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纸卖100万,连NASA科学家都辞职来做这件事
2018-12-31 10:03:29

屏幕快照 2018-12-31 上午9.48.09.png

提到折纸,

大部分人想到的就是纸飞机,

曾经手工课上的千纸鹤,

就能让班上一半人铩羽而归。

记忆中折纸生涯的至高点,

也就是一个叫东南西北的玩具。

undefined

而能折出青蛙的同学,

简直就是大神级别的存在。

但是最近偶然看到几个外国折纸作品,

瞬间觉得世界观被刷新。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原来在国外折纸已经不是一个手工课,而是艺术级甚至专业级的工作。大家都是一张纸一双手,怎么最后差别这么大?

提到现在的折纸技术,隔壁的日本始终是无法忽视的存在。

undefined

折纸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起源于中国,

因为西汉时期就造出了纸,

而日本的造纸术隋唐时才传过去。

所以折纸应该是由中国传入日本,

日本改良发扬光大,

并传到全世界。

undefined

二说就是起源于日本。

因为中国虽然西汉就有了纸,

但并没有折纸工艺品留下来。

毕竟这东西不像陶瓷器,不腐不化。

而日本在公元794年的平安时代,

就有了关于折纸的说法,

undefined

两种争执到现在都没有定论,

我们也不能跟某国似的,

抓着什么都说是自己的。

但要承认的是,

日本的折纸技术的确非常厉害。

undefined

折纸不能用到剪刀和胶,

所有的棱角都靠折。

所以对人的想象力、

逻辑思维要求非常高。

因此在日本明治时代,

就将折纸列为儿童教育的必修课。

undefined

折纸中最有名的千纸鹤,

来源于一个名叫佐佐木的姑娘。

她因为广岛原子弹而患白血病,

最后折了一千只千纸鹤,

祈求世界和平。

undefined

undefined

后来出现的吉泽章

这个被尊称为:

日本国宝级艺术大师”的人,

将折纸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和美国折纸艺人塞缪尔,

一起发明了国际通用的折纸图解,

如今我们还在用这种标识。

undefined

在千禧年之时,

又一位神奇人物在日本扬名,

他的名字是神谷哲史

现在被称为:

当代世界最出色的折纸大师之一。

undefined

他最知名的代表作品是西方龙和中国龙。

其中,单单折中国龙就花费2个月,

当时的市场价估值为:

100万日元。

仔细看那些龙鳞,

都是折出来的!

一张纸折出来的!

undefined

除此之外,各种大型动物、

昆虫,甚至恐龙,

他都能折出来,

堪称折纸界魔王般的存在。

undefined

undefined

不久之前,

有一个名叫中村开己的人,

在中国微博里出名。

他的折纸作品,

让人大呼非人哉。

前人姑且还将折纸停留在摆设的艺术品,

他则是直接变成了玩具。

undefined

真的是把平面的图形,

变成立体的形象,

你能相信这些东西都是纸折的吗?

undefined

如果说日本人对折纸的概念,

大多还停留在艺术上,

那西方则是上升到科学的高度。

undefined

公元8世纪折纸传入西班牙,

就被当作研究几何学的辅助工具。

19世纪开始,

正式成为西方的科学研究工具。

建筑设计、几何理论,

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都用到了折纸。

undefined

其中最神奇的折纸大师是,

一位名为:罗伯特·J·朗的老兄。

这位仁兄前半生完全是典型的人生赢家,

从小成绩优异,

拿到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

undefined

之后进入美国航天局NASA工作,

发表几十篇论文,拿着一堆专利,

又成为美国数学会的成员。

然后你猜怎么着?

这家伙辞职去折纸了!

undefined

这真的是不疯魔不成活。

为了设计更复杂的这只图形,

他甚至开发出专门的折纸程序,

辅助形成折痕和折纸公式!

原来学霸玩儿的方式都这么高大上,

感受一下他眼中的公式折纸。

undefined

后来老东家NASA遇到问题,

卫星太阳能板不知道怎么折叠最好。

这下可是撞到了罗伯特枪口上,

当初你们不是说我玩折纸是有病,现在不还是得乖乖认命,靠我解决这些毛病。

undefined

最后他用自己的折纸程序和理念,

完美解决NASA的诸多问题。

扬名之后,

汽车厂商的安全气囊、

机器人、太空望远镜都来找他帮忙。

真的是将爱好玩到极致的男人。

undefined

如今中国,

剪纸还能找到些艺术家,

折纸出名的并不多。

央视曾经报道过一位叫刘通的人,

属于为数不多精通折纸的。

undefined

他的折纸作品《青花瓶》,

曾经被国家选中,

成为中国、加蓬建交40周年的国礼。

undefined

现在微博搜一搜,令人惊艳的作品多是外国的,中国大部分还是亲子娱乐、儿童简单教学之类的,极少有人能专心把它做精做细。

undefined

这些大师们的初衷,

都是因为喜欢才去认真研究折纸。

很少有上来就抱着:

我要成为折纸大师,

或者我要用折纸赚大钱的想法。

名利反倒是在爱好做到极致之后,

顺其自然而来。

undefined

有时候我们也许过于功利,

有人因为玩游戏网瘾难戒,

有人因为玩游戏赚钱养家;

有人走主流路庸碌一生,

有人违潮流却大获成功。

其实有时候,

真的就是一句话:

做好喜欢的事就好,其余自有安排。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张鹏

来源:综合自艺非凡、Ted《罗伯特·朗的全新折纸》等

0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