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涌豪:“去城化”下,中国迎来城市文化创新时代 | 150期文汇讲堂1 | |
2021-01-31 16:52:36 作者:汪涌豪 |
深圳大学校园内,迎来深圳、上海双城互鉴共进研讨会 李念摄
【导读】
“前海”石边再思新一轮创新、文化、开放
2020年12月25日,由上海市社联、文汇报社、深圳大学联合主办的“沪深双城互鉴共进学术研讨会暨第150期文汇讲堂”在深圳大学举办,深圳大学党委宣传部、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文汇讲堂工作室协办。
由上海市社联和文汇报社带队的上海学者代表团汪涌豪、赵晓雷、曾刚、殷德生、包亚明,与深圳学者代表团陈峰、刘科、高建平、袁义才、胡野秋、周建新、郑尊信,共同就“创新、文化、开放”三个专题展开了专业和热烈的交流、切磋。
为期一天的研讨会上,上海市社联专职副主席解超开幕式致辞:回顾上海和深圳过去40多年走过的道路,创新是两地共同的亮色、开放合作是两地共同的特色、文化繁荣是两地共同的底色。正是高举创新和文化的大旗,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上海浦东和深圳创造了各自的奇迹,书写了各自的传奇。在这个宏大的历史进程中,两地哲学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们、理论工作者们,与时代同频共振,敢发思想先声,贡献专业智慧和专业力量。
在闭幕式上的学术总结环节,殷德生代表上海学者指出,“一天的研讨主题可以用八个字来归纳: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在创新、在文化、在开放中有新提升、新界定。”
上海市社联专职副主席解超致辞,创新是亮色、文化是底色、开放是特色 林晓彤摄
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田启波致辞,37年历史的深圳大学与深圳经济特区一样,经历了超越式发展;作为地方高校,目前内地排名为32名,全球排名为第425名,均有大幅度进步。 林佳辉摄
内容丰富和内涵深刻的研讨会已经整理成文汇报两个专版,主题分别为“新一轮创新”,聚焦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新一轮开放”,聚焦长三角和大湾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和协作。周六(30日)后陆续刊发。
文汇讲堂频道将分成若干主题,同步和听友分享此次研讨会的内容。分别为“大湾区的科创未来”“长三角的数字突围”“认识深圳文化” “区域发展:长三角和大湾区”“沪深互鉴共进”五个主题。具体如下,刊发时主题顺序将有调整。
*认识深圳文化
1,胡野秋:从文化沙漠到文化立市,嫁接文化重塑新深圳
2,周建新:文化产业曾占比11%,深圳创意渐成特色
3,高建平:“来了就是深圳人”,以融合创新养出文化底蕴
*区域发展:长三角和大湾区
4,曾刚:长三角41个城市Z字型发展,合力提供高科技供给
5,袁义才: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威力可多大?
6,赵晓雷:五年内新片区建四大功能型平台,创更高开放度
*大湾区的科创未来
7,陈峰:4.8%研发费高校增至20家,大湾区科创中心可期头部
8,刘科:企业家是中国创新主体,保护知识产权是关键
9,郑尊信:金融科技提升大湾区互联互通,防范跨境风险
*长三角的数字化突围
10,殷德生:上海建科创中心,代表国家参与国际规则博弈
11,包亚明:长三角数字文化消费报告,指向有效需求侧改革
*沪深互鉴共进
12,汪涌豪:“去城化”下,中国迎来城市文化创新时代
12月25日,与会三方代表的大合影,后排左二至左八,分别为周建新、胡野秋、赵晓雷、曾刚、殷德生、包亚明;前排左二至左七,分别为刘科、田启波、解超、陈峰、高建平、汪涌豪。 庞审摄
今天(31日)刊发“沪深互鉴共进”篇,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汪涌豪的演讲,接着刊发“大湾区的科创未来”篇中的三篇,两位海归科学家陈峰、刘科谈大湾区的国际影响力的科创未来,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郑尊信谈金融科技在大湾区的规划和实践。
汪涌豪提出,文化固然需要赞扬真善美,但她的批判和否定功能是其本质,更能推动社会进步
城市是展示人类文明高端发展的一种空间形态。一般来说,它土地面积大,居住人口多,生产要素密集,社会化程度高,文明层次也高。由于城市代表着人类生活的高端和未来的方向,因此,人们习惯认定它在文化上一定最具吸引力,也最有原创力、内聚力和竞争力。
去城化:打破城市的心理围墙,重视文化文明要素
21世纪,继资源、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之后,全球竞争已步入文化竞争时代。
*全球视野内:经济中心必然同时也是文化中心
城市的进步本质上依赖于文化的进步,文化是影响城市发展的进程和方向,是一个城市晋升国际大都市的准入证。因此,关注城市文化,乃至建成文化城市,与关注城市的经济、社会以及各方面问题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现在,许多城市都在打造各种中心,在我看来,当文化不在那里,那意味着什么都将不会在那里,即便在,不会太久。放眼世界,所有经济中心、金融中心,无不同时又是那个国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文化并不能置外于其他任何一个方面。
遗憾的是,现在很少有人能够从这个高度,真正确认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伦敦是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是全世界博物馆、图书馆和体育馆数量最多的城市。
*勿忘城市的本意:城市、市民、文明三位一体
西方学界的研究一直重视城市的视角,强调“母城”的概念,并用总体史的观点,对城市生活、习俗、信仰和礼俗各方面作综合性的研究,由此分析其如何形成民间的传统。此外,也一直重视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从西美尔、韦伯到班德尔,都对城市经济特征、市场规则与市民生活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对培养城市公共空间,建成完全社区,以规避人被城市裹挟等各类问题有特别的关注。西方还素来关注城市的现代性与都市生活心理学的研究,建立各种调查机制,设立准确的量化指标,研究职业技术数据、和谐指数、幸福指数等等,并很关注城市各类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大城市与精神生活》是《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中的一篇名作
中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原因在于我们的视角还有些狭隘,而且观念固化,局限于城市的经济视角和物质功能,忘了城市的本意原本就是城市和市民、文明三位一体。我们张大了城市的经济功能、物质特性,但相对忽视了文明的作用。所以,我提出“去城化”,即打破城市的围墙。当然,这里主要是指人的心理围墙。
衡量城市的两种指标:物质指标和人文指标
城市的形成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先有市,后有城。有些人在一个地方搞集市贸易,后来围起了城墙。这就是《周礼》郑注所讲的“市城”。另外一种模式是先有城,之后才形成市,城建完后发展集市贸易,形成“城市”。但不论哪种模式,城市都一定是一个权力中心,所以才有城壕、城墙、城门、城垣、城堡,以及月城、瓮城、城防、城辅等等,包括城治,即官署所在地。
《周礼》十二卷中对“市城”的谈论,选自“四部丛刊明翻宋岳氏本”
*城墙拆毁让人心理处于开放,更便于交流和融合
但是,考察城市的发展后可以发现,历史上城的功能是越来越弱化的,但市的功能却越来越放大,东西方均是如此。原本城市建好之后,用墙围起来,还建护城河和外城。后来城墙不断被拆毁,市日渐繁荣。西方最早的城市固然与政治、宗教有关,产生许多“主教城市”,经济意义不大。但自11世纪以后,意大利新兴城市崛起,就与集市、港汊的食品、货物贸易密切相关。它实际推翻了领主的庄园制度和依附于土地贵族的农奴,使之成为满足市场需要,作专业化生产的自由农民,乃至市民而随着劳役地租变成货币地租,也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的发展。市民有了觉悟,就有了文化的需求,这是一个完整的链条。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但眼下,有的城市发展的理念还是比较落后,甚至继续旧理念的后尘,譬如城市交通整体规划。我们真的吸取教训了吗?我看没有。落实到上海,十九世纪初,随着租界内工商业的发展,以及中外移民的推动,不到两年就拆毁了城墙。城市屏障拆毁后,城市人的心态变得开放了,不同人群之间的交融更加便利了,人的视野融合因此成为可能。此时,每个人都有相互了解他人的机会,这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深圳能够发展到今天,能够在许多方面超过上海,与这一点是又一定关系的。
(上海城墙拆除现场施工影像。1912年初,工程正式启动,直至1914年底才告完工。)
*进一步放大“市”:培育契约精神、文化内涵
“去城化”会张大人们心理空间。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故步自封,而应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循国际惯例,进一步放大“市”,以便养成尊重物权,尊重契约的精神,其他还包括对自由的发扬和对人性的治愈,最终推动文化的融通和诗性的畅流。总的来说,城市物质丰富的同时,精神必须有更大的自由。目的在避免其单纯的量的扩大,而应关注其质的提升和深化。
衡量城市从来有两个指标,一是实的数字指标,经济数量的增长,总量规模的累积,这种物的夯实离不开科学主义范式的指导。二是虚的人文指标,如精神层次的提升,心理空间的扩充,非物质成果的利用、创造和共享,还有心灵世界的营造和守护,它离不开人文主义范式的监控。这样,我们才可以对片面的物质发展保持警惕,对一些机械的、异化的、僵化的现象进行反思,对环境恶化、人心凋敝予以揭露和警告。
2019年起,上海诞生了首批“24小时影院”,文化“夜市”成为上海重要的文化底色。来源:解放日报
中国城市迎来文化创新,由物性走向人性诗性
伴随着社会的结构性转变、机制转轨和利益调整,包括观念的创新,中国城市现在已经迎来了文化创新的时代。深圳这个由经济带动起来的城市当然也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我们看世界的历史,每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化之时,展示这种变化的领域往往最先在文化领域,文化成为整个社会变革的先导。所以,文化不是一道主菜的边菜,文化永远是人灵魂的主旋律。
*各大城市均在盘点文化传统,城市传纷纷出炉
21世纪,世界范围内,文化之于城市发展的主轴地位早已确立,文化发展战略已经被认定为人类十大发展战略之一。基于当下的情形,可以说,一个成熟的城市发展战略,首先应该是一个突出文化本位的发展战略。如果这个城市的发展战略中没有文化这一条,且这一条不是放在主轴的地位,绝对不是一个完整、成熟的发展战略。
因此,维护和发扬城市的文脉,认真盘点城市的文化,是一项必须要做的工作。这方面上海做了不少,出了许多惶惶巨著。深圳也在做。以此为基础,我们还需继续并进一步作“去城化”的努力,真正放开眼界,海纳百川,以保证自己永远以一种清新的形象,朝向光明的未来。我们要永远保持一种未完成体的形象,绝对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沾沾自喜,这样才能在新一轮城市功能的转换中,真正葆有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特别推荐的深圳原创大型儒家文化交响乐《人文颂》在保加利亚古罗马剧场
*养护城市文脉的标志体系:保留文化的批判功能
对上海这样的城市来说,传统文脉本来就是流动不息、变动不居、日日新又日新的。它的历史并不长,如果说它有传统,恰恰是不断开放的传统。所以需要在拓展文化视野上进一步下功夫,需要进一步强调文化的作用,并依照国际惯例,建成足以养护城市文脉的标志体系,以检验文化政策的合理性,文化实践的有效性和文化的影响度。同时,还需要扩大文化特有的传播认知能力,更不忘突出文化所具有的否定和批判的功能。
现在建成的许多文化都是赞美型的,我们当然要歌颂真善美,但不能忘记文化本质中最重要的一点,恰恰是它的否定和批判功能。它有助于我们养成正确的城市愿望、城市经验,并使得一座城市真正由物性走向人性,乃至诗性。
上海四川中路的欧式风格建筑仍然保留着一段城市的记忆
(李念、金梦整编)
作者:汪涌豪
编辑:李念 刘郑宁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