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丛林的大雨中,鸟儿还会歌唱吗?上海自然博物馆推“观鸟季”,超多观鸟活动等你来体验
2019-03-30 15:35:26 作者:沈湫莎

鸟_meitu_4.jpg

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的“恐龙季”吗?它的“第二季”又来了。

今天,上海自然博物馆“寻鸟季”启动仪式暨绿螺讲堂特别版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举行,“寻鸟季”以鸟类为主角,以“寻找,鸟儿精灵们”为口号,将在4-6月间举办五大主题活动,包括“神奇鸟营地”展览、“爱鸟周”户外观鸟、“百鸟汇”博物馆之夜、“寻鸟小能手”少年嘉年华、科学家面对面以及绿螺讲堂“寻鸟季”系列。有意思的是,鸟类正是恐龙在地球上“硕果仅存”的分支。中华龙鸟的发现,让恐龙是鸟类祖先这一假说得到了化石证据的支持,开辟了鸟类起源新纪元。

雨声、树叶的簌簌声,鸟儿此起彼伏声……“寻鸟季”的活动从一场亚马逊雨林的大雨开始,同济大学建筑声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杜铭秋从声音讲鸟,别出心裁。

鸟类是天生的声乐家,不过歌唱水平却各有千秋。杜铭秋将世界上的鸟叫分成四类,第一类是“喳”,以麻雀为主,叫声无特色,呈现叽叽喳喳的状态;第二类是“鸣”,以水鸟为主,音色较平;第三类为“唱”,以斑鸠为代表,从这个水平网上,叫声有了起伏,如同协奏曲一般;第四类为“啭”,以云雀为代表,若以音色而言,这就是鸟中巨星了,它们的叫声千回百转、婉啭动人。

鸟11.jpg

鸟类的发声和其声道构成、生活习性有关,杜铭秋说,比如就算亚马逊丛林里暴雨倾盆,鸟儿也不会停止鸣叫。互动环节,现场观众通过特别准备的竹笛和陶笛,在主讲人的带领下,齐奏出山雨之中林鸟与水鸟交替鸣叫、响彻山谷的“鸟声欢乐颂”。

在自博馆B2层,由馆方原创的“神奇鸟营地”情景式亲子展览正式亮相。展览从鸟类的“衣、食、住、行”四个角度创设体验式情景,集合一系列鸟类主题的儿童教育活动。展期至4月28日,观众可以随意进入化装舞会、飞鸟餐厅、试验场、宿营地,开启一场鸟类世界的神奇之旅。

【活动内容】大型主题活动:每月一次,鸟类爱好者的兴趣集市

(一)“神奇鸟营地”情景式互动科普亲子展览

展览时间:2019年3月30日-2019年4月28日

展览地点:上海自然博物馆B2大厅

适合群体:亲子家庭

参与方式:购票入馆

鸟3_meitu_2.jpg

(二)“爱鸟周”户外观鸟活动

活动时间:2019年4月14日

活动地点:待确定

参与群体:爱好者及亲子家庭

参与方式:关注官方微信,提前报名

(三)博物馆之夜——百鸟汇

活动时间:2018年5月18日

活动地点:上海自然博物馆内

目标群体:鸟类发烧友、亲子家庭、志愿者等

参与方式:关注官方微信,提前报名

鸟1_meitu_1.jpg

(四)少年嘉年华——寻鸟小能手

活动时间:6月7日

活动地点:“恐龙盛世”主题区

参与观众:7-12岁青少年

任务手册领取处:探索中心、游客服务中心

参与方式:详见“上海自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五) 科学家面对面 #FormatStrongID_13#

活动时间:6月29-30日

活动地点:上海自然博物馆地下二层中庭

参与方式:详见“上海自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六)绿螺讲堂“寻鸟季”系列

活动时间:4-6月

活动地点:上海自然博物馆二楼报告厅或探索中心

参与方式:关注官方微信,提前报名

绿螺寻鸟日:每天一个鸟类主题,给你的游览增添趣味

周二:鸟人鸟语

周三:鸟啼“画”落

周四:小小鸟博士

周五:走近飞鸟

周六:探秘鸟丛林

周日:鸟儿大侦探

具体内容,详见馆内宣传册。

作者:沈湫莎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