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设“基础研究特区”,首期5年,鼓励科研探险家探索“无人区”
2021-10-19 14:18:50 作者:沈湫莎

artificial-intelligence-4736369_640.jpg

pixabay.com

市政府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首次提出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引发广泛关注。“基础研究特区”设立的初衷是什么?怎么做?由谁来做?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表示,上海要加快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必须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把基础研究搞上去。

鼓励原创破土,给基础研究划出一方“小天地”

中科院院士蒲慕明曾把科研人员分为三种类型:探险家、导游和游客。探险总会看到新天地,新天地就是新领域,那里蕴藏着“从0到1”的新发现。之后,这些“探险家”就能以“导游”的身份带着“游客”在这一领域继续探索,由此成长为新领域的领军科学家。

当今,无论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还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都呼唤更多“从0到1”的颠覆式创新,基础研究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和“导游”“游客”相比,“探险家”付出的艰辛、承担的风险都是最大的,因为他们探索的是从未有人涉足的“无人区”。

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技发展部主任赵小龙说,“从0到1”原创项目有些是非共识项目,有些研究风险极高,在传统科研立项的指挥棒下,这类项目很可能无法通过评审。

市科委基础处处长宋扬表示,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就是希望给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划出一方“小天地”,让他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用为申请经费、课题验收等发愁,引导科研人员以“宁打一口井、不挖十个坑”的态度心无旁骛地搞科研,同时兼顾自身兴趣和国家战略需求。

经过初期调研,“基础研究特区”今年率先在中科院上海分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三家单位开展试点。以五年为周期,市政府每年给予一定金额的支持,试点单位匹配相应的资金,争取实现人均30-50万元/年的经费支持力度。

科研立项“指挥棒”转向,从“求稳”到“求新”

在赵小龙看来,“基础研究特区”的关键词就是“特”,即根据基础研究的特点,在项目选择、经费使用、评价标准等方面都要有所不同。

科技.jpg

pixabay.com

在项目选择上,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左智伟感受到了明显变化,评委对项目的关注点从“纠错”转为“鼓励”:“以往答辩,评委常常会指出研究方案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尤其是原创研究往往充满不确定性,比较难以获得评委共识。这次答辩,专家们在方案亮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鼓励我去试试。”

事实上,“指挥棒”转向背后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失败。作为一名基础研究人员,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总监杨光表示,撰写一篇基础研究的原创论文可能需要五六年,而一篇“跟风”文章可能只需要几个月,如果只有单一的成果导向,那么科研“指挥棒”只会引导大家去做“热闹”的研究。

从项目申请的情况看,“基础研究特区”受到了科研人员的热捧,仅中科院上海分院目前已收到近50份申请。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辛秀芳说,有了这笔持续稳定的支持,课题组就可以招募更多博士后等科研力量,“走进”以前不敢涉足的研究方向。

设立“项目专员”,全程跟踪项目进展

宽容失败,并不意味着对进入“特区”的项目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虽然基础研究强调兴趣导向,但“基础研究特区”的项目遴选坚持战略导向与原创探索相结合的标准;在运行机制上,“基础研究特区”也将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科研管理经验与做法,设立项目专员,全程跟踪项目进展。

“‘项目专员’并不参与项目研究,但对研究项目从立项、研究到结题进行全周期跟踪,了解项目每一阶段的进展和困难,有时也会为项目寻求各类资源和支持。”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胡金波说,通过这样的运行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把握项目进展,对科研人员也能起到监督和激励作用。

他表示,以“特区”形式加强基础研究,放手让试点单位自行部署、自行立项、自行管理,给科学家一个找“空白点”的机会,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作者: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