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 CPTPP对中美关系影响几何?
2020-11-22 20:52:25 作者:苏展

VCG41N1250443356.jpg

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11月15日签署后,中国是否会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备受关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何伟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沈逸就此问题接受了文汇记者的采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中方欢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完成签署,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中国一直对TPP及后来的CPTPP持积极开放态度,这里当然包含适当时候加入。RCEP的签署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此基础上考虑加入CPTPP就比较成熟了。当然从积极考虑加入,到正式进入谈判,至达成协议,是个比较长的过程。”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何伟文对文汇记者表示。

至于CPTPP是否会出现中美共存的局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沈逸认为,“客观地说,从美国角度看,应该会力主避免出现至少在美国重返之前让中国加入CPTPP的情况。那么从中国角度而言,积极表态彰显大国姿态,是一种立于不败之地的表现。”

据悉,CPTPP由美国主导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脱胎而来。2017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以TPP是“对美国的一个潜在威胁”为由,宣布“退群”。同年11月,日本“接棒”将TPP改组为CPTPP,同时把20条由美国主张但他国多持反对意见的条文冻结。

CPTPP于2018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包括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墨西哥和秘鲁等11个国家,覆盖4.98亿人口,签署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3%。

若重返,美方将修改规则

CPTPP的前身TPP由美日主导,曾被视为排挤中国而设立。

沈逸分析,TPP设立的背景是美国认为世界贸易组织(WTO)制定的规则没有起到遏制中国发展的作用,“所以他们通过用所谓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协定对规则进行升级,制定出一套新的‘游戏规则’用以解决贸易层面的问题。当时美国还在跟欧洲就“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展开谈判,他们当时的‘算盘’是想用TPP和TTIP两个区域化的自由贸易协定为蓝本,到WTO进行一轮规则升级,妄图更改不符合美方心意的规则。”

2015年12月5日,经过5年多的密集谈判,美国等12国结束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部长级谈判,达成涵盖环境保护、政府采购、知识产权、投资等贸易条款的TPP贸易协定,同意进行自由贸易。

不过,TPP自由贸易条款中对关税减免力度高,美国国内“蓝领工人”对此颇为不满。即便是当时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也曾于2015年10月公开反对过TPP。

于是在TPP批准的关口,2017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签署了第一个行政命令——“退出TPP”。

随后,日本接替美国,与余下的10个国家经过数月谈判,在2018年1月宣布达成CPTPP,并在现行CPTPP协议中冻结了美国原来主张的20条条款,预留了美国回归的空间。据彭博社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数据显示,作为TPP的缩减版,CPTPP保留了TPP超过95%的内容。这意味着在其框架下,其成员国间95%的货物实行零关税。

何伟文分析,“拜登当选总统后,美国大概率会重返,因为这是奥巴马政府的重要成果。但特朗普退出后,由日本牵头,将TPP内容去掉了5%,成为CPTPP,不是美国原来主导的TPP了。我认为拜登政府很可能提出必须修改,以达到美国要求的标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新西兰政府已经表态反对美国重返。”

CPTPP对中美关系有何影响?

在美国国内深陷新冠疫情、社会分裂、政府过渡胶着等问题,导致回归前景不明朗的前提下,中国率先释放将积极考虑加入CPTPP的明确信号。

实际上,在是否加入CPTPP议题上,中国商务部曾于2019年年底有过表态,“只要符合世贸组织原则,开放、包容、透明,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我们都持积极态度。”

今年5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会上,回应日本记者相关问题时表示,中国对加入CPTPP持积极开放的态度。11月19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再次表达中国对加入CPTPP持积极开放态度,“中国将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希望各方能够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共同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积极主动的表态彰显了大国姿态,体现了中方坚持多边主义、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一贯原则。

近年来,深化改革开放的内生力量正使中国逐步向“CPTPP标准”靠近,那么“CPTPP标准”对中国自身的发展有何利好?

何伟文分析,“CPTPP对知识产权、数据流动、环境、政企关系都有更精准、更高的规定。这与我国深化改革和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总方向是一致的,如能加入CPTPP对此将会是个促进。”

至于“倒逼”美国重返的可能性下,CPTPP是否有可能为中美两国增添一个新的对话平台,从而推动解决困扰中美经贸层面的一些问题?

沈逸认为,“中国的态度很明确,我们愿意以一种建设性的态度,合作性地解决问题。但是规则的制定是基于双方两利的前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战略精英层和内部的整合能不能完成,是不是能够想清楚那些在经济学上已经有客观公正答案的问题,比如中美之间的经贸规则,包括美国国内出现产业空心化的问题,究竟在中美经贸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作者:苏展
编辑:苏展

责任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