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上海出台重磅文件 | |
2021-10-19 14:18:42 作者:沈湫莎 |
记者从今天(10月19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市政府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以“在若干重要基础研究领域成为世界领跑者和科学发现新高地”为目标导向,从完善布局、夯实能力、壮大队伍、强化支撑、深化合作和优化环境六个方面,提出20项任务举措,推动上海全力做强创新引擎,加快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
“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既需要科学家瞬间的灵感爆发,也需要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领域,锚定战略性产业需求加强科学支撑。此次《意见》编制特别注重科技发展规律与上海创新实际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创新主体自身相结合、科研环境营造与体制机制改革相结合,总体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创新基础研究力量的组织方式。目前,上海集聚了一批“国字头”的高端科研平台、设施和重大任务探索,基础研究研发总体投入位于全国前两名,在脑科学、量子、纳米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重大影响的原创成果。未来,上海将采用重大任务与重大平台相结合的新模式,实现项目、基地、人才全要素一体化配置。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研发平台。
《意见》首次提出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即对本市具有基础研究显著优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长期、稳定、集中支持,并在管理机制上,赋予“特区”充分自主权,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精深发展。另外,启动“探索者计划”,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多元投入渠道。
二是培养造就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意见》提出对世界级战略科学家和敢闯“无人区”的青年才俊“两手抓”模式,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管理机制,保障科研人员充分的调整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和预算调剂决定权,对潜心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给予长周期普惠支持。
三是加强基础研究国内外交流合作。基础研究具有投入大、周期长等特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才能取得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既要充分发挥上海开放的优势,继续组织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也要加快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深化与周边省市基础研究的交流合作,引领长三角区域成为我国原始创新增长极。
四是营造良好基础研究科研环境。深化科研领域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基础研究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在调整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和预算调剂方面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强化项目分类管理,探索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项目组织模式,形成体系化、多元化、科学高效的项目分类管理“工具箱”。
作者: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