临后,他不仅安排好学生在隔离期间的远程网课,还不忘对美国疫情信息错误和判断错误及主张个体免疫等表示了自己客观的看法,同时也不忘对发生在中美及世界不少国家的疫情作了哲学性的思考。这些思考归结几点:一、假设“对谁有益?谁受益?”。二、自我批评是所有批判的开始。三、由文化差异引出的“未被承认的生活世界”这个重要哲学命题。个人主义(购枪)和儒家传统(合作、尊重、相助)。据此,莫兰教授都予以积极的分析和阐述。莫兰教授的这句话:“病毒改变了一切,它很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深刻影响人类行为”,意味深长。他推荐的法国作家加缪的小说《鼠疫》将格外引起关注,这本书是否也能成为国家疾控部门乃至整个医务界的必读。

20115721mnh2.jpeg

美国波士顿学院特聘教授、哲学系主任,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主席德莫特·莫兰(Demont Moran)教授

张勤:《倪培民:要“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破偏极思维》

寓言之为寓言在于能够以某种比喻来揭示深刻的道理。庄子“朝三暮四”的寓言,表达了三层境界,每一层境界在实际生活中都有丰富的对应。第一层是众猴所代表的偏极化(polarized)的认知,见异不见同;第二层是智者所代表的“劳神明为一”的认知,见同不见异;第三层是驯猴者所代表的圣人的认知,同异并见而能贯而通之。庄子寓言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依然在指导现代社会的人们如何来应对所面临的挑战。这次疫情就像一台生活中的舞台剧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剧中角色有西方人、病毒和中国人,它们所扮演的正是庄子寓言的三个层次。某些西方人说“这个病毒是黄种病毒,是中国家的产物,戴口罩、封城是侵犯人权是集中营;西方是民主发达国家,自由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不会戴口罩和封城的。”(见异不见同);病毒说“在我眼里,东西方人没有区别,都是人,我要找的就是人,谁也没有豁免权。”(见同不见异),中国人说“病毒无情,它不分国家和种族(是同),国家制度和民族文化会有差异(是异),但在突发疫情面前改变某些习惯采取有限封城等抗疫措施来合作抗疫应该是唯一”(同异并见而能贯而通之)。

从剧中角色的相互对白,我们甚至可以从中看到它们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它们把庄子所要阐述的三个层次演绎的入木三分,清晰通透。

剧情的终结一定是现实世界的映射,随着疫情的发展,西方人对病毒的认识提高,你就一定会在它们所采取的抗疫措施里找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踪迹,因为哲学它没有国界,中国哲学也是世界哲学史的重要篇章,它会越来越被全人类所接受。

啸骁:《学界泰斗王元化诞辰百年:最后时光为何不愿被抢救?》

王元化是著名学者、思想家、文艺理论家。有印象是读过他的一本《思辨随笔》此书引入我走进他的宽阔的思辨世界,使我畅游和陶醉在作者思维世界。显然他是博览群书的,仔细读了文心雕龙、古代文学理论等后写下的文章。文章更具有孟子所讲的浩然之气,庄严的语式加上逻辑思辨,推动着你随着他思路往前走。王元化本人在对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以及果戈理、契诃夫等俄国文学的品评上,倒是非常敏锐,书里也经常引用莎士比亚、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甚至屠格涅夫作品的句子,且时有新意,读后会让我们发出会心的微笑。

wangyuanhua_副本.jpg

王元化著作《思辨随笔》

王元化作为思想者不畏惧自我怀疑,很诚恳地写出自己的思路。我们在轻松阅读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之后,似乎可以看到他的大境界、高境界、真境界。

王元化先生不是书斋中的学究,而是现实感和社会责任心很强的思想者,但他又不是一个空喊口号之人,而善于将现实中感受到的问题加以学理的探讨。他反对将思想与学术分割开来的说法,而认为思想可以提高学术,学术也可以深化思想,他自己正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探索者。读后有余味无穷之感。

柴忠余:《赵启正:浦东开发的一种精神就是“大胆+谨慎》

浦东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我就是在浦东开始改革开放启动的那年进入了赵启正所提到的AT&T公司,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外资国际知名公司的创始员工,那时我国的通信行业比较落后,绝大部分家庭还没有电话呢,通过引进外资,跨国公司相继落户国内,使得国内通信行业七国八制,有美国的、日本的、加拿大的、法国的、德国的、芬兰的、瑞典的,那时国内通信行业式微。但是,随着不断发展,国内企业在夹缝中求生存,诞生了“巨大中华”,即巨龙、大唐、中兴、华为,现在国外跨国公司全部被赶出家门,由华为、中兴、烽火、大唐等民族企业撑起一片天,成为国际知名企业,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啊。

武彩萍:《18世纪朝鲜人看中国:穿大明服、行科举方显有文化》

孙子在《孙子兵法· 谋攻篇》中提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明朝以文化维系宗蕃关系,朝鲜使者心向往“朝天”。清朝开始武力征服,朝鲜使者不情愿地“燕行”。不过,当时汉字在朝鲜还是普及的,但是此后韩文逐渐被重视、推广并且广泛使用,最后,汉字逐渐被韩文取代,很少再用。特别是近年来,韩国电影在国际上屡屡获奖,被当作文化输出的成功典范。韩国文化的崛起是不是中华文明的失败呢?

Judy:同上

姜浩薄的不食清之食颇有伯夷叔齐之风,这点也从侧面反映汉文化对朝鲜读书人影响之深。朴趾源倒是实事求是,其实清统治中国后仍然崇尚汉文化,否则也不会出现康乾盛世,元朝就是前车之鉴。经历过西学东渐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崇洋媚外”,18世纪的朝鲜人给我们很大启发,文化自信确实是当下中国急需补上的。

291437475_副本.jpg

讲堂评选出若干优质留言者,给予赠书奖励,期待更多思想火花的碰撞

圆拙:《中华民族何以屡屡革故鼎新?庞朴:有忧乐圆融的人文精神》

也许我们有这种精神吧,我不太确定在经历了风雨的冲刷之后,这种精神真的已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吗?通过这次疫情,我觉得我们是有的,但这是在宏大叙事之下发生触发的民族特性。我不太确定这种民族特性即使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我们真的在乎吗?我们强调了我们的血统是“高贵”的,那些“劣等”的怎么办?所以我也担忧作者总结的这种中国人的精神会被无限放大,以至于有些人会更加为所欲为,毕竟血统只是一种潜能,能真的做到文化自觉的人还只在少数。我们虽内力无穷,但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摧毁力如同创造力。

阿喵:同上

庞朴先生提出的“忧乐圆融”这个概念非常有意思。在庞朴先生看来,“忧患意识”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动力,是知识精英所具有的意识,它意味着力求克服种种困难,力求实现某种理想,并深知自己行为的关系与责任之所在;“乐感文化”所表示的则是全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文化现象,普存于民族的每一成员心理之中,它不是“欢乐”或“快乐”意识,它是无意识,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心态。

忧患意识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最具特色的是居安思危的理性精神。按照儒家的辩证法,忧患之作为真正的忧患,或忧患的本体,并不在忧患者之中,倒是在它的对立面,在安乐者之中。一旦安于所安,乐于所乐,真正的忧患便开始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似乎一直把辩证法运用得非常得当,对比当今网络上的各种网络暴力、键盘侠现象,真是非常疑惑这样极端的二元对立的思想为什么出现在当代中国网民的行为中。

youle_副本.jpg

当代著名儒家庞朴先生提出“忧乐圆融”的概念

Suming:《138位哲学家,人文主义并非主流……带你看真实的文艺复兴》

阅读此篇报道,很有启发,认真领会和初步思考,似乎看到了2个现象:

(1)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就是旧观念与新思想冲突的历史。

*观念与思想是二种不同性质的东西。学问总是追求普遍一致的简单观念,而思想总是追求导致丰富多元的立场。

*新思想挑战旧学问,突破旧学问的限制。而旧学问总会整理各种新思想,限制新思想的怪异和捣乱。

*新思想,一经语言文字化,就成为了旧学问。学问,一但失效于现实,就会出现新思想。

*文艺复兴,好像也是一次旧观念失效后,新思想的集中迸发,旧观念一旦突破,新思想丰富多彩。

(2)人类的学问和思想的形成都是由时代大问题主导的,战争和灾难可能是最大的动因。

*人类所有思想,都是由重大问题引发的;所有学问,都是为了解决或解释重大问题。

*而战争和灾难,事关人类生死,对常人而言,可能是人的最大的反常问题,才能突破旧观念的桎梏,就被迫形成丰富的心新思想,才会不自觉地造成了文明的飞跃。似乎每次智者运动,也都由重大战争、冲突和灾难带来的。

*可以想象,这次中美冲突和伤害,应会引起一次全球性智者运动,建构出一种新的思想、新的价值观。最后,谁能主导未来世界的新思想,还看这次智者运动中,中美谁能争胜而出。

Ocean:同上

参天大树是深度,全局导览图是广度,哲学从来都不是一家之言,魔法也有魔法的挑战与魅力,人文主义毫无疑问是文艺复兴的重点,但一定不是全部,哲学史是静态的碰撞,思想史更是动态的流淌,一切都盎然起来吧!

503316457_副本.jpg

听友积极留言,分享思考

杨国平:《权衡:70年间为何能创“两大奇迹”?新中国史给出答案》

看了麦迪森的数据表格,我有几点想法:

1、中国历史上GDP总量都位居全球第一第二位的,鸦片战争前甚至高达33%!但鸦片战争我们还是彻底地输了,说明GDP高不一定实力强,不一定不挨打。事实上,就是鸦片战争我们打赢了,我们现在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回到那个时代。GDP再高,但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社会没有公平可言。

2、从表格看,新中国的前20多年,GDP处于中国二千多年历史的最低位,而有些事实我们不应视而不见:教育、医疗没有产业化,对GDP是没有贡献,但人均寿命、受教育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农业水利、农田建设、治理蝗灾,这些也很少计入GDP。更不要说,就是在现在也是拿得出手得一系列成果:二弹一星、水稻杂交、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等。

3、开放当然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GDP,但有自己工业基础的开放与没有自己工业基础的开放完全是二回事。事实上,现在我们已经看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开放无非就是便利技术、物资和人员交换。

圆拙:同上

那么如果我们问70年中的中国发展为何能到今天,这不仅与每一次的正确决定有关系,也与每一次错误的决定有关系,在错误中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也为后来人照亮了路途。很多人喜欢把这七十年分成改革前改革后,认为改革前是无效的,但是就像一个人不能只吃第十个馒头就饱了一样,否定前九个馒头并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

要治理这么一个庞大的国家,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我们能一直坚持了70年,这种勇气和决心也是值得鼓舞每一个人的。当前,世界格局变化莫测,中国本土也面临诸多的威胁国家安全民生福祉的问题,但我想我们是有过去70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的,我也相信在不是一帆风顺的未来依然能看到希望,能愉快得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整编:李念)

作者:张勤、圆拙、苏鸣等讲堂听友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