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尼克松的对华观为何陡转? | |
2022-02-24 14:05:30 作者:李念 |
1972年2月26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到上海之前,外交部负责人在上海全市党政干部会议上宣讲尼克松访华的意义,传达周恩来总理的16字接待原则:不冷不热、不卑不亢、待之以礼、落落大方……
当地时间2月21日普京宣布乌克兰东部两个地区独立。50年前的这一天,尼克松踏上了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进行访问;七天后的2月28日,在上海锦江小礼堂,中美共同发表《上海公报》,它奠定了中美建交的政治基础,此后和《中美建交公报》(1978年12月16日)《八一七公报》(1982年8月17日)合称为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成为处理中美关系的重要指南,它们不仅造福于两国人民,也繁荣了东亚地区发展,为世界赢得宝贵的和平。
2月22日下午,伴随着资深美国问题专家杨洁勉的细节回忆,在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锦江小礼堂,由上海的三个美国研究机构(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上海市美国学会)发起了“中美关系:相互尊重 和平共处 合作共赢——纪念《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研讨会”,来自京沪广的学界代表,共同萃取历史智慧、直面当下复杂,展望未来趋势,带着责任,为中美关系后50年、为中国对世界的持续贡献作战略研判与分析。
2月22日下午,在锦江饭店,来自京沪广的学界代表共同纪念《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
相互尊重:
“改变世界”的勇气来自哪里?
“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要有改变世界的勇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周汉民致辞中阐发尼克松当年“改变世界的一周”的意义。他认为,过去50年中,这样的勇气在中美关系遭遇困境时并不乏见。2008年后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中国和美国携手,共克时艰,中国主导下推动了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的举办,最大程度上帮助美国克服了金融危机。2021年11月联合国气候格拉斯哥峰会上,《中美格拉斯哥联合宣言》的发布,给世界带来信心。
▲周汉民认为,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需要有“改变世界”的勇气
*新的国际秩序观是美国对华政策改变的理念指导
回顾50年前,尼克松为何从最大的“反共分子”变成了破冰的政治家?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指出,这源于尼克松、基辛格对当时的国际事务有新的理解。
尼克松在1971年对中西部新闻界发表过一个重要讲话,大意是我们的眼光被越南战争所阻挡,没有看到过去25年里世界正从两极走向多极,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将是在本世纪最后三十年的主要力量;而环顾四周,美国不再处于世界的绝对领导地位。基于此,“尼克松认为,美国外交的新任务是,从两极走向多极,并要和新的力量中心接触。”他看到中国强大的实力和潜力,认为如果中国置身于世界秩序之外,这个秩序必定是不稳定的,国际体系也是不安全的。因此,要尽早和中国进行接触和交往。吴心伯认为,促使尼克松作180度改变的是这样的国际秩序观,加上当时美苏力量对比变化等现实的利益诉求和地缘政治考量。
▲吴心伯认为,国际秩序观的改变,是尼克松破冰的很大动力
*四大老帅对世界局势研判等促成中方领导的睿见
突破意识形态偏见,是当时中美双方领导人共同的睿智。1970年10月,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第三次访华。1936年斯诺曾访问延安,写下了《红星照耀中国》,在英文世界出版后引起轰动。斯诺问老朋友毛泽东,中国会和美国建交吗?毛泽东说:中美两个世界大国总是要建交的,不可能100年不往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达研究员达巍梳理,根据中央部署,从1969年6月开始,陈毅等四位老帅对国际局势作研究和讨论,最后得出了“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中国应当利用美苏矛盾”的结论。而毛泽东、周恩来和基辛格、尼克松“临门一脚”,踢开了这扇隔绝和关闭了22年的门。
▲达巍梳理,1969年中国高层曾对国际形势做了基本研判
*中美关系中的“中国男孩”也是具有勇气的力量
尼克松访华时对陪同访华、熟悉中国事务的美国学者卜励德说,“现在你们这些中国男孩(Chinaboy)要做的事更多了”卜励德后成为1973年美国驻北京联络处首批官员,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负责中美军事关系正常化谈判。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在致辞中谈起,2013年卜励德来沪参加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他所在的上海人民出版社及时翻译出版了这本自传体的《中美关系中的中国男孩》,书中对那些破冰者们的勇气有了具象的回忆。
他们都具有改变世界的勇气。
▲王为松认为,出版界有关中美关系的书籍,加大了中美两国相互了解
*“历史是公正的”,记录了一代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50年前,是那一代政治家的洞见,中美基于国际形势,双方做出了变化和战略选择,对世界的和平做出了贡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徐步大使点题《上海公报》的核心就是相互尊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尼克松访华那一周正好从江西插队回沪探亲,感受到上海接待尼克松总统的特殊氛围,他称之为“两国最高领导体现了战略家的远见卓识”,他认为,“《上海公报》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对此,杨洁勉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视频会晤拜登总统时说的一句话:“历史是公正的,一个政治家的所作所为,无论是非功过,历史都要记上一笔。”
相互尊重,既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更是放大了的国与国的交往之道,基于这样的人类文明本性的认识,才会有超越社会制度成见和意识形态偏见的改变世界的勇气,促使中美关系恢复和发展。
▲徐步认为,《上海公报》的核心是相互尊重,承认彼此不同的社会制度可以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
外交智慧和策略高明在哪里?
无论是中国和美国,两国国内对于中美双方的破冰接触都持有相当大的异议。具体操作上,得益于高超的外交智慧和策略。
*把“和平共处”原则写入公报,中国有了话语权
在达巍看来,这些智慧来自外交的专业性和灵活性。首先是一系列复杂精巧的信号传递,诸多细节在建国70周年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外交风云》都有所体现。其次是高度诚实。《上海公报》的初稿中,美方对中美双方存在的巨大差异只字不提。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没有同意,他们指出:掩盖分歧会给世界人民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时带去巨大失望。就如同周恩来对接待尼克松所说的16个字“不冷不热、不卑不亢、待之以礼、落落大方”。
吴心伯则看到原来中国在1950年代中期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写入了《上海公报》,这说明美国接受了中国所倡导的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原则,用今天的话说,某种程度上,中国首次有了国际事务的话语权。
▲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广大亚非拉国家接受
*台湾问题的“一中原则”的软着陆表达搁置了争议
当时双方分歧最大的就是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坚持“一个中国”是中国不可动摇的核心利益,这与美国的态度相差甚远。杨洁勉回忆,很多年后他请基辛格博士在上海吃饭,问他,你当时真是很睿智,想出了“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的表达,使得美国国内也能接受。基辛格告诉他,这不完全是他的专利。当时,他参看了早期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的一些报告,他们曾提出了类似的表达。他在此基础上有所提炼。
▲杨洁勉认为,《上海公报》中对台湾问题的表述显示了双方的外交智慧
*让美国参加世博会,也秉承了中美外交中的灵活性
灵活的策略,也一直贯穿着中美关系之中。全程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请、筹建、举办的周汉民回忆了当年最大难题之一——让美国参展。美国刚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造一个美国馆要5800万美元。即便企业要参与,必须有官方的默认支持态度,而美国已经退出国际展览局多年,2008年之前的两次世博会都曾缺席。但是在双方政府的睿智下,美国馆在最后三个月内奇迹般地拔地而起。“成为整个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看到和平的世界潮流和大势,才会生出激发共处的智慧和外交技巧。并为世界铺就通向“天下大同”的可能性,在21世纪由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
▲世博会美国馆(视觉中国)
合作共赢:
战略底线的斗争坚守在哪里?
回顾50年前的破冰,于国于民于世界的意义和贡献,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为过。与会学者如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役少将、香山论坛高级顾问、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姚云竹、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陈定定、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强等普遍的共识是,自2018年后,基于错误的认知,美国调整对华政策调整为竞争为主,一场长期博弈将贯穿在未来十至二十年间。《上海公报》及三个公报所恪守的精神,日益呈现出空心化,杨洁勉和徐步都提醒与会学者要有战略底线,“既要努力通过合作把双赢推向共赢”,但善于斗争的同时,还做好多种准备。
*争取主动权和拥有战略耐心,应对美国一意孤行
首先,如果美国的一意孤行,中国要有斗争的战略底线。杨洁勉认为我们要有战略耐心去换取战略胜利;徐步认为从国务委员王毅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当天(22日)的应邀通话中看出,中国指责美国言行不一,吴心伯将此定性为作为一个大国,说一套做一套,已经失去了“美国信用”;达巍指出,美国对华的错误认知已经大大掩盖了他们对中美共同利益的认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严安林则认为尽管美国言行上在虚化“一中”原则,不断增强台湾当局拒统能力,但是,既然拜登与习近平主席视频会晤做出了“四不”承诺,因此,中国要有耐心去熬过“黎明前的黑暗”,同时抓住主动权,营造促统氛围和条件。
▲严安林认为,对于台湾问题,既要有耐心,又要抓住主动权
*国内经济体系的稳健发展,将促进中美经贸深度融合
其次,中美经贸关系趋于平衡,双方更注重国内经济实力。
自2018年开始,周汉民每年都和美国在华企业交流沟通,他称之为“江上会客厅”,从那里他感受到中美两国关系走向健康是有基础有动力的。他举例,2018年7月,美国对华加征特别关税后,中美贸易额除了2019年同比下降外,2020年增长8.3%,2021年增长28.7%,高达7556.45亿美元。“这是中美关系的源头活水。”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也给出了一组具有说服力的数据。由于中美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从2018年至2021年,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额分别占其进口总额的17.9%、15.2%、16%、17.9%,“预计会恢复到贸易战之前的水平”。他分析,由于美国采取竞争为主的战略,因此,在经济上形成了以芯片为主的高科技斗争、供应链保卫战、经济盟友化,会在高科技、数字化等个别领域脱钩,但双方也意识到,努力发展好国内经济体系,是未来两国战略竞争的关键。“中美经贸将趋于更为平衡,因此,从总量接近的经济形势来看,需要双方经贸界相向而行,互利发展,深入交融,双方经贸仍有扩大的可能性。”为此,宋国友认为经贸仍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
▲宋国友认为存在高科技领域个别的脱钩,但经贸还是中美两国关系的压舱石
*277对中美友好省州和姐妹城,散发着民心相通的潜力
第三,注重公共外交的潜能,力促民心相通
小球推动大球,乒乓球外交促成中美从封闭到接触,这已是世界外交史上的经典美谈,“我们依然要注重人文交流,激发公共外交中的民心相通的力量。”周汉民提醒与会者,中美之间有277对友好省州和姐妹友城。
▲沙海林认为,民间交流的力量依然值得珍视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原市委统战部部长沙海林回忆去年友协举办“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会”,计划中有一场中美乒乓友谊赛,提前训练时美方报名非常踊跃,“规定的三次之外,还要加一次。”参赛中有外交官、商企人士、学者、协会负责人,“其实学会打乒乓对他们是有蛮大难度的,但他们热情高涨,意在向表达一种友好的态度,最后我们改为双打比赛,化解了技术障碍。”
如中美元首视频会晤时习主席所说,“合作是中美最好的选择”。但需要时,斗争也是促进合作共赢的有效手段。
▲在具有历史记忆的锦江饭店,与会学者留下纪念《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的珍贵合影
历史并不遥远。沙海林、杨洁勉回忆了拜登当选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后,选择出访中国来到上海的情景,当时是时任中国驻美使馆公使衔参赞沙海林全程陪同。拜登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与学者和学生座谈,在回宾馆的路上,他告诉沙海林,自己感到很震撼,一是与以前相比上海的巨大变化,二是复旦大学生的活跃度思想深度。到访复旦那一幕,与会的六位学者都在场,信强、宋国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所长邵育群都还是博士研究生。
50年前,尼克松在破冰之旅的欢迎宴上豪情满怀地吟诵了毛泽东的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影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今天中国正昂首阔步地走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纪念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意义在于重温“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精神和经验,还在于增强“只争朝夕”的现代化强国建设信念,利于“未来50年,中美必须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发展好新型大国关系,为世界作更大贡献。
▲锦江饭店的喷泉,见证了50年前中美关系掀开新的一页的历史时刻
作者:李念(文汇报高级记者)
现场照片:主办方提供
编辑:金久超、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