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键盘的敲击声中,想念那些年里陪我的一位“老英雄” | |
李汝康 | 2016-05-24 11:08 |
【导读】这几年来,似乎很少看到还在用钢笔写字的人了,手机的对话框,键盘的敲击声,生活中,那属于钢笔独特的墨香已经渐行渐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手一支老“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于我而言,收藏金笔和硬笔书法却是这些年来最大的喜好。
对钢笔的了解其实深受父亲的影响。父亲16岁来到上海的一家文具店当学徒,他一边卖笔、一边修笔、一边练字,所以父亲写得一手好字,对各种钢笔的名称、性能都很了解。有时我的钢笔漏墨水了,弄得手上、书本上、书包里、衣服上都是墨水,很难清洗,回家以后母亲一顿臭骂,父亲不声不响在钢笔的旋齿处涂上“哈蛎油”,漏水问题就神奇解决了。
闲时父亲还会说些钢笔的故事,如他在学徒时就认识了“金笔女王”汤蒂因和她的绿宝钢笔,毛主席在接见公私合营的先进代表时称她为“红色资本家”、“金笔汤”,后来绿宝钢笔合营后就改为“英雄”金笔。1956年公私合营让上海很多作坊式的小厂并到金星、英雄、胜利和新华等金笔厂。小时候,父母怕我们兄弟三人“轧坏道”、“打相打”、被人欺负。于是把我们关在家里,成天写字,不停的抄写文章、诗词,手抄本。从铅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练起,还让我们在楼里进行比赛,由于我年龄最小常常获得名次,得到了铅笔、圆珠笔、钢笔,毛主席像章等奖品,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父亲奖励的一支朱红大包头金笔,可不久让我弄丢了,很心疼,但又不敢告诉父亲,我到处找,还到修笔摊位去寻觅,因为当时文具店里只有依金笔买,这样我与上海滩五、六位修笔师傅便有了相识和交往,也开始了艰辛的收藏金笔之路。
近年来收藏钢笔的路更艰难走了,修笔摊上海仅存一家,无市场,不配套、品种少、破旧的笔多。有一次,为了收藏到爱弗释可调节笔尖粗细的金笔,我足足化了十多年的时间寻遍了整个上海滩的旧货市场,还隔三差五的与老友施天水电话询问,说到老施他可以说是上海滩最为有名的修笔匠。65年修理60万支钢笔,在钢笔的研究上,是绝对的行家,在收藏金笔的路上我的许多知识也是受教于他。
其实在收藏金笔的过程,有不少修笔的师傅都为我的破旧的金笔进行维修、配件、更换,有的笔还得到确认、鉴定。在不断交往的过程中,我与他们成为了挚友,听他们娓娓道来钢笔故事,同时也扩宽了自己的知识面,了解了更多收藏金笔的门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有的国产金笔数量越来越稀少,已经很难收藏到完整的金笔,很多时候收藏到的只有金笔尖,这些金笔尖也从另一方面述说着中国钢笔事业的衰落、创新能力差等的事实情况。而撇开钢笔的书写功能不谈,只谈我喜爱的收藏的话。其实这里面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延伸和传承关系。从毛笔书写到钢笔书写,到水笔书写,到今天的电脑书写,钢笔已经渐渐退出了它的历史舞台,完成了它书写功能的历史使命,成为了小部分人的喜好,它与其他收藏品不一样,是要细心地、慢慢地琢磨它的历史价值和品味它的文化内涵,才越品越有“滋味”,这与花上大价钱拍得一副名画的感觉也许是有些不同的。
收藏金笔的数十个年头里,170多支、百多个品牌的钢笔可以说都属名笔。国外生产的那些基本年代在十八世纪,国产的大部分在60年代前。虽数量不多,但是品种比较齐全,从华特曼、康克令、万宝龙、多福、史惠斯蒂卡、派克、犀利飞、爱弗释、到金星、幸福、勒铭、新民、博士、金城、华孚、金龙、中华、绿宝(英雄)等等。可以说涵盖的品牌还是非常广。这些笔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上千元的都有。这些旧金笔都有一定的年份,从笔尖上铱金的磨损程度可以看出原使用者的书写习惯、特点,如侧、正、轻、重,以及使用的年限多少等,一支金笔就是一段历史,它记录和承载着原使用者的种种习惯。
我认为,收藏有价值的钢笔必须是金笔。那么就再说说金笔的笔尖:首先要看金的成色,有14k、18k、五成金,也有嵌金、钢双色笔尖等。接着看笔尖铱金的焊点、磨损度、硬度、光滑度等。还要看笔尖的类型,如瓦片型、大、小包头、火箭型、嵌入式、开放式等。再说金笔的笔舌:一般笔舌制作材料都是胶木,有粗牙、细牙、斜牙、箭牙、平板无牙,牙齿的形状对下墨水的快、慢和天气的冷暖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而对于钢笔的笔杆、笔套和笔夹就更有说头了。一般笔杆、笔套为黑色胶木,彩色胶木、木制、包金、包银、赛璐珞、铜制、不锈钢等,笔夹一般有铜、铝合金,不锈钢等,但造型仍然是进口金笔的笔夹比较讲究,古典、雅气、美感、精致。
我有多支大小不同,较有特点笔尖的金笔,如派克可以360度调节角度旋转笔头。华特曼安全金笔,要用时旋转出笔头,不用时旋回笔头。爱弗释金笔尖上有个调节开关,可根据书写需要在笔尖上调节笔尖粗细,还可根据天气温度调整墨水的流量大小。
对金笔的灌墨器我可要细说一番:
派克61型金笔自动吸水从笔管内胆后面直接吸入墨水;永锋金笔板式灌入墨水;威迪文金笔拧下笔头直接灌入墨水。而国产绿宝、金星、关勒铭等金笔灌墨形式基本大同小意,只有按揿式,材质有铜、塑料、铝。有胜利、老金星、老幸福花篮式、有英雄的解剖式、折叠式等。总之关于钢笔的知识和趣味真是说也说不完。
对于钢笔的情结也许是要伴随此生了,纯粹的喜欢成就了我这一路来的“收藏经”。有时一边擦拭这些笔,有兴致时再写上几行硬笔书法,仿佛又回到了和兄弟仨在家抄诗词的那些岁月。
*本文系文汇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未署名图片来源网络,部分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来源:文汇 |
责任编辑:王秋童 |
频道邮箱:whapp6@whb.cn |