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报道丨垃圾分类成了这里居民的开门第八件事!垃圾分类进行时
2019-05-14 13:52:26

距离7月1日上海全面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75b54beb0b21d9da8e20769414af9ff.jpg

在崇明区港西镇

有这样一个村

村里绿树环绕,

小河流淌

楼房鳞次栉比

路上不但没有一片废纸

连垃圾箱都是干干净净的

垃圾分类时尚新习惯

早已在社区居民生活理念中

“根深蒂固”!

a78ca025e5846f5c8606d8feaec9f0f.jpg

静南村是上海15个宅基地置换试点村之一,在此基础上建成的明南佳苑小区是拆迁置换与商品房混合小区,本地村民和外来居民混住,观念差距大。

c856022716e01abfb3f1dd51ecba55f.jpg

早在2017年正在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崇明已经开始率先尝试垃圾分类,但一开始要在小区内推行垃圾分类难度也可想而知。

早上8点记者来到村委会时,村里自办的老年学校第一课已经开始了。而这堂课,讲的就是垃圾分类

76ad50b1aa2e89eef9d6507a648e286.jpg

静南村是一个60岁以上人口接近70%的老龄村。可以说,老年人的工作做好了,静南村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所以落实垃圾分类的首要工作就是让这个跟老人们多年来的生活习惯不一样的时尚新习惯不断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据村垃圾分类责任人、原村支书钮菊香介绍,实行垃圾分类之前社区内一共有四十几处垃圾投放点,而现在缩减到了近十处投放点。

已取消的垃圾投放点摇身一变成了时尚新习惯的卡通宣传栏,用废旧轮胎、废金属等垃圾设计创作的创意装置艺术小景,既美化了环境也时刻告诉居民把新习惯记在心中。

f75bda053d5ea3386943d0d21d41f02.jpg

为了方便社区居民更加直观地了解日常垃圾分类的操作方法,村委会的年轻村干部想出了新招:组织志愿者到居民家中拍摄垃圾分类示范视频,更加具象地帮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提高垃圾分类意识。

现在每天6点半村民们都会自发排队来到垃圾投放点倒垃圾,所有的垃圾也都在源头严格按照干湿分类标准进行投放,7点半,垃圾车运走。直到晚上6点半,才是一天当中第二次允许投放垃圾的时间。

垃圾分类已经成了这里居民的开门第八件事!

31256e3ce6a15a3596dd3b22205c365.jpg

0ecc24c2653931839bb8d560e05660c.jpg

34f59cbd54d9633a37b50ec71bea4aa.jpg

垃圾分类工作的现场看起来井井有条,穿着志愿者马甲的监督员一边和邻居们说说笑笑,一边仔细地检查每一袋垃圾是否符合要求。

文、图、视频:陈龙

剪辑:杨丹

编辑:陈龙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