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时评 | 暖!机场战“疫”测出上海城市文明温度
2020-03-10 06:27:09 作者:杨逸淇

741162_w750.jpg

“每个环节都有人盯,感觉自己像贵宾”。这是从意大利恩波利出发的一位旅客9日上午在浦东机场走完入境全程后的感言。外防输入,上海拼了!从旅客下飞机那一刻起,直到安全抵达住所完成登记,“无缝衔接”的防控闭环高效运转,折射出上海两大机场疫情防控的速度和效率,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文明温度。

这种城市文明温度,表现在“一视同仁”的态度和精准布控的战略里。一场疫情,测出世界不同城市的“体温”,“恐惧者”有之,“污名者”有之,“漠视者”有之。钟南山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目前,上海已出现多例境外输入病例,外防输入压力陡增。上海规定,所有中外人员,凡在进入上海之日前14天内,有过重点国家或地区旅居史的,一律隔离14天。在社会高度关注中,一种疑问也随之出现,“关门”岂不是更保险?

上海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配置全球资源、集聚全球人才,与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深度连接,注定不可一关了之,而必须用全面、理性、辩证的方式想问题。上海对两大机场实行严格管理,精准布控,保证人员往来有序安全,这既是对所有旅客负责,对上海市民负责,也是对地球村负责,体现国际合作的负责任态度,标示城市的开放品格。

这种城市文明温度,浸润在无缝衔接和闭环管理的细节里。旅客从廊桥下来,风是冷的,心却是热的。终于到了!流调桌椅已经放到了更近的地方,测温,健康申明卡初筛和核验,发热或疑似病人直接由120救护车从机坪运转至指定医疗机构就诊。对需要隔离的旅客,由16个区驻扎机场的大巴接送,哪怕半夜回到小区,迎接他们的不仅有门卫特意打开的暖灯,还有值班的社区人员。那么多旅客中,总有一些没有固定住所或是没有隔离条件的。对这些“弱势群体”,则安排在集中隔离点安置,并配备翻译24小时值班。酒店每天提供一日三餐,还会把旅客点的外卖、快递等一起送进去,前两天天气有点冷,还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厚被子、棉毛衫等。宾至如归的感觉、家的温暖、雪中送炭式的帮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吧。

城市是人的城市。那些守卫机场的“战士”穿上防护服,长达10小时不能喝水、吃饭、上厕所,口罩勒得耳朵疼,呼吸产生的气雾常糊了护目镜,有人还因此差点在护送旅客时踩空楼梯……他们是我们健康安全的守护者,也是城市文明温度的标注者。


作者:杨逸淇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