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唱歌,没带货,周杰伦的直播首秀有多少创新? | |
2020-07-27 13:46:36 作者:王布米 |
6800万人观看,
3.8亿次互动,
2000万打赏。
7月26日20:30,周杰伦的首秀全程仅仅30分钟。
周杰伦直播间截图
没有唱歌,甚至都没有直播圈日常的带货,仅仅依靠插科打诨和变魔术,就交出了一张令人刮目相看的流量成绩单。出道20年,被一些人认为属于上一个世代的明星,在互联网直播的平台上依旧爆出了客观的流量成绩,周杰伦的直播是否预示着已经火爆了半年的直播圈将出现新的变化?
明星平台合谋达到的直播红利
说到明星直播,第一批想到的可能就是张雨绮、戴军、刘涛等等早期入局的带货直播明星。而在今年3月抖音签下罗永浩,被业内不少人是认为是直播平台对于明星资源的进一步绑定。
今年3月罗永浩选择了抖音,快手也靠周杰伦成功吸引了注意力。而在直播平台的明星资源中。周杰伦只是其中之一,随便搜索一家头部平台便发现数十位明星的身影,包括黄渤、郑爽、张雨绮等演员,张靓颖、萧敬腾等歌手,入驻的明星粉丝量从数十万到上千万不等。
周杰伦直播在西单的户外广告
有学者指出:“当下,明星进入互联网直播逐渐成为趋势,这意味着互联网传播时代的全面到来,这也更加突出了媒体融合时代的特征”,同时对于明星而言,之所以愿意到平台进行直播活动,一方面直播平台可以给明星带来巨大的价值,另一方面平台需要高流量明星为其强化吸引力、引流,总体来说二者的合作达到了“合谋”的效果。
周杰伦的直播虽然不带货,显然还是具有一定商业属性的。不少人还能想起去年7月份的一场微博超话打榜大战,周杰伦以超过一亿的热度,打败了霸占榜首一年有余的蔡徐坤,登上榜首。甚至引发了人民日报的关注。此外,周杰伦去年发行的《说好不哭》数字专辑,销量突破1351万张,曾是全网销售第一,单从过往来看周董从来就是一个网红级的明星。
人、货、物或许更有一个更平衡的展现模式
目前的互联网直播被不少自媒体分类为:电商直播、直播电商,或者不带商业属性的品牌直播。但其实对于一个自身带有强大商业属性的明星而言,是否具有电商属性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一个纯粹的品牌直播显然也有为商品引流的作用。所以恐怕也很难区分周杰伦这次直播的具体性质了。
周杰伦这次直播首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陪大家聊聊天”的方式直播,没有推荐什么商品,周杰伦的名气之大,有网友说他真的是“站着把钱就挣了”。这次直播,也许商业化氛围不那么浓,不代表没有商业化的潜力,周在一场直播里与多个明星互动。通过一场直播为自己、平台甚至其他明星带来了流量和关注度,同时粉丝也获得了一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未尝不是一种意义上的商业行为。
而现阶段,用户对于明星直播也更加理性,尽管明星的流量在最初能够带来曝光度与市场影响力,但如果内容质量不佳、缺乏专业度,流量也无法抓住用户的心。
最后说回直播的模式创新,鉴于有一些评论文章已经为直播进行分类和概念归纳。但无论是以卖货为主要目的的电商直播模式,还是没有那么明显带货目的品牌直播,其实质都离不开”人”和”商业变现”两个关键点,商业变现还可以细化为“货物”和直播或者电商平台所代表的“场”。作为直播核心的”人”,或者说主播,通过自带流量或者直播话术的方式吸引用户,再通过引入的流量去变现,显然雷同于最为传统的互联网流量变现模式。但是当下大部分主播仅依靠各类商品去直接发起变现的时候,直播将只流于一般的引流手段,用户也将存在厌倦直播模式的可能,而“人”的角色也将逐渐依附于“货”之下。而周董的这次看似没有商业化的直播给我们的启示也许是在未来的直播模式中,除了直播技术的进步,“人”、“货”、“场”之间或许能有一个对用户而言更平衡的展现形式。“货”的概念也许不在那么直接,不再那么商业限于流量变现,依靠技术上的进一步创新,直播行业的发展应有更大的空间。
作者:王布米
编辑:王布米
责任编辑:叶松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