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时评 | 把外在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垃圾分类需要久久为功让更多市民行动起来
2019-07-16 06:33:28 作者:邵岭

VCG111224510157.jpg

垃圾分类需要久久为功,推动市民的习惯养成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比如,如何让更多市民习惯垃圾分类带来的“不方便”?

垃圾分类意味着市民要走出“舒适区”,习惯一系列的“不方便”,并养成新习惯,这个过程是需要有效驱动的。目前,上海不少小区和商场都推出分类赢积分、盖章换实物等,这当然是好事,但心理学告诉我们,物质奖励只能在短期内对人产生作用,只有内心的认同才有助于习惯养成。眼下一些人虽然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但是疑虑的是“到了垃圾处理厂,还不是都混在了一起”。事实上,上海正不断提升末端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能力;在一些产业循环生态园区和资源再利用中心,已经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生活垃圾前端分类给末端处置能力带来的提升,比如干垃圾燃烧热值提高,发电量明显增加。如果能够通过短视频等手段让市民看到这些变化,提高垃圾分类成效的知晓度,相信不仅可以有效打消市民的类似顾虑,还能够提升市民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自觉提高分类意识,养成分类习惯。

又比如,所谓养成习惯,仅仅指的是垃圾丢弃环节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垃圾分类的根本目的是垃圾减量。毋庸讳言,垃圾是消费社会的必然产物,因为物质消费总是包含了丢弃的必要性。一些国家对于过量垃圾征收垃圾费,目的就在于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样,我们要打赢垃圾分类这一场战役,就必须将关口前移,改变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习惯,比如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减少不可降解物品的使用。这样的做法可能需要把很多已经养成的习惯推翻重来,却能够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

我们相信,只要全社会行动起来,越来越多的市民会把外在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这也是上海作为先行先试者的使命与担当。

作者:邵岭
编辑:孙欣祺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